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對新工業設計專業本科教學現狀與教學觀念等現狀進行了深入研究。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開展形式靈活的專業訓練的教學實踐方案,該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形式為一般院校新建工業設計專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工業設計;教育體制;創新
20世紀90年代末,趁著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之際,全國各類綜合類院校和藝術類院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工業設計專業,截至2007年9月,全國設計本科工業設計專業的高等學校達260余所。
一、新工業設計專業本科生教學現狀
現階段中國新建工業設計學士點存在缺乏優秀專業老師,缺乏辦學經驗和課程安排的合理性,缺乏明確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等問題。所聘請的老師為重點院校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或是在外從事設計的設計師。而一般將工業設計從屬于機械系或美術學院下,由外行指導,這成為現階段工業設計一般院校的一大特點。專業課程如素描、色彩、平面構成、電腦設計、手繪等十分松散,一般交個作業就能過關。學生也是從工科學生中隨意挑選的,學生從未有過任何美術知識,也不知工業設計為何物,更不知道學些什么東西,懵懵懂懂毫無目的地學,以至于畢業生畢業后不具備從事工業設計的基本技能,如手繪效果圖能力、電腦建模和渲染能力、創新能力,從而無法從事工業設計工作,這成為一般院校的最大問題。
二、教學觀念與教學設備現狀
工業設計的學生對設計與藝術理解不夠深刻或混為一談,認為只要能畫出漂亮的效果圖或能用電腦建出漂亮的模型就行了,殊不知設計最關鍵在創意。如果所設計出來的產品毫無新意,即便擁有再完美的表現,都不能稱之為設計。對此,許多老師只注重教學生表現而忽視其創意的培養,選拔考試制度也注重表現技法,使得學生進入學習誤區,從而成為一位機械的模仿師。
現在設計院校的設備簡陋甚至缺乏。除了缺乏高質量的老師外,電腦機房或模型室的缺乏嚴重阻礙了工業設計學生的學習。就工業設計學生而言,手繪、電腦和做事物模型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因此,需要如畫室、電腦室、模型室等場所,還需要繪畫和做模型所需要的如雕塑、大孔機、分割機、噴油機等設備。然而,許多學校缺乏硬件設施而直接導致學生的能力的缺陷,從而造成畢業生畢業后無法從事工業設計。因此,加大對工業設計的經費投入十分重要。
三、開展形式靈活的專業訓練
筆者于2007年7月到大學從事教學工作,剛到學校便知道現在學校工業設計是2003年新辦的專業,當年的畢業生為第一屆。新專業從屬于機電學院下,最突出的問題是專業教師太少,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專業能力較差。學生到高年級都不具備基本的表現能力,即手繪能力和電腦建模和渲染能力,更不用說專業最重要的創新能力。并且有部分學生甚至有放棄工業設計而改投其他專業的想法,這跟筆者讀的本科時的情況基本相同。
為了讓大四學生在最后一年的時間里真正能夠掌握工業設計的專業技能,具備基本的表現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能夠順利畢業和找到工作。筆者向系領導提出了為大四畢業生開設專業加強班的建議并且得到系領導大力支持。具體內容是以半官方的形式開課,開課學時為每月40課時,開設4個月。每周開設10課時,分3次上,具體時間由學生和老師協商決定。上課內容為專業課程,具體為手繪表現技法、平面軟件Photoshop、建模軟件Rhino、3DMAX渲染插件Brazil、v-ray的學習等。老師的報酬采取半義務的形式進行,到年底由系里酎情給予部分報酬,不收取學生任何費用。原本打算采取自愿報名方式,分2個班開課,每班10人左右。動員后報名非常踴躍,兩個班總共53人報(全年級70人左右),考慮到教育機會均等,系領導同意擴大班級規模,所有報名學生均能參加專業強化學習。
筆者通過開設強化班,發現學生專業水平低下,不具備手繪能力,但同時可以感受到他們急切想學好專業,努力實現自己的愿望。經過兩個月的強化班學習,學生的專業能力有了質的飛躍,由以前的不會效果圖到現在的效果圖高手;由不會建模、渲染到能夠建出精美的模型和相片級的渲染效果,大家對工業設計從抵觸到熱愛。在老師的努力下,已成功與廠家聯系到一個刀具設計項目,主要由大三、大四學生設計,以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在課程還在繼續,筆者對本校第一屆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明年能夠順利通過專家專業評估,畢業以及找到理想的工作充滿信心。
四、發展前景展望
雖然中國工業設計起步晚、底子薄,但無可否認,中國工業設計發展十分迅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的工業產品有了長足的進步。就設計教育來言,從一個點到多個點,再到全國大面的高等設計教育,程度也從學士到碩士在到博士的培養模式,并且每年都有不少國內優秀設計人才被派遣國外學習。中國的設計教育在崛起,中國的設計在崛起,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出現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如海爾、美的、TCL等大型跨國公司,并擁有自己的設計品牌和自身特色的設計產品。從國家到企業,再到學校人們對工業設計越來越重視,國家成立了工業設計協會,大型企業擁有自己的駐廠設計師,大部分高等院校也建立了設計藝術學院,培養了大批的設計人才,教育質量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美國《商業周刊》2006年10月公布的全球60所最佳設計學院名單中中國就有4所。更為可喜的是,2007年2月13日,溫家寶總理做出重要指示:“要高度重視工業設計”,為中國工業設計的發展年吹來一陣春風。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工業設計必將走向世界并成為設計強國,21世紀的設計屬于中國,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中國工業設計的春天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