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世界電信日來臨之際,本報記者就帶寬困擾、手機詐騙、TD試商用、電信資費這四大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采訪。期望這些發自用戶的聲音,能引發相關部門和行業的重視和思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四川汶川發生7.8級地震,死亡超萬,百萬人無家可歸!紅十字會設建行募捐賬號6227002930200016730,戶名李梅冬。”據報道,5月13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在短短5個半小時內,接到了102起群眾報警,表示收到詐騙短信。
隨后,中國紅十字總會網站發布聲明,提醒大家中國紅十字總會從未委托個人開展為四川汶州地震的募捐活動。這一事件從側面反映了利用手機的欺詐越來越多、越來越隱秘,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
下面是記者調查到的最常見的幾種手機詐騙方式。
第一種,利用人情。“爸,我的錢包、手機都被偷了,現在是用我同學的手機給你發短信,你快點把錢直接存到建行,賬號6227007200730157148,戶名劉斌,是我同學的賬號,抓緊辦理。”這是記者收到的一條短信,這類短信一般都以機主的親人、朋友為名,請求緊急幫助。而回撥的話,多數得到的答復是已關機。汶川地震后的詐騙短信也是同樣的方式,利用人們的善良和同情心,特別是在災難發生后不久,大多數人還不了解具體的捐助方式時,這種方法很具欺騙性。
這種詐騙方式,還會轉化為電話的形式。據介紹,機主一般會接到一個陌生號碼來電,接聽后,一個操著濃重廣東口音的女性會非常親昵地喊出你的名字,讓你猜猜他是誰。這說明,你的手機號碼已經泄漏。如果你按著她的節奏,連猜幾個都不對,這時她就會開始埋怨你不記得朋友,隨后就開始借錢。接到這種電話,最好的方式是回答她: “我當然知道你是誰了,我還正想找你借點錢呢。”這時,她會立刻掛掉電話。
第二種,利用貪念。這類欺詐短信往往通知機主在某活動中了大獎,獎品為10萬元獎金或汽車一輛,讓機主撥某號碼聯系領獎。一旦機主撥打,可能就會被吸取高額話費。這個方式是短信詐騙最早的形式之一,還好人們越來越不相信“天上掉餡餅”,所以上這種當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第三種,利用好奇心。這種方法,讓所有用戶感受最深的,就是“響一聲就掛”電話。機主看到未接,回撥后常常聽到一段電話答錄: “歡迎致電香港六合彩……”、“歡迎致電XX公司……”有時這種電話直接吸取高額話費,有時候會留下一個號碼,再利用人們想要得到一些所謂“內部信息”的心理,騙取錢財。
這種電話不分任何時間,特別喜歡在半夜響起,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如果電話在半夜響起,一定代表著緊急而且重要的事情,在半夜“響一聲”電話的成功率會比其他時段更高。因此,這種半夜響起的電話,被人們戲稱為“午夜兇鈴”。
除了以上的幾種,還有類似點歌短信通知、移動通信系統檢測、信用卡錯誤賬單等,手機詐騙的方式越來越復雜,隱蔽性也越來越強,讓人防不勝防。在“電信日”到來的時候,提醒所有手機用戶,遇到陌生號碼一定要提高警惕。
據了解,針對短信詐騙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推出了舉報投訴機制,中國移動用戶還可以把短信轉發至10086999。此外,用戶還可以直接向110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