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東校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實際水平和學生所能接受的活動出發,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幫助我們師生共同提高課堂效率.那么.如何創設這一環境呢?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雖然教師與學生擔負的歷史使命不同,但其社會地位相同,特別是師生之間各自的人格彼此獨立.都必須受到尊重.師生關系只有得到和諧發展.校園才會出現蓬勃生機.然而,現實生活中,一些學生因基礎較差,對物理概念和定理缺乏抽象思維和理解能力.不能將教師所講知識悉數掌握,作業自然頻繁出錯,測驗更是得不到好成績.從而被老師一味地責備、譏諷甚至變相體罰.學生敢怒不敢言,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并且對教師抱著抵觸、仇恨的心態,師生關系極度緊張,自然就會影響課堂效率.
和諧的師生關系應是民主平等的.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如果教師對學生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并讓學生感到這種氛圍,學生就會受到信賴、鼓舞,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就能大幅提高.
那么.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首先,要對學生有愛心.假如教師不熱愛學生.那就失去了學生尊重教師的客觀基礎,這樣就會把“尊師愛生”的含義喪失殆盡.教師總是希望把自己的知識最大限度地傳授給學生,那就應當使每個學生消除思想隔閡,集中注意力聽好每一節課.而要使學生心悅誠服地聽課,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科興趣是關鍵.
在此簡要討論一下教師如何面對少數不聽話的學生這個問題.此類事例頗為繁雜,現舉一個例子:有個別學生不但自己不認真聽課,還去影響其他同學聽課.并且屢教不改.怎么辦呢?一般來說.用常規教育手段無效的學生肯定有其特殊原因.我們要對該學生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從其原有的文化基礎以及心理上、生理上和生存環境等多方面去尋找原因.只有原因找到了,才有可能對癥下藥.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如果出現學生違紀事件,而且經勸說無效,那就應按“兩權相害取其輕”的方法和“保護多數”的原則采取應急措施,不能讓整體教育秩序受到沖擊.受到損失.當然,教師在處置突發事例時,態度應冷靜,語言應規范.不能傷害被處理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并且臨時措施之后的補救措施應及時跟上,而這類補救措施往往比較復雜,有些還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領導支持和學生家長的配合.
二、把快樂奉獻給學生
教學方法的改革離不開教學環境的培育.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什么樣的教學環境,就有什么樣的教學成果.課堂氣氛是教學環境中最生動、最關鍵也是最難培育的部分.課堂氣氛好了,教師上課游刃有余,學生聽得如魚得水,雙方融會貫通,歡暢自如;若是氣氛不好,教學效果就會嚴重打折,甚至還會留下“后遺癥”.
我們深知課堂氣氛的重要性.就筆者個人來說,有時.會早一點到課堂,課間先與學生作一些互動交流,比如與學生就學習的情況、學習方法作一些交流,甚至與學生開開玩笑,讓學生覺得這位幽默風趣的教師挺有親近感.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是良師益友.實踐證明,在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普遍比較活躍.并能各抒己見、大膽發言,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課堂知識.例如.筆者在上重力這一課時,遵循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重錘線、水平儀是動力方向的重要應用,對這些知識的學習,電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這時有學生提出:為什么人從樓上掉下來會摔死,而螞蟻從高處落下卻安然無恙呢?筆者告訴學生,這是由于螞蟻下落時受到的阻力幾乎與其重力平衡,所以落地速度很小.我們可以設想,把螞蟻放在一根真空的長玻璃管中,如果管子足夠長.讓螞蟻下落.螞蟻就可能摔死.通過這樣一個事例的解釋.使學生加深了對重力概念和方向的理解,同時也為下面要學習的內容二力平衡打下基礎.這樣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質疑來學習物理知識.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當今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在現實中的教師難免工作壓力大,也會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教師的心境不一定時刻都處于最佳狀態.快樂教學要求教師拋開所有煩惱之事.把心境調整到“快樂”狀態.并以自身模范行動作表率,在整個課時中,運用多種靈活方式,調節全班學生情緒,力爭維持在好的水平.師生是否“皆大歡喜、快樂有朝氣”是衡量班級情緒是否調節到位的標志.要求教師在緊張的腦力勞動過程中,既要“自身微笑”.又要求把學生感染得“會心一笑”.確實很難.好似對一名演員的要求,確道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下足功夫,快樂教學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