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上不能偷懶嗎?未必!關鍵是偷懶要偷得有效率、有水平.下面簡略說說我的體會,僅供參考.
第一,苦行僧要不得.學習不是苦修,更不是要你遵從清規戒律.將自己鎖死于書本之中,研究文字游戲,恐怕也只能是費了半天苦勁,收獲寥寥.有些同學的確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自己也很努力、很用功,效果卻沒有別人的好?
其實,學習的過程更多的是一個反思的過程.最重要的是理解,不是死記硬背.即使是文科科目,單憑一身好背功,效果可能也會不錯,但費時費力. 要想輕松地學好,必須在理解中記憶,在記憶中理解.
第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自身的情況,要分成兩個方面:一是了解自己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可以對癥下藥,找出合適的方法;二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弱點,學會“偷懶”,但不能一味偷懶,該掌握的知識一點都不可以馬虎.了解自己的弱點,是為了能事先制訂計劃,保證自己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不致半途而廢.
第三,要善于化復雜為簡單.這一點絕對是“偷懶”的精髓所在,看你會不會用了.其實很多知識只是看起來很復雜.我們要善于發現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后的規律,善于總結適合自己的一套經驗技巧.同樣,這些辦法也可以用于時間的安排上,大家可以試一試.
第四,要善于總結.知識只有真正學到手后才是自己的東西.一味地依靠老師總結,會讓你錯失很多發現的機會.學習上的小竅門,依靠別人,能那么得心應手嗎?還是“老調重彈”,最好有一個自己的經驗本或錯題本,把平時總結、發現的東西隨時記錄在上面,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自己也擁有了一本“學習秘笈”.
(寧夏回族自治區2006年高考文科狀元萬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