[摘 要] 本文主要闡述了英文宣傳稿與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之間的密切聯系,并從翻譯理論及目前上海世博會英文翻譯稿現狀的角度論述了完善目前英文稿編譯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 世博會 編譯 成功
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這是中國人民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為了把上海2010年世博會辦成一個成功的世博會,我們必須關注上海世博會英文宣傳稿這一重要問題,同時應以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我國對外傳播的翻譯實踐的現狀。
一、英文稿在宣傳、承辦世博會中的作用
1.優秀的英文稿能有效地宣傳上海世博會
翻譯是人類有目的的行為,就翻譯的本質而言,起主要作用的是譯文在譯語文化中所要達到的交際目的。翻譯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讀者或聽者接受相關信息,譯文的功能就是在譯語語境中發揮預期的作用。它旨在向不懂中文,但卻關注中國的受眾提供第一手真實的信息,以幫助外國受眾了解中國相關事務,并對中國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在今日“地球村”翻譯的涵蓋范圍幾乎涉及各個領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無論涉及什么領域只有優秀的翻譯稿才能真正有效地傳達相關信息,達到既有效度又有信度的對外傳播的目的。當然,對外傳播的工作者如能直接操縱相關的異族語言,那是最理想的境界。但是,目前我國的現狀往往是先由編輯選定中文稿件,然后交給譯者,最后由譯者完成整個信息傳播的翻譯過程。因此,翻譯質量就成為有效對外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上海世博會的優秀英文稿就是中國人民向世界各國人民正確有效宣傳世博會的一大重要途徑。
2.優秀的英文稿能保證上海世博會的正常進行
迄今為止世博會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世博會是人類文明最新發展的成果展示大舞臺。世博會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博覽會起到了推進各國間的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交流與發展的極大作用。我國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在中國舉辦如此高級別的世界博覽會毫無疑問具有重大歷史意義。中國申博成功以來,各項相關工作逐漸展開,而對外正確傳播這一重大事件理所當然地成為上海人民的一大重要任務。毋庸置疑,優秀的英文編譯稿在承辦世博會中能起到良好的指南作用,協調各項工作的作用并有利于各國人民積極參與世博會,從各個方面保證世博會的正常進行。
二、翻譯的理論原則
1.我國翻譯界的傳統譯論
提及翻譯理論人們極易想到極具影響的近代嚴復的“信、達、雅”;現代魯迅的“寧信而不順”;當代傅雷的“神似”等翻譯理論,但這些譯論基本上都是針對文學翻譯而言的,討論的都是如何使文學翻譯盡可能做到藝術上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如何使譯文充分體現文學原著的語言藝術美感和文學價值。而對外宣傳稿作為一種應用翻譯是一種以傳遞信息為主,又注重信息傳遞效果的實用型翻譯,與文學翻譯有極大不同之處。應用翻譯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文本功能決定了它的翻譯目的不是“求異”,而是盡最大可能地去“求同”,以盡量減少信息交流的障礙,有效實現譯文預期達到的功能和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策性和方法論等問題是應用翻譯中值得深入細致考慮的理論問題。
2.西方的現代翻譯理論
西方翻譯理論林林總總,學派分呈,對應用翻譯的理論問題不乏精辟獨到的見解,特別是西方功能翻譯學派的觀點。對于什么是功能翻譯理論,德國學者偌德曾給過一個明確的定義:“翻譯的‘功能主義’就是指專注于文本與翻譯的一種或多種功能的研究。”現代功能翻譯理論基本以德國功能翻譯學派為主流,其先導人物是賴斯。她在認同以原作為中心的等值論的同時,在實踐中發現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有些根本是不該追求的。翻譯應有具體的翻譯要求,有時因特殊需求,要求譯文與原文應該具有不同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賴斯認為譯者應該優先考慮譯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對等原則。
三、關于上海世博會英文稿中的不足之處
我國傳統譯論偏重人文藝術而疏忽自然百科,系統單一而非多元的傾向,導致其理論系統的極大局限性,對于應用翻譯這一專門領域更是缺乏應有的重視。“案本” “求信”過于注重原文形式,往往導致直譯、硬譯甚至誤譯(即譯文符合目的語的語法等習慣,具可讀性,但讀者通過譯文獲得的信息與原文不符)。筆者曾翻閱過一些有關上海世博會的英文宣傳稿,發現目前上海世博會英文編譯稿中存在不少常見的錯誤如標點符號的明顯錯誤;動詞形式的使用錯誤;整個句子的表達錯誤;時態的錯誤;詞性的錯誤;介詞的使用錯誤;語體的錯誤;冠詞的錯誤;動詞詞組的使用錯誤;名詞單復數的錯誤;印刷錯誤等。如筆者最近翻閱了由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世博會(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世博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世博》編輯部為主管主辦單位的“上海世博2008年”第1 期,總第26期,國內統一刊號CN31—1947/F的世博會英文宣傳冊,發現該冊從第90頁到91頁中就存在不少英語語言的編譯錯誤。這一頁的第二段第十行中,原句為“Vivid and lively mascot standing for the city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urbanians and urban planets profoundly express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footprints and dreams。”。該句中的vivid前少了定冠詞the,動詞express少了es。下一段原句為Human beings are cells and souls of a city-People brings a cultural atmosphere to a city…該句中“-”符號應為句號而bring后面不該有“s”,bring這個詞往下第八行manifestation后面多了一個逗號而這之后的第4行的In addition后又少了一個逗號。下面一段的第四行原句為The blue color stated Chinese brand-new gesture to embrace the world.其中的stated為錯誤動詞形式,應該為states。下一段的第六行原句為…embodies the anticipation of the well-off both urban cities and countryside.該句正確英語表達該是…embodies the anticip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both urban cities and countryside.下面的第二段原句為In the past, for the purpose of mascot collection, public announcements are made on media to wait for voluntary “contribution” of designs.