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發掘、利用好身邊現有資源,彌補體育器材不足或現有器材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現將我在跑跳投教學中利用礦泉水瓶(里面裝適量的水或沙子)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引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鍛煉身體的一些訓練方法介紹給工作在一線的同行們,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一、在速度方面的開發和利用
1.往返擊瓶
左右同等數量的礦泉水瓶擺成前后適當間距的倒“八”字形,練習者從一邊開始向另一邊就近的礦泉水瓶跑去,用手把瓶子擊倒后返回,這樣往返擊瓶,所有瓶子全部擊倒為一局(如圖1)。這種訓練方法可采用比賽或計時的方式進行。此練習對提高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發展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方面效果顯著。
2.“打靶”擊瓶
礦泉水瓶均勻擺放在半經為6m的大圓上,圓心處再劃一半經為0.2m的小圓。練習時學生從小圓出發向大圓上任一礦泉水瓶跑去(如圖2),用手把瓶子擊倒后返回,然后再從小圓跑向大圓上站著的其它礦泉水瓶,這樣循環往復直至把全部瓶子擊倒為一局。這一訓練方法可采用比賽或計時的方式。此練習對提高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展身體靈活性、協調性方面效果明顯。
3.“星座”跑
礦泉水瓶擺成距離較大的各種星座形狀,學生在跑動中依次繞過所有瓶子。可以比小組間誰跑的距離長,也可比小組間誰跑的花樣多。此練習對鍛煉學生耐久跑,擴大知識面,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及探索意識,提高跑步積極性及自覺遵守各種規章制度方面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4.“搬運”接力
學生自由結合成6~8人一組的若干組,同等數量的礦泉水瓶放在各小組起跑線后,聽到接力開始的口令,排頭同學根據需要,拿適量多的礦泉水瓶向規定位置跑去(若途中瓶子掉了,撿起后重新再跑),并把瓶子放下,返回擊第二個同學手掌,第二個同學出發,依次進行。起點的礦泉水瓶全部搬到終點后,再把終點的瓶子搬回起點,如此往返,這一“搬運”形式可采用規定趟數的方法,看哪組搬運瓶子的速度快,也可采用一個學生一次拿一個礦泉水瓶,比在規定時間內哪組拿的瓶子數量多。此練習對提高學生快速跑,培養團結合作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面幫助很大。
5.“拼圖”接力
學生自由結合成人數相等的4~6組,每小組成一路縱隊站于起跑線后,每人拿一個礦泉水瓶,排頭同學聽到開始的口令,立即向距離起跑線20m的前方跑去,把瓶子放在需要拼成的圖形上,返回擊第二個同學手掌,第二個同學出發,依次進行。最后評比速度快、圖形擺放美觀的小組為優勝組。此練習對提高學生快速跑,培養團結合作及審美能力方面效果突出。
6.“快遞”傳送
根據學生的跑步能力,自由結合成實力相當的5(或6)個小組,各小組成一路縱隊站在邊長為15m的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頂點處,以頂點為圓心劃一半徑為0.4m的小圓,每個小圓內放同等數量的礦泉水瓶,排頭同學聽到開始的口令,拿一個(或適量多)礦泉水瓶按同一方向跑向下一個頂點,把瓶子放到小圓內返回(如圖3),擊第二個同學手掌,第二個同學出發,依次進行,在規定時間內比哪組剩余的礦泉水瓶數量少。此練習對提高學生快速跑,培養團結合作及勝不驕、敗不餒方面效果明顯。
二、在跳躍方面的開發和利用
1.前拋遠
學生站在起拋線后方,用前腳掌內側夾住放在地面上的礦泉水瓶,通過腿的擺動向前上方拋出,比誰拋得遠(或用腳夾住礦泉水瓶向后上方拋起,并用手接住,比誰拋得高)。此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彈跳力、爆發力及身體的協調能力。文章內容:

2.直線跳
學生根據自己的彈跳能力自由組合成6~8人一組的若干組,每組適量多的礦泉水瓶沿直線適當間距均勻擺開,用單腳或雙腳連續從礦泉水瓶上方跳過,循環練習。為了提高練習效果,腳落地時腳后跟盡量不著地。此練習對發展身體協調性,增強下肢力量及腿部爆發力,特別對增強踝關節、腳部力量效果顯著。
3.離心跳
把礦泉水瓶擺成適當距離的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多種形狀,學生站于圖形中間,從一礦泉水瓶上方用單腳或雙腳(腳后跟盡量不著地)跳出,再從礦泉水瓶上方跳進,依次跳完全部瓶子為一組跳躍(如圖4),也可多組連續跳躍。此方法對發展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增強下肢爆發力及腿部力量,特別對增強踝關節、腳部力量效果非常好。
三、在投擲方面的開發和利用
1.后拋前接
每人一個礦泉水瓶,前后左右保持一定距離,拿瓶手從體后向異側將瓶子拋起,另一只手接下落的瓶子,接瓶手用同樣方法將礦泉水瓶拋起(或拿瓶手從同側或異側腿下將礦泉水瓶拋起,另一只手接瓶),循環練習。此練習可以發展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及柔韌性。
2.一人二瓶拋接
每個學生左右手各拿一個礦泉水瓶,一只手在身體前方將礦泉水瓶拋起適當高度,另一只手把瓶子送到拋出礦泉水瓶的手里(或一人三瓶拋接、二人二瓶對拋、二人三瓶對拋等方法),然后接空中下落的瓶子,循環拋接。此練習對發展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及分析、判斷、解決問題方面效果很好。
3.投“保齡球”
學生自由結合成6人一組的若干組,每組再分成3人一組的兩個小組,每人2個礦泉水瓶,其中一小組的礦泉水瓶充當保齡球擺放在前方適當遠的距離處(為了增加難度,可適當加大瓶子之間的間距或延長投瓶距離),另一組投“保齡球”的三個同學依次將瓶子投出,如果在投球過程中“保齡球”全部被擊倒,重新把擊倒的“保齡球”擺好,繼續投球,交替進行,比哪組擊倒的“保齡球”數量多。此練習對提高學生投準及投擲能力,發展上下肢協調用力,培養學生做事沉著冷靜及團結合作方面效果很好。
4.“等級”擲遠
每人一個礦泉水瓶,左右保持適當間距站在投擲線后方,在規定時間內將手中瓶子盡可能向較遠等級擲出,然后集體評比瓶子所在等級,反復練習。此練習對發展學生投擲能力,提高上肢爆發力及身體協調用力方面效果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