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哲
在中央電視臺《春暖2007》的節目錄制現場,感人的場景一幕幕上演著。這一期的主題是“給他們的理想插上飛翔的翅膀”。貧困地區的孩子那艱苦的學習環境和對知識的渴望震撼著現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當貴州一個山村小學隨著鏡頭展現在人們眼前時,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這個學校有25名學生,兩名老師。教室是兩間泥瓦房,屋頂上有幾個大大小小的洞。一旦下雨,學生們只能緊緊擠在教室后面兩排不漏雨的地方聽老師講課。沒有課桌,只有一排排泥臺子,而學生坐的都是自己從家里帶的小木凳。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這里的學生卻很少有人遲到,更別說缺課。不論條件多艱苦,只要能讀書,孩子們就覺得很滿足很快樂了。當這個學校的幾名學生走上前臺,唱著那首《感恩的心》時,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還夾雜著輕輕的哭泣聲。
歌聲停止,新一輪的募捐開始,鏡頭對準了坐在前面嘉賓席上的眾多企業代表。然而,還沒等企業代表舉牌捐贈,后面觀眾席上的一位女觀眾站了起來,高高舉起右手,示意自己有話要說。主持人快步走過去,把麥克風遞給她。這位女觀眾在發言之前,先擦了擦眼中的淚水,然后說:“我叫楊云英,一個普通的北京人,不像前面的企業代表可以成百萬上千萬地捐,我捐35萬。這35萬是我家老房子的拆遷費。本來,我和丈夫計劃把現在住的兩居室賣掉,加上這35萬,換個大一點的房子,住得舒適一些。但看到孩子們那樣簡陋的教室,我覺得他們更需要房子。我決定把這35萬全捐了。”她的話剛說完,掌聲雷鳴般響起,現場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一起為她鼓掌。
“你在這里決定把這35萬都捐了,不能換房子了,回家怎么向你愛人交代呢?”主持人問楊云英。
“我想,我愛人一定會支持我的。”楊云英很干脆地說。
嘉賓席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站了起來,接過話筒說:“我來告訴楊大姐回家該怎樣向愛人交代,你就說你們有大房子住了,而且也不必賣掉現在住的房子。我代表我們萬達集團贈送你們一套三居室,不是很大,大概有120平方米吧,就在西三環我們新開發的理想家園。”現場再一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請問王董,你贈送楊大姐的這套房子市場價多少錢?”主持人問。在房價昂貴的北京,西三環附近的房子價格最低的一平方米也要1.4萬元,120平方米至少要168萬元。然而,王健林卻說:“如果非要給這房子一個價錢,那我說它和剛才楊大姐捐出的錢是相等的。但不是35萬,而是無價的,因為都是代表愛心。”
人的能力有區別,但愛心沒有大小、多少、高低之分,在每一次捐贈的背后都有一顆顆滾燙的愛心,它們都是無法衡量的,卻又是等值的。
(司志政摘自《讀者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