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英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安全運動”相關目標介紹
1.1中國體育與健康課程
第八次課程改革后,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融入了與體育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運動技能領域中“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目標的設置,便是健康教育中安全知識的體現。如下:
水平二:知道如何在運動中避免危險。(3~4年級)
水平三:說出不同運動情境中可能面臨的危險和避免方法。(5~6年級)
水平四:注意安全運動。(7~9年級)
水平五:掌握運動創傷時和緊急情況下的簡易處理方法,如人工呼吸等。(10~12年級)
可見,中國在水平二~四之間的安全運動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避免傷害的方法,在水平五對學生提出掌握處理創傷的方法。
1.2美國新澤西州綜合運動與健康教育課程
在新澤西州,學校健康教育的實施主要以核心課程綜合運動與健康教育課程為載體。內容標準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綜合技能、毒品與藥物、人際關系號性、運動技能發展、良好體能六個領域,與安全運動相關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健康的生活方式”領域中。
水平一:1.解釋并展示預防損傷的方法;2.解釋并展示簡單的急救程序,包括求救、撥打911、知道必要的地址、電話號碼、護理小傷口等。(1~2年級)
水平二:1.描述出安全與危險情境的特征,并設計減少在家、學校、社區中損傷發生幾率的策略;2.描述并展示簡單的急救程序,如止血、護理傷口等。(3~4年級)
水平三:1.比較青少年期預料中和意外傷害的發生率和特征;2.分析損傷對個人、家庭的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并設計降低這些損傷發生率的策略;3.展示基本急救程序:對受害者的情境診斷,使其恢復呼吸,護理較小的傷口止血。(5~6年級)
水平四:1.描述并展示在公共場合增進個人安全的策略,2.觀察損傷對個人、家庭、社會的短、長期影響;3.描述并展示急救程序,對情境、受傷者的判斷,基本生命支持,止血,護理傷口,燙傷,骨折,顫抖,中毒。(7~8年級)
水平五:1.開發個人保護策略以降低損傷的發生率,并評價其效果。2.評價損傷對個人、家庭成員、社區、工作場所的短、長期影響。3.描述并展示急救程序(同上)。(9~12年級)
新澤西州從水平一~五都要求學生掌握避免傷害的方法、策略和處理緊急情況的方法(自救與求救),在水平三增加要求學生知道個人傷害對自身、班級、家庭等的影響。
1.3英國體育課程與個人、社會和健康教育課程
英國的體育課程與個人、社會和健康教育課程是兩門相對獨立的課程。體育課程大綱對學生的要求有兩個部分:知識、技能、理解能力和學習范圍,學習范圍包括游戲、體操、舞蹈、游泳及水中安全、戶外運動與探險??赸與安全運動相關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個人、社會和健康課程之中。英國基礎教育分四個學段:1、2、3、4對應的年級分別是:1~2、3~6、7~9、10~11;對應的年齡為:5~7、7~11、11~14、14~16。在各學段學生應該被教導:
學段2:健康、安全的學校規則,緊急情況下的基本急救程序及向何處求救;
學段3:基本急救程序及向何處求助;
學段4:遵守健康、安全的要求,開發處理緊急情境所需基本急救程序的技能,包括:蘇醒技術。
英國從第二學段至第四學段都向學生傳授基本急救程序及如何求救等安全技能。
2.中、美、英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安全運動”相關目標的異同
經過比較可見,中、美、英三國都設置了與安全運動相關的水平目標,三國都一樣非常重視安全運動及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傷害問題。
但也存在諸多不同之處:1)中國與美、英兩國相比,對學生掌握處理傷害的技能要求遲于諸國,中國提出這一目標在水平五,而美國為水平一,英國為水平二;2)中國與美、英兩國相比,美、英兩國比中國多提出讓學生知道緊急情況下該如何求救;3)中國與美國相比,美國比中國多提出了一類目標,“分析損傷對個人、家庭的短期和長期的影響”。
通過中、美、英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安全運動”相關目標的比較分析,認為:
1)中國對學生提出掌握處理傷害技能的目標遠遲于美、英兩國,引發我們對新課標中該水平目標設置合理性的思考。新課標在水平二至四階段對學生僅提出避免威脅、注意安全之類目標,但學生在實際的運動與日常生活中,傷害情況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按照新課標要求,學生此時還沒有掌握基本的傷害急救技能,這表明新課標中該水平目標設置不太符合學生遇到的實際情況,在水平五設置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目標有點遲,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2)比較顯示中國缺少設置“如何求救”目標,而“如何求救”類目標可以彌補學生能力有限性。由于中小學生自救能力有限,當遇到超出自救能力范圍之外的特大傷害情境,他們只能求救,所以應該增設“如何求救”類目標。
3)美國“分析損傷對個人、家庭的短期和長期的影響”目標的提出,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預防損傷,使學生產生關注安全運動的動機,再表現為安全運動的行為,
“動機一行為”模式可使目標問的邏輯意義更緊密,這對我國具有借鑒意義。
3.建議
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國家必修課程,課程標準既然涉及“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那所設置的目標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鑒于上文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1)增設“讓學生理解傷害對個人、班級、家庭等產生的影響”;
2)提前設置“學生知道并展示運動創傷或緊急情況下的處理方法”;
3)從水平一開始增置“讓學生知道在遇到嚴重傷害情境時如何求救”。
上述三條建議與新課標中“如何避免傷害”目標在相應的水平目標中結合,可形成“避免傷害的動機——避免傷害發生的行為——如傷害發生——處理策略(包括自救與求救)”相對完整合理的水平目標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