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最初關注的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到現在聚焦的“同心結”活動,我們一步步走來,奧運會落下了帷幕,但奧林匹克教育仍在繼續,同時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奧林匹克教育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此欄目也將作為我刊留給奧運的一個紀念,從此塵封,成為奧林匹克教育的歷史見證。
一份《北京市學校奧林匹克教育行動計劃》引導著北京教育系統200多萬師生以激昂的熱情投入到了奧林匹克教育活動當中?!白C遇、做貢獻、促發展、留遺產”成為奧林匹克教育開展的指導方針。這一計劃要求全市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認真學習奧林匹克知識、宣傳奧林匹克精神,開發奧林匹克的教育價值,把奧林匹克教育與常規的教育工作結合起來,使奧林匹克精神不僅體現在運動場上,更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把它變成廣大青少年的基本道德素養。這既成為奧林匹克教育工作開展的具體途徑,也成為了奧林匹克教育效果實現與否的重要考量。而實踐證明了一切,奧林匹克教育給國際奧委會以及世界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就如國際奧委會官方雜志《奧林匹克回顧》中評價道的,“這是一個宏大的計劃,它使奧林匹克價值觀在中國的傳播范圍超過了世界任何地方”。
2005年12月6日,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向首批20所“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笔谂啤?006年6月2日,第二批180所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的命名工作完成。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掛牌,不僅探索出了適合我國青少年教育特點的奧林匹克教育模式,樹立了中小學奧林匹克教育工作典型,而且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留下具有中國特色的奧林匹克教育遺產。
在示范學校名額的分配上,除普通中小學外,也覆蓋到了職業學校、民辦學校、國際學校、體育學校、打工子弟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等有典型意義的學校。示范學校以北京奧組委編輯出版的《北京奧運會小學生讀本》和《北京奧運會中學生讀本》兩本教材為基本教材單獨開設了“奧林匹克教育課”,并將奧林匹克教育工作與學校運動會、班(隊)會、團支部等活動結合并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
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創造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對全國中小學校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其中,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注重挖掘奧林匹克教育的德育內涵,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的做法;東方德才學校開展的“發揮學校優勢,攜手周邊社區,共迎北京奧運”展示活動;北京十五中將奧林匹克教育與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的做法;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將“尊重生命,和諧發展”作為開展奧林匹克教育的理念等都引起了一定的社會反響。而東城區中央工藝美院附中、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安慧里第二小學、崇文區廣渠門中學、景泰小學、宣武區康樂里小學、海淀區羊坊店中心小學、門頭溝區大峪二小、東辛房小學、順義區馬坡中心小學、昌平區實驗二小等學校,通過開展奧林匹教育,不僅引起眾多媒體關注,從而提高了社會知名度和擴大了社會影響,同時還提高了辦學質量和效益,促進了學校的特色發展。
1)挖掘優勢,開展特色活動
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掛牌后,在開展奧林匹克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套具有推廣意義的經驗。他們在開發奧林匹克教育課程、建設奧林匹克校園文化和從事國際交流方面走在全國其他學校前列,并充分結合體育課程建設、綜合課程開發、學科滲透教育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和風格。
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的豐富經驗為全國其它學校開展奧林匹克教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從海淀區羊坊店中心小學開設全校師生參與的古代奧運會的活動課程,到門頭溝區大峪二小開發覆蓋全校所有學科的奧林匹克教育主題綜合課程;從花家地實驗小學組建小小奧組委,開展“一班一國”活動,到北京四中將“模擬聯合國”的活動引入課堂,成立“北京四中模擬聯合國協會”;從廣渠門中學創設自助餐式體育選修課程,到勁松四小將奧林匹克教育與學校辦學目標相結合,提出“弘揚奧運精神,做最好的我”學生素質培養目標;從府學胡同小學建立“奧林匹克教育博物館”,利用奧運遺產對學生進行奧林匹克教育,到呼家樓中心小學制作的奧林匹克撲克牌申請國家專利。這樣的特色活動在奧林匹克教育過程中不勝枚舉。
2)發揮示范、輻射功能
幾年下來,各示范學校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注重發揮示范輻射功能,帶動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周邊社區以及京外和境外學校開展了眾多的共享奧林匹克教育活動。
