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介紹了企業文化的涵義。然后從兩個方面提出企業文化與戰略實施的關系,最后針對增長型戰略、穩定型戰略、緊縮型戰略,分別提出相對應的企業文化匹配策略。
關鍵詞:企業文化;戰略實施;策略
20世紀末期,人類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各種先進的管理技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進的管理技術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管理,提升了企業戰略實踐的能力。先進管理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得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并且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戰略實踐中所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企業的老總們在學習了某些培訓課程后,很快也在自己的企業中掀起一場場“管理革命”,但是這些所謂的“管理革命”在實踐中的實施效果卻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激發企業員工的文化。由此可見,中國企業迫切需要形成能夠提高其管理變革執行力的企業文化,以此來提升其管理能力并最終確保戰略的有效實施。
一、企業文化的涵義
對企業文化的界定,國內外學者們各有不同看法。威廉·大內(William Ouchi)的《z理論——美國企業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戰》一書給出了較為明確、完整的企業文化概念:“一個公司的文化由其傳統和風氣所構成。此外,文化還包含一個公司的價值觀,如進取性、守時、靈活性——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動模式的價值觀?!?br/> 跨文化管理的權威,荷蘭學者Hof-stede,從企業文化層次的角度切入,通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并得出結論:企業文化由價值觀和實踐兩個層面組成。其中價值觀是核心,而實踐由表及里又可分為象征、英雄和儀式。
1982年,特雷斯·迪爾(Terrence E0Deal)和艾蘭·肯尼迪(AllanKennedv)出版了《企業文化》一書,他們提出,企業文化的要素有五項: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習俗儀式和文化網絡。其中,價值觀是核心要素。他們還根據市場調查歸納出市場環境下的四種企業文化類型,即強人文化、“拼命干,盡情玩”文化、攻堅文化和過程文化。
上述這些關于企業文化的表述,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從根本上說,他們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還是一致的:一方面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是以人為本的管理,通過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提升管理者的認識,加強企業內部員工的責任感,使其真正把自己看作企業大家庭的一員,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另一方面認可了價值觀念作為一種核心要素在企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認為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體現為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理念,用它來推動企業的發展,約束企業內部成員的行為。
二、企業文化與戰略實施的關系
任何戰略的實施,都是在某一特定的企業文化中進行的,只有當戰略與企業文化相匹配時,才能使戰略實施得以順利開展。企業文化與戰略實施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企業文化促進或者制約戰略的實施。
(一)企業文化促進戰略實施
企業文化促進戰略實施,這里的促進指的是企業文化導向與戰略目標相吻合,企業員工的價值觀、行為準則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和諧,對企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企業文化促進戰略的實施,主要體現在企業文化對戰略實施的導向、凝聚和激勵作用。
企業文化對戰略實施的導向作用指那些共同接受的價值觀念引導著企業員工,特別是企業的戰略管理者選擇符合企業長期利益的決策,并在決策的組織實施過程中自覺地表現出符合企業利益的行為。企業文化內化為具體的日常生產經營的細節,引導其行為朝著有利于戰略實施的方向發展,有助于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有效控制,保證戰略的順利實施。
企業文化對戰略實施的凝聚作用是指企業文化使得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產生相互吸引力和向心力。增強凝聚力要從加強企業內部情感入手,達到價值觀的高度認同,最終實現目標的彼此內化。企業具有強吸引力和向心力的文化,員工就會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信仰,從而會把個人的理念融入到組織的整體理念中,使企業與員工以及員工與員工之間達到有機的和諧統一。
企業文化對戰略實施的激勵作用主要指員工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地根據企業文化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要求調整自己的行為。企業文化本身注重員工的利益和員工內心的需要。在使員工的個人理念與組織整體理念融合的過程中,保證員工與組織目標的共同實現,這本身就大大激勵了員工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
(二)企業文化制約戰略實施
