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田徑教學內容的分類
對于初中田徑教材拓展體系的研究,應建立在對初中田徑教學內容合理分類的基礎上。從文獻資料中,我們了解到以往的田徑教學內容分類方式過于突出了技能性的內容,混淆了田徑運動與田徑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從而弱化了田徑健身、娛樂、實用性等價值的開發。初中田徑教學內容應以初中階段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實踐活動為核心,有利于引導學生參與鍛煉,提高體能與技能,促使學生學會一定的健身知識與方法,并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樂趣。因此,以走、跑、跳、投四大類運動形式進行分類較為合理。(圖1)
在初中田徑教學內容合理分類的基礎上,對相關的運動進行合理化的教材內容的拓展與開發,從而形成新的田徑類教材,即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競技意義上)的田徑。
二、初中田徑教材拓展的程序與方法
田徑教學內容是初中學生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體育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圍繞具體的體育課程目標,以田徑運動作為身體練習、技能學習、教學比賽的形式,經過組織加工以后,可以在教學環境下進行的內容的總稱。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倡導的是“目標管理”的教學機制,因此,“目標統領教材和教學方法”是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原則,根據課程標準學習領域和不同水平目標對學生主動全面發展的要求,對現行初中田徑教材進行拓展與開發,是我們一線教師貫徹新課標理念的實踐途徑之一。我們嘗試著從“形變”與“型變”的途徑出發,從基礎性人手,在健身、實用、娛樂性方面發展,為學生個性化的田徑學習(競技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型”,即模型、類型。對現行初中田徑教材實施“型變”是指:對現行的以競技為主的田徑運動項目,通過與其他運動項目之間在技術動作上的整合,或者競技性項目與非競技性項目技術動作的有機結合等途徑,從而呈現出另類的田徑運動項目類型。如健身類、娛樂類、生活實用類、游戲類等類型的田徑運動項目。

“形”,即形式、形態。對現行初中田徑教材實施“形變”是指:對現行的田徑教材以競技為主的運動形式,通過與現代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多種田徑游戲、田徑健身、娛樂等活動形式相結合,針對初中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興趣的特點,來拓展和開發的運動形式。
在教學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嘗試著進行如下的相關田徑教材拓展的程序與方法(圖2)。
三、初中田徑教學內容拓展的運動知識與技能的設計
1.單個動作技術方法
以快速跑教材拓展為例:個人跑的教學動作技術的拓展(個人跑技術有利于教師指導、學生個性展示等,適用于教學的各個階段,有利于互評互學)
(1)跑的基本技術。
(2)不同情境下的跑(模仿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跑:持物跑分單雙手持物、高低重心、頭頂持物等,各種障礙設置下的跑)。
(3)不同形式的跑:轉身跑、側身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后蹬跑等。
(4)不同步幅的跑:小步跑、大步跑、弓步跑等。
(5)不同起跑姿勢下的快速跑:如臥式、站式起跑、聽不同信號起跑、體操動作組合練習后起跑等。
(6)不同形狀跑:直線跑、曲線跑以及多種圖形跑。
(7)持物跑:如單手持物跑,雙手持物跑,頭、肩頂物、持重物、持輕物跑等。
(8)變化頻率跑。
(9)障礙跑:根據不同的障礙物采用相應的攀、鉆、爬、滾、跳等結合跑的練習。
(10)與其他項目相結合的跑:與球類項目結合的跑、與體操項目相結合的跑等。
2.兩人及多人跑的動作技術拓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及技術動作的鞏固與提高,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團隊精神等,適用于技術動作的鞏固與提高階段。
(1)跑的基本技術要領。
(2)結伴跑:兩人及多人拉手、綁腳跑等。
(3)接力跑:兩人及多人的往返接力、循環接力、等距與不等距接力等。
(4)不同情境下的合作跑:(模仿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跑:持物跑分單雙手持物、高低重心、頭頂持物等,各種障礙設置下的跑)。
(5)不同形式的合作跑:轉身跑、側身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后蹬跑等。
(6)不同形狀的合作跑:直線跑、曲線跑以及多種圖形跑。
(7)持物體下的合作跑:持不同形狀物體的合作跑:如橫形、豎形物以及圓形、三角形、方形物以及持球等物體下的跑等。
(8)變化頻率下的合作跑。
(9)團隊過障礙跑。
(10)與球類等項目相結合的合作跑,如在直線跑進的過程中進行球的傳遞等。
3.相關游戲拓展
(1)多人合作接力游戲:如背人、三人開飛機接力游戲,多人圓上接力等。要求游戲前理解規則要求及相關安全措施,背人、開飛機游戲可以是短距離的迎面及往返接力,注意直線性。多人圓上接力要求同向及要求團隊的整體性等。
(2)“龍”形障礙跑游戲:游戲規則——每小組成一路縱隊,生生之間有彈性帶相接,同一起跑線上,各組前設置相同的障礙,并相隔一定的距離,比比誰先到達終點。
(3)團隊排雷沖過火力網:游戲要求每小組成一橫排,可以手拉手、同持一繩、一桿等,進行排除前面障礙,以及快速通過障礙等,比哪組用時少且團隊丟失人數少等。
(4)奪寶游戲:游戲要求各小組在圓上成散點,在統一口令下到圓中指定的筐中拿球,運輸到圓外各小組指定放球的地點,比誰在指定時間內運得多,或者比誰運送指定球數用的時間少等。
(5)上述(4)的游戲也可以進行改造:可以每小組站在三角形、四邊形以及多邊形的指定邊上,成縱隊進行運輸奪寶的游戲。
四、初中田徑教學內容體系構建設想
初中田徑教學內容的構建,應以“健康第一”、“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面向全體學生”、“為終身體育服務”作為基本思想。在初中田徑教學內容的拓展、開發上,應根據田徑運動的基本特性,充分挖掘田徑運動特有的內涵與價值,并結合中學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地構建初中田徑教學內容體系,服務于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程總目標,各學習領域目標與具體的水平目標。
初中階段內容構建設想:應在傳承田徑運動文化與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非競技田徑健身運動普遍發展全體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基本運動技術、技能,讓有能力的學生嘗試、體驗田徑競技運動項目,對初中階段田徑教學內容的構建提出設想。(如圖3所示)
在初中田徑教材拓展體系的構建上,從基礎技能(走、跑、跳、投)開始,再發展“專門技能”——走、跑、跳、投為基礎的特殊練習,如立定三級跳、助跑摸高、變向跑等,再到個性化的競技項目學習(初中以體驗性學習為主,高中以掌握提高為主)構建一個金字塔型的內容體系。因此,體育課程中的田徑,就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競技意義上)的田徑了。高中課標將田徑改為田徑類,就是回避、區別與傳統意義概念的沖突,也是解決田徑改革的一個思路,為拓展田徑內容,開闊了發展空間。
根據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在初中體育課程的田徑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理念,積極探索現行初中體育與健康課中田徑教材拓展的系列問題:如將田徑教材由傳統的競技類向健身類、趣味類、游戲類、生活類、社會適應類方向拓展,以及拓展開發的程序設計等。通過田徑教材的拓展研究。充分體現初中田徑教材的基礎性,使得初中田徑教材的內容符合初中學段學生的運動興趣,符合該學段的學生技能發展的人文性、科學性和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