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曾說:“作文是用筆來說話。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不說假話、說空話、說套話。”真摯的感情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我們不管是在平時作文,還是在高考時作文,都提倡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如果考生能對自己樸實的生活情感進行一番升華、提純,讓情感的熱流閃耀出高尚的理性之光,那就會使文章達到藝術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從而把文章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一篇文章倘若充斥著虛情假意,那就成了一場令人惡心的文字游戲。有些考生,為了感人,胡編亂造,無病呻吟,杜撰自己的父母雙亡、自己截肢之類聳人聽聞的“悲劇”,企圖騙取閱卷老師的同情,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抒真情實感,是我們作文時永遠需要恪守的原則。情節應合乎實際,合乎事理,合乎自然。感情要充沛,格調不低沉,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或直接抒發的胸臆,要與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一致,不能是外加上去的,不能是無限拔高的,也不能是無病呻吟的。
病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叢飛節衣縮食,捐贈300萬元,資助了170多名貧困學生。當他自己病危住院經濟困難時,幾個受他的贊助完成了學業的就在當地工作的年輕人,竟然沒有一個來看望他。這件事被媒體披露后,有一個受助者居然還埋怨說,這讓他很沒面子。叢飛說,不要責怪他們,我已不再需要治療了。
某大學的學生小李和同學們將賣廢品的錢捐給了一所希望小學。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這所希望小學的師生就給小李捐款,一個四年級女生捐了10元錢。有人問她為什么把春節的壓歲錢全都捐出來時,她說:“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說的那句話就滿足了。”問她那是一句什么話,她說:“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學會幫助別人。”
要求:看了以上的事例后,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題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但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擺渡手
云南考生
爸是一個很強壯的大漢。
我和爸相依為命。
從我出生那時起,似乎就只有這個男人在我身邊。隨著他手上的繭一層一層地加厚,我也一天一天地在搖晃的船上長大。
我爸是個好心的擺渡手,村里的人都這么說。我也一直這么自豪地認為。
因為他擺渡只是為了讓每一個村里人都能安然渡河。而從不收取一分錢,所以我和我爸的生活全指望在那一畝田地上。雖然日子過得很拮據,但是我爸卻使盡辦法讓我吃好的、穿暖的。我覺得只要有我爸在,我就是個幸福的孩子。
然而有一天,一個陌生的女子突然站在船艙外,我爸叫我喚她“阿姨”。從此以后。這個“阿姨”便在我們狹窄的船艙里住下了。她對每個人都笑嘻嘻的,每次我爸在擺渡,她都會幫他擦汗,遞水。
可我不喜歡她,她占去了我爸太多的關注,這讓我感覺備受冷落。于是,我千方百計扔掉她送給我的東西,不穿她做的衣服,不吃她做的飯菜,然而我的這種行為,不僅沒有得到爸爸關切的問候,而且他還在我跟“阿姨”鬧別扭的時候,狠狠地瞪著我,要我聽她的話。看著“阿姨”滿臉的淚水,我不知所措,同時又增添了莫名的憤怒。
終于有一天,我半故意半失手地將“阿姨”推進了流水的漩渦里。我爸發瘋似的跳進河里,救上了奄奄一息的“阿姨”。
“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女兒?”看到爸爸掄起的巴掌即將落到我臉上的時候,我聲嘶力竭地喊了出來。
“你不是我女兒!你知不知道她是你媽?”爸爸額上的青筋暴起。朝著我大吼。
我轉頭望著此時正因病躺在床上的她,她的臉上滿是淚水,我呆住了。良久,爸爸低下頭,緩緩地說了起來:“十多年前,我還是個在外地打工的青年人。因為學歷不高,所以連肚子都填不飽。有一天我萬念俱灰,喝了幾瓶酒后便昏昏沉沉地往這條河里跳。當時天很黑。我以為沒人會看到我的行為,但是你的親生父親——就是這艘船原來的主人,他用盡力氣將我救上了岸,自己卻被奔騰的河水卷走了!當時她——就是你媽,懷里正抱著剛滿月的你,看到這種情況。她失去了理智,將你扔在了船艙里,然后就不知去向……經過河水的沖刷,醒來的我只看見船艙里的你。是我的錯,是我使你們美好的一家破裂。你的親生父親好心救了我,讓我知道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為了幫助別人,甚至失去生命也不可惜!”
爸爸泣不成聲。他又說,他從此拿起了船槳,日復一日地渡人過河。我終于能理解他為什么每次都會那么奮不顧身地跳下河去救落水的人,甚至只是落水的物品。他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啊。
“你爸的精神一直鼓舞著我。我將你養大,又四處尋找你媽媽。她回來后,我就乞求她的原諒,并向她承諾我的下半生要用來照顧你和她,讓我真真正正做你的爸爸!”我爸握緊了“阿姨”的手。
“我始終記得你爸對我的救命之恩,他讓我學會了愛別人。學會了幫助別人!”
我爸是個擺渡手。
我的爸爸們是偉大的擺渡手。
號脈
我們姑且把本文看作是一篇小小說。粗一看上去,本文似乎挑不出什么明顯的毛病,扣題很準,立意也很好,情節有起有伏,敘事清楚明了,按這些現象來講,可以給它一個不錯的分數,但我們在細細一琢磨后,便會從心底里感覺這并不是一篇讓人叫好的“佳作”。那么文章的問題出在哪里呢?我們都知道,作文的目的應該是表達思想、表現真情實感。作為一篇小小說,雖然情節允許虛構,但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仍應該是真實的,而且故事情節的設計,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能呈現出“假、大、空”等現象。本文,就明顯給讀者一種“失真”的感覺。
藥方
“終于有一天,我半故意半失手地將‘阿姨推進了流水的漩渦里”,這里的描寫失真最為嚴重,建議作者斟酌一下,設計出更符合生活情理的情節。
“經過河水的沖刷,醒來的我只看見船艙里的你”,這一句描寫也有失真之感,讀者看上去,就感覺在看一部做作的影片,不能讓人產生半點共鳴。
新穎的立意,是高考作文中最為耀眼的“亮點”。從新的角度察覺到別人看不出的細節和道理,這就是“新”:于大家司空見慣、耳熟能詳的事物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深度,這就是“新”;別人按“正常”的思維思考,你卻能看出蘊含在這“正常”之外的意思,這也是“新”。于常事中見到新意,換一種角度思考問題,換一種眼光看待問題,這就是創新思維。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新穎的立意,就會高人一籌,也一定能夠令閱卷老師耳目一新,甚至拍案叫絕。
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傳統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特別是在考場作文中,由于時間的限制,心態的影響,考生無法進行全面的構思與布局,因此人云亦云、老生常談的現象更是頻頻發生,甚至出現千人一面、萬人同聲的現象。
席勒說:“你要認清全面的世界,必須開闊你的眼界:你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必須審問追究到底。”創新思維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培養。平時,我們要多觀察,多思考,消滅思維的惰性。凡事多問個為什么,凡事多問個怎么辦,還能怎么辦。多角度、多視點、多層面地思考問題,縱向分析,橫向比較,便能夠柳暗花明,開辟出一個“新”的天地。
高中生·青春勵志200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