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在即,面對這場盛宴,媒體們無一不是垂涎欲滴,各家報紙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當人們一邊摩拳擦掌,蓄勢代發,一邊憧憬著奧運大餐的美味之時,吳海民再次成為了那個潑涼水的人。在這場空前的盛宴中,報業能分到自己盤子里的,很可能寥寥無幾,他如是說。
挑戰>機遇
記者:奧運會無論對哪種媒體而言都是難得的機遇,報業應該也能有自己的一番作為,為什么您會有這么悲觀的預測?
吳海民:并不是我過于悲觀。奧運到底會給報業帶來什么,我認為到目前為止,大家估計得還遠遠不夠。當然,對于報業來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機遇,但是,也將是一場嚴峻的挑戰。并且,從總體而言,挑戰將會大于機遇。
記者:您是如何得出這種結論的?
吳海民:中國的媒體近年來正在經歷著一場大的變局,媒體的基本格局、內在結構和外部環境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數字媒體迅速崛起,正在重新劃分媒體業的勢力版圖,并且改變著媒體產業的未來走向,而報業遭遇到的沖擊尤為強烈。這是我們國家傳媒發展的一個大背景,我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迎來2008年的奧運會。
從歷史上來看,奧運會與媒體的發展向來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奧運會幾乎充當了媒體發展的催化劑。比如說,廣播業的普及,電視業的崛起,奧運會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北京奧運會的到來,無疑將是當前中國傳媒變局的催化劑。上屆雅典奧運會,網絡媒體就已經露臉了,經過四年的發展,勢必將在2008年奧運會上扮演重要角色,而方興未艾的手機媒體更是可能憑借奧運會的契機迅速出位,引爆新興數字媒體的更大發展,中國的媒體景觀勢必因此而重新改寫。
來自內容傳播方面的挑戰
記者:按照您的分析,奧運會在為新興媒體催生市場的同時,也在考驗著傳統媒體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那么在這種情勢下,報業具體會面臨哪些挑戰?
吳海民:正是如此。目前,圍繞著爭奪奧運會的傳播高地,各類媒體的跑馬圈地已經開始,其競爭態勢及反映出來的媒體演變趨勢,對未來中國的媒體版圖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中國報業的轉型和發展也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要應對內容傳播方面的挑戰。北京奧運會即將引發新聞傳播方式的一場變革。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商業門戶網站首次獲準直接從事大規模新聞采訪活動,獲準在第一時間對奧運賽事進行全方位報道。雅典奧運會的時候,網絡媒體還僅僅是轉載傳統媒體的內容,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網絡媒體就會有自己的記者在現場進行采訪報道。據稱,新浪已經拿到了十幾張采訪證,而搜狐負責奧運新聞網的建設,將會獲得更多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