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提出城市旅游形象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影響因素、建設內容和城市形象的個性化問題,并以武漢市為例分析了其旅游形象現狀,初步設計和策劃了武漢市旅游形象,力求對推動武漢城市旅游與城市形象一體化有一定建設性意義。
關鍵詞:城市;旅游形象設計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從城市旅游形象內容看,可分為物質表征和精神表征。物質表征主要包括:旅游資源及其產品、旅游交通、旅游配套設施、環境衛生、旅游人才等。精神表征包括旅游的口號、宣傳、旅游標志物圖徽或圖騰,還包括當地人對旅游的認識程度以及旅游管理措施、旅游服務等;精神表征進一步升化可以成為城市精神,這是一種長期旅游文化積淀的結果。
總之,城市旅游形象是對旅游城市的無形價值的提升,是城市的一筆寶貴無形資產,也是城市的旅游品牌。在城市旅游形象不佳時,就必須進行城市旅游形象的創新,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二、旅游形象設計——以武漢市為例
(一)城市旅游形象設計的核心
城市旅游形象設計的核心應當是解決城市旅游的基本定位問題,即城市將在旅游者心目中樹立并傳播怎樣的一種形象,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座旅游城市,這種形象如何成為吸引人們前來旅游的動力源泉。
(二)對武漢城市形象設計與推廣的具體展開(結合城市的具體景觀與功能)
1、以武漢現有的金融街和規劃中的商務區作為創造城市全新旅游價值的平臺。該區域作為武漢聚集現代服務產業,打造國際商務平臺,創造全新城市價值的熱土,對武漢市進一步發展都市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對城市形象的提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漢口原租界區的租界歷史風貌旅游。(1)漢口租界區的介紹:目前漢口租界區北抵漢口舊鐵路線,南至長江,西起江漢路,東至一元路,面積為2.46平方公里,街區內分布著一系列重要的歷史性建筑,經過數十年的建設,該歷史街區成為武漢市的商業中心和對外的窗口。(2)歷史街區的保護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傳統文化環境的延續結合起來,也是歷史街區整治的突破點。通過傳統城市風貌的更新,將沿街的歷史建筑更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城市風貌。
3、繼續豐富建設江灘的親水平臺,使得水上都市名副其實。
4、以漢陽琴臺的古建筑群,結合漢水,月湖等6個大小不等的湖泊,使得武漢給人留下豐富水上景觀的印象。
5、武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100多個省直部門和中央在漢單位在武昌;辛亥革命第一槍在武昌打響,形成了武昌獨有的首義文化;武昌背臨長江,懷擁東湖,具有優越、獨特的自然風貌和生態環境。
上述的風景名勝區,城市園林以及現代建筑群是城市旅游形象的主要載體,是樹立其形象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三)武漢城市旅游形象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1、城市出入口是城市對外的窗口,它給城市旅游者以該城市的第一印象,因此,機場、車站、碼頭等的選址應精心考慮其周圍的環境,通過對它們的規劃布局,可以烘托出該城市的第一旅游印象,讓游客一進入該城市就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氣氛,或古樸,或現代,或雄偉,或秀麗等。當然,這要和城市整體的旅游形象相呼應,否則,就會給人以矯揉造作之感。
2、城市道路具有雙重作用,即城市各旅游景點的通道和城市景觀走廊。旅游者往返各個旅游景點的途中,必然會觀察沿街的市容市貌。可見,城市道路景觀長廊的建設也是城市旅游形象建設的重要內容。從景廊表象來看,主要涉及到道路兩側建筑單體的造型和群體的組合,天際線和地平線,建筑物的后退和縱深,凸出和凹入及尺度的設計。
3、在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方面,關鍵是要安排好不同檔次設施的比例關系,堅持以場為導向的原則。從目前市場發展來看,高檔需求在迅速發展,但仍以中、低檔為主。
(四)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特征
結合剛才具體分析的景點在遵循注意原則的情況下,討論如何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特征的問題以符合形象設計的核心。
1、要立足于當地的旅游資源。旅游資源是構成城市旅游形象的骨架,是城市旅游形象個性表現的基礎。因此,弄清自身旅游資源特色,確定城市旅游形象所表現的內容即主題,對創造城市旅游形象的個性是至關重要的。
2、把握城市的性質功能,打造城市旅游服務的特色。城市性質為確定城市旅游形象定下了基調,依此,我們就有了所謂“海港城市”、“交通樞紐城市”、“商業貿易城市”等等各種風格迥異的城市旅游形象。就武漢而言,要多做水上的文章,朝著水上之都的方向邁進。
三、小結
目前,城市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已不能單純依賴孤立的旅游景點,而必須推出城市整體的旅游形象,通過旅游形象的定位、主題口號的提出、視覺形象的設計與推廣等基本形象戰略來全面發展城市旅游。這也是我們前面結合了武漢具體的景點為例,提出建設不同主題的風景旅游區的原因。相信通過進一步的形象設計和建設,武漢一
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水上動感之都”。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