這里are顯然是個錯誤時態形式,下面第二段原句“After 3-month hard work, everybody look much thinner but are very happy”said by Song Nan when taking about the journey of that time.這里多了by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而且look后要加s, are要改成is,taking 要改成talking,往下第十五行原句為The car where Mr.Luo Zhongxian, the Party Committee Secretary and President of Xihua University is sitting in is also in the traffic.應該改成The car in which Mr. Luo Zhongxian, the Party Committee Secretary and President of Xihua University is sitting is also in the traffic. 這樣語體更正規,同樣這一段原句為This time President Luo will go to Beijing to in conjunction with leaders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cep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ssessments of the Ministry.該句有明顯錯誤,可改成This time President Luo will go to Beijing in conjunction with leaders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ssessments of the Ministry.下一段原句為Suddenly his mobile phone is ring… 為錯誤表達。下面第四段第三行原句為…Wu Yongjian is drinking coffee while thinking.應該為Wu Yongjian is thinking while drinking coffee,因為根據上下文主要動作為thinking而不是drinking 。下一段第二行wordings應改為words并且前面要加上the而且要去掉介詞 of ,下一段第九行原句為In addition the bill also has a “Da” type ,smiling and non-repetitive mascot with decorative pattern containing any single picture or th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picture.應為In addition, the bill also has a “Da” type ,smiling and non-repetitive mascot with decorative patterns containing any single picture or th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pictures,下面第三段第一行原句為In this way the embryonic of “HAIBAO”is born.其中embryonic 是形容詞,應改為embryo。邊上一頁的第十二段中的第三行原句中的taking about及下一段的professional ethnics很有可能是印刷錯誤,應分別改成talking about及ethics。另外還存在由于編譯不妥及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理解差異上的問題。
四、完善英文稿編譯的若干對策
1.譯者的職業素養
在當前的翻譯領域里,譯者的職業素養最終表現為譯者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由中外文功底、專業知識和IT技能組成, 而其中的中外文功底和專業特長構成譯者所具備的翻譯能力。但這種能力的發揮在信息科技化時代, 還往往有賴于IT 技術。如果缺乏IT 技術,譯者就難以達到當今社會信息快速傳遞的要求。下面筆者就從上述提及的三個方面進行敘述。首先,熟練地掌握外國語和本國語是從事翻譯工作的最基本條件。精通外語是正確理解以外語為原作的思想內容的前提而加強漢語素養,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語言對比的起點,提高漢語的表達能力,否則譯文的質量肯定上不去。其次,專業知識又是一名優秀翻譯者不可或缺的,它包括職業知識和技能, 以及與翻譯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職業知識和技能包括譯者對翻譯的理論認識如對翻譯原則、標準、方法等的認識和掌握,以及一定的翻譯技能和熟巧程度而與翻譯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掌握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在日常的翻譯中, 經常有因不諳專業知識而誤譯的情況。最后,IT技術又是信息時代向譯者提出的一個要求。當代,信息量越來越大,傳遞速度越來越快,與之相適應的翻譯量與日俱增,翻譯速度成倍增長。譯者利用網絡與委托人的及時快速溝通無疑會對其編譯工作帶來極大益處。
2.加強審稿、校對工作
審稿校對工作是一份優秀編譯稿出爐前的一個重要環節。一份編譯稿不能向受眾提供第一手真實信息,不能幫助外國讀者正確了解相關事務的原因眾多,除了上述提及的由于某種原因而導致的誤譯及過于直譯外,審稿校對工作的疏忽亦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任何編譯文稿,相關人員都應本著認真、仔細的精神和態度審稿校對, 以期將錯誤率降至零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拿出一份優秀的編譯稿。
3.加強編譯工作
我們知道應用翻譯傳遞信息往往是有選擇性的;或綜合地、 或概要地或部分地傳遞。應用翻譯無論是在譯法上,還是在譯品形式上,可變性更大。同時應用翻譯所具備的特點也要求譯者在翻譯中更多考慮如何使譯文傳遞的信息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如何最有效地實現譯文預期的功能和目的,原文的形式和內容往往要服從于譯文的需求,服從于文本的交際功能。因而譯者必須根據相關情況對原文作些調整和修改;或抽象概括原文信息,改換原文形式,或增刪補改原文內容進行篇章整合,甚至將翻譯變成寫作,這些做法在應用翻譯中是常有的事,是應用翻譯行之有效的慣用方式。正由于應用翻譯與文學翻譯之間存在如此大的差異,所以在應用翻譯中我們要尤其注重編譯這一過程,只有確實加強了編譯工作,相關的編譯稿才能更為有效地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
4.關注語言文化的一般差異
任何一種語言都生長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語言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而思維方式、心理意識、習俗信仰等都屬于語言的文化特征。英文編譯稿質量的完善與提高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我們在編譯過程中除了要關注以上提及的幾個問題之外還要同時關注以漢語和英語為代表的東西方兩大區域所呈現出的不同的語言文化特征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方夢之:翻譯新論與實踐.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年版
[2]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年版
[3]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陳小慰:翻譯功能理論的啟示[J].中國翻譯,2000(4)
[5]潘文國:當代西方翻譯學研究[J].中國翻譯,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