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業培訓的目的是使受訓者將培訓所學應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績效。因此,能否有效地實現培訓成果轉化將決定培訓目標的實現。本文從綜述培訓成果轉化理論入手,分析了影響培訓成果轉化的因素,并對如何構建完善的培訓成果轉化機制進行了探討,以期對培訓成果轉化有所促進。
[關鍵詞] 培訓 培訓成果轉化 理論 機制
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曾指出:人力是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原因,人力作為一種生產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切其他形態的資本生產能力的總和,對人的投資帶來的收益率超過了對一切其他形態的資本的投資收益率。企業擁有了雄厚的人力資源,并不代表著就掌握了強大的人力資本。只有通過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機制,提高培訓成果轉化的效率,才會使得資源變成資本,從而提高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經濟效益與核心競爭力。
一、培訓成果轉化理論概述
目前,與培訓成果轉化相關的理論有三種,它們是同因素理論、激勵推廣理論和認知轉換理論。
1.同因素理論
同因素理論認為,只有在受訓者所執行的工作與培訓期間所學內容完全相同時才會發生培訓成果轉化。培訓成果轉化取決于學習任務、學習材料、學習設備和其他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的相似性。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的相似性有兩個衡量尺度:物理環境逼真與心理逼真。物理環境逼真是指培訓中的各項條件與實際工作的一致程度。心理逼真是指受訓者對培訓中的各項任務與實際工作中的各項任務予以同等重視的程度。同因素理論特別適用于模擬培訓。
2.激勵推廣理論
激勵推廣理論認為,促進培訓成果轉化的方法是在培訓項目設計中重點強調那些最重要的特征和一般原則,同時明確這些一般原則的適用范圍。激勵推廣理論強調“遠程轉化”,也就是當工作環境與培訓環境有所差異時,受訓者具備在工作環境中應用學習成果的能力。激勵推廣理論指出,只要可以針對工作時的一般原則進行培訓,培訓環境的設計就可以和工作環境不相似。
3.認知轉換理論
認知轉化理論是以信息加工模型作為其理論基礎的,信息的儲存和恢復是這一學習模型的關鍵因素。認知轉化理論認為,培訓成果能否轉化取決于受訓者恢復所學技能的能力。因此,可以通過向受訓者提供有意義的材料和編碼策略,來增加受訓者將實際工作中的情況與所學技能相結合的機會,從而提高培訓成果轉化的可能性。
二、影響培訓成果轉化的因素分析
培訓成果轉化是指受訓者持續而有效地將其在培訓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行為和態度運用于工作當中,從而使培訓項目發揮其最大價值的過程。從培訓活動以外進行分析,這個過程會受到轉換氛圍和組織特征等因素的影響。
1.轉化氛圍
轉化氛圍是阻礙或促進受訓者將在培訓中的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工作情景因素,包括情景線索和結果兩個要素。情境線索是用于提醒受訓者并為其提供機會,在工作中應用培訓所學的線索,包括目標線索等;結果是指能影響受訓者將來應用培訓所學的行為或措施,即受訓者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所學后得到的各種反饋,包括積極反饋、消極反饋等。轉化氛圍對培訓成果轉化的作用除了直接的影響以外,還可以通過影響個體變量,如受訓者的自我效能、培訓動機等產生間接作用。
2.組織特征
傳統的培訓成果轉化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組織特征沿襲了Baldwin和Ford的研究模式,大多只包括了與培訓直接相關的因素,而一些與培訓沒有直接關系的重要組織特征則很少被考慮,如:組織文化、管理制度、競爭、革新等,這些因素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培訓成果轉化效果。比如,具有持續學習文化的組織鼓勵和支持組織中的每一個人積極地投身到擴展他們技能和提高組織效率的行為中去,參加培訓與運用培訓所學易于被組織成員接受。在這樣的組織中,持續學習是每個員工的基本職責,工作中的合作存在于員工、上下級、團隊之間,這種合作得到鼓勵,并形成組織社會性支持系統,為培訓成果轉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組織成員也只有盡可能地把培訓所學應用到工作中,才有更多的機會在競爭中謀求發展。
三、構建完善的培訓成果轉化機制
1.提高管理者支持度
管理者支持度是指管理者對參加培訓項目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培訓內容在工作中的應用的重視程度。提高管理者支持度,有利于營造支持培訓成果轉化的組織氛圍,為培訓成果轉化創造所需的各項條件,進而提高培訓成果轉化的可能性。
2.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要使受訓者主動、積極地進行培訓成果轉化,應該從其動機加以考慮。激勵在刺激受訓者的轉化動機上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是培訓成果轉化的內在動力。把培訓成果轉化與受訓者的獎酬、晉升、職業生涯相掛鉤,使受訓者感覺到他們的培訓成果轉化行為是得到組織大環境所認可的,從而提高受訓者培訓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暢通溝通渠道
暢通的溝通渠道以及良好的信息傳遞會大大提高培訓成果轉化的效率。在培訓前,要與受訓者就培訓目標、培訓任務、受訓者自身的培訓期望等內容進行溝通,可以讓受訓者對培訓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幫助受訓者做好接受培訓的準備。在培訓過程中,溝通的主要內容是培訓內容本身和企業實際存在的問題。受訓者就帶去的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培訓師或其他學員相互溝通、廣泛討論以尋求答案。在培訓結束后,企業應建立受訓員工聯系網絡,通過面對面、交流會、電子郵件等方式在受訓員工之間建立聯系網絡來增強培訓成果在工作中的應用,使受訓員工可以討論培訓所學在工作中應用的進展,并共享成功經驗,克服阻礙成果轉化的不利因素。
參考文獻:
[1]徐 芳:培訓與開發理論及技術[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2](美)雷蒙德.A.諾伊著 徐芳譯:雇員培訓與開發[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3]錢振波:全方位培訓成果的轉化[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3)
[4]趙 英:提高企業培訓成果轉化率的途徑[J].發展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