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忍受的網速之慢
“我已經無法忍受這樣的網速了。”一位網友稱,下個小程序要等半個小時,看個大片總是關鍵時刻卡屏,瀏覽個視頻還模糊一片、跳個不停,如今的寬帶網速讓他想起了“小貓”的時代。
據互聯網上的一份調查顯示,僅有3.5%的網友對寬帶服務表示滿意。而大部分網民對“速度太慢,帶寬有瓶頸”和“上網費偏高,各地懸殊大”的問題則是怨聲載道。
雖然,近年來中國的寬帶一再提速,如今部分地區的ADSL包月用戶已經可以享受到4 Mbps帶寬,然而這樣的局部提速也難以應對爆增的中國網民給網絡帶來的壓力。同時,國內目前互聯網視頻下載、音樂下載已經成為網民流行的行為,P2P(點對點)傳輸以及P2P流媒體更成為熱門應用,網絡淤塞的情況正在加劇。
何況,中國目前的寬帶網速還難以與網絡發達的國家相比。據悉,目前日本平均寬帶上網速度是93.7Mbps; 韓國平均寬帶上網速度為49.5Mbps; 同樣面對廣闊國土和地區差異問題的美國也達到8.9Mbps。
“我用了好幾年ADSL寬帶了,下載速度最大200K,最小2K,其中90%的下載速度顯示小于20K,根本看不出是幾兆的寬帶。”一位網友抱怨道。
有業內人士稱,其實從用戶所在樓宇的交換機到用戶家的網絡端口的理論最高傳輸速度,并不等同于網民上網的實際速度。而且,局域網(LAN)寬帶是共享帶寬,如果很多人同時上網,速度將大打折扣。
帶寬帶來成本壓力
相比普通用戶,企業更被日益緊張的帶寬折騰得夠嗆。
帶寬對于如今正在轉向互聯網和服務的IT企業來說就是“命根”,一旦帶寬出現危機,所有的依托互聯網的服務業務都將成為空談。
為了應對帶寬危機,各大IT企業都將帶寬保障視為重中之重,并斥巨資購買服務器和帶寬。
中國的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被國際服務器廠商視為“肥美”的大客戶。
博客、社區、視頻等新興網絡企業的命運更是受到帶寬的左右。剛剛獲得新一輪風投的中國土豆網、優酷網等視頻分享網站,也將大部分資金用于購買帶寬和服務器。
隨著網民的日益增長,帶寬的購買就像無底洞,巨大的成本壓得中國的新興網絡企業喘不過氣,甚至一些新的網絡應用未見成效就過早夭折。
另據CNNIC統計,目前國內每個網民平均出口帶寬僅為1.93Kbps。枯燥的數據背后,是我們瀏覽海外網站,以及老外瀏覽中國網站的“蝸牛速度”。對于走向國際的企業,窄小的出口帶寬更是制約了他們的腳步。
日益緊張的帶寬問題已經成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甚至是經濟發展的制約。
寬帶提速迫在眉睫
面對這一問題,作為中國的運營商,電信和網通對于擴容問題已經設計好了路線圖,并逐步開始實施“光進銅退,光纖到戶”。
中國電信認為,目前“光纖到戶”的部署已進入經濟可行階段,預計在2009年將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
據稱,網通計劃將投資150億元對部分地區銅纜進行改造,同時新增網絡將使用光纖,預計在3到5年內建成。今年中國網通主導的北方10省(區、市)大中城市將實施光纖到戶,現有用戶網速受限制問題將得到解決。
而最近世界首條海底高速直達光纜正在建設中,無疑是條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來自中美韓三國的6家電信公司共同投資5億美元修建跨太平洋直達光纜系統,建成后帶寬將達5120G,比現有連接中美的海底光纜帶寬提高約31倍。”網通工作人員介紹,“海底光纜建成后,將為中美間網速提供更快速率。”
如今,解決帶寬的問題已迫在眉睫,相信隨著光纖到戶的普及和出口帶寬的擴容,網絡速度的大規模提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