企業文化制約戰略實施,這里的制約指的是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相抵觸,成為企業戰略實施或戰略轉變的羈絆或桎梏;尤其是當企業施行新的戰略時,企業文化往往會成為新戰略實施的制約因素。這種制約作用主要體現為不相容性和沖突性。
企業文化與戰略實施的不相容性主要指:企業自身的文化與經過兼并購并、合資經營、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戰略后的企業文化表現出明顯的不相容,這種不相容最初在一定程度成為新戰略實施的障礙。
企業文化與戰略實施的沖突性主要是體現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到來,企業國際化經營已成為必然。戰略的選擇與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更多表現在國與國之間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員工認同及價值等方面的不同,導致企業文化難以融合甚至沖突,這段時期內如果雙方或多方文化不能很好磨合,那么戰略的實施將面臨巨大障礙。甚至會因為沖突使得企業戰略遭遇失敗。
三、企業文化與戰略實施的匹配
企業文化在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每一種戰略與企業文化的匹配程度是不同的,首先要了解各種戰略的企業文化特征,然后再考慮如何建立與戰略相匹配的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與增長型戰略
增長型戰略是一種使企業在現有的戰略基礎上向更高一級目標發展的戰略。該戰略的核心內容是發展自身,引導企業不斷開拓新市場、開發新產品,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擴大企業的產銷規模,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提高競爭地位。
一個實施增長型戰略的企業,它所具有的企業文化一定是有利于其戰略實施的。這類企業的文化具有創新性、競爭性。如果一個企業的文化氛圍是以穩定為主旋律的話,那么增長型戰略的實施就要克服相應的“文化阻力”,這無疑增加了戰略的實施成本。當然,增長型戰略可以通過發展擴大自身的價值和通過不斷變革來創造更高的生產經營效率與效益,使企業不斷獲得新的機會,避免組織的老化,使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文化大多會體現出創造性,使企業樂于追求各種不同的風險及變化,具有創新性,以創造未來為己任,即所謂的創造型文化。當一個企業的文化與增長型戰略不相符時,企業需要考慮變革現有文化,以適合戰略實施。
首先要讓員工了解現有戰略,讓員工們相信變革的方向是正確的。同時,要向企業的合作者解釋其理念,讓各個利益相關者確信實施新戰略后能給他們帶來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層領導者的能力。
建立學習型組織對于實施增長型戰略的企業是至關重要的。增長型戰略需要全體員工不斷創新,無論是開拓新市場還是開發新產品,都需要創新精神,培養創新精神的關鍵就是學習型組織的構建。企業在日常管理中努力塑造學習型企業文化,會在增長中降低風險、減少阻力,變被動為主動。
企業應該把創新精神融入到員工的行為中去,所有百年企業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持久的創新精神。因此,對于實施增長型戰略的企業來說,讓員工了解這一戰略意圖、建立學習型組織、保持創新精神至關重要。
(二)企業文化與穩定型戰略
穩定型戰略是指企業遵循與過去相同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貫的成長速度,同時不改變基本的產品或經營范圍。它是對產品、市場等方面采取以守為攻,以安全經營為宗旨,不冒較大風險的一種戰略。
采取穩定型戰略的企業,一般處在市場需求及行業結構穩定或者較少動蕩的外部環境中,因而企業所面臨的競爭挑戰和發展機會都相對較少。同時,企業經營風險相對也較小,能避免因改變戰略而形成的重新分配資源的困難和因發展過快而引致的資源浪費。但穩定型戰略容易減弱企業的風險意識,會大CpUmZYqCmro+mFANP4MwyCzsAyRk9db5W+oAH0UAxZQ=大降低企業對風險的敏感性、適應性,從而增大風險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的文化會體現出穩中求勝、懼怕風險、回避風險和缺乏進取心的特質,我們稱之為保守型文化。企業的主要信念是循規蹈矩,穩中求勝。
如果企業建立了一種穩定的文化,就要讓員工了解這種文化,以有利于穩定型戰略的實施。認識企業文化后,就能從市場、產品、營銷等方面培育相應的文化推動戰略實施。
(三)企業文化與緊縮型戰略
所謂緊縮型戰略是指企業從目前的戰略經營領域和基礎水平收縮和撤退,且偏離起點戰略程度較大的一種經營戰略。與穩定型戰略和增長型戰略相比,緊縮型戰略是一種消極的發展戰略。一般地,企業實施緊縮型戰略只是短期的,其根本目的是使企業挺過風暴后轉向其他的戰略選擇。
實施緊縮型戰略的企業文化稱為衰退型文化。這是一種不合時宜、阻礙企業進步的企業文化類型。這種文化如果不能隨著企業環境的變化積極地進行創新,就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或是導致企業走下坡路直至被市場淘汰。實施緊縮型戰略的企業,要做到以下幾點:
1、領導團隊身體力行。一般來說,實行緊縮型戰略會引起企業內部人員的不滿,從而引起員工情緒的低落,因為在某些管理人員看來,緊縮型戰略意味著工作的不力和失敗。企業文化不是一個領導者提倡的結果,而是由多數人的努力形成的。企業的領導團隊應該在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價值觀念上達成一致,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用事實來宣傳企業的價值觀念。所以,領導團隊的身體力行是企業廣大員工真正理解企業價值觀念的前提條件。
2、形成溝通機制。一旦企業確定要實施緊縮型戰略,就要在企業內形成溝通機制,讓員工的不滿早日得到發現與解決。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在進行決策時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但最終卻得不到任何實際的結果,這種情況的出現源于人們之間缺乏互動。因此有效的溝通機制能使戰略得到順利實施,這一點在緊縮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尤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