全北京市共有203所示范校和“同心結”學校與京內395所普通中小學開展了牽手共享奧林匹克教育活動。此外,北京65所示范學校與22個省市自治區、香港、臺灣地區104所學校和英國、美國、日本5所學校開展了牽手共享奧林匹克教育活動。
在市奧林匹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訂的“示范校與普通中小學開展共享奧林匹克教育方案”指導下,四類大型牽手活動出現在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中。牽手普通學校、牽手社區、牽手特殊教育學校、牽手京外學校。這四類活動使得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示范、輻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也使奧林匹克知識和價值觀實現了大范圍的傳播。
大城子中心小學舉行的“奧林匹克教育走入鄉村、走進山區——首都城鄉學校牽手共享奧林匹克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就是一次與普通學校牽手共享奧林匹克教育的嘗試。在望京花園社區啟動的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走進社區活動,使得許多社區居民體會到了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帶來的歡樂氣氛,也讓他們通過參觀展板知道了更多的奧林匹克知識。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與特殊教育學校牽手共享奧林匹克教育活動,以及與京外學校共同開展的奧林匹克教育活動都是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發揮作用的見證。
“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論壇”以及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網頁設計評比活動都為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建設起到助推作用。
3)向全社會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傳播奧林匹克主義
奧林匹克知識與奧林匹克主義向全社會的普及應該說是一個挑戰,其范圍的廣博不可估量。但是北京市200所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實現了這一任務。“我心中的奧運”為主題的繪畫、詩歌、書法、篆刻、攝影、征文比賽、“大中小學生奧林匹克知識競賽”、“奧運英語演講競賽”、“中小學生奧林匹克知識演講競賽”等競賽活動,通過舉辦這些活動使得奧林匹克知識在大中小學生中廣泛普及;通過舉辦“我是奧運小天使”系列活動實現了奧林匹克知識在學齡前兒童中的普及。
通過舉辦 “奧林匹克教育周”、“奧林匹克教育日”、“奧林匹克夏令營”、“奧林匹克教育主題班(隊)會”和“奧林匹克體育節”等活動,使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及其家庭一起參與到了以奧運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之中。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北京市的中小學僅與二十多個國家的中小學建立了比較固定的合作交流關系。開展“同心結”活動僅一年,北京市中小學就與16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確定了姊妹校關系,其規模是前二十幾年總和的7倍。該活動大大推進了北京教育的國際化進程。
1)感動了全世界
“同心結”交流活動提供了學校教育參與現代奧運的工作平臺,使得廣大師生感受到和平、友誼、進步的奧林匹克精神,展現了“和平中國”、“和諧北京”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北京市中小學的國際影響,加速了北京教育國際化的進程。是一項拓展青少年全球視野,使他們成為和諧世界的建設者的史無前例的全球友好交往活動。
自2006年12月17日正式啟動以后,各“同心結”學校充分發揮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作用,通過駐華使館、國家和地區奧委會、駐京商社、留學生等各種途徑,創造性地與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開展廣泛、深入和持續的交流活動。學校普遍組織了針對結對國家和地區的地理歷史、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學習和研究,深化對結對方的認識與理解,并在此基礎上與對方的相關學校結成姊妹校,增進信任、建立友誼。
在與結對國家和地區取得聯系和結對過程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007年好運北京同心結夏令營”的成功舉辦,讓北京的師生與來自世界17個國家和地區的結對伙伴共同分享了奧林匹克教育帶來的快樂。2007年11月首屆北京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的召開,使得師生們學會用世界的眼光看待當今的世界。
2)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2008年4月30日,210所同心結學校有199所與相應國家和地區取得聯系,有158所學校確定了姊妹學校。這是北京教育國際交流的一次歷史性突破。
而在這之中,各區縣教育部門的領導不可忽視。各區縣教委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圍繞“同心結”交流活動,市教委、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還舉辦了四次培訓班,同時,通過每周通報工作進展、召開推進會等方式,推進“同心結”交流工作。一年多來,經過北京市教委、各區縣教委和各“同心結”學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績。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聯合舉辦的“2007好運北京同心結夏令營”時,就有17所同心結學校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結對伙伴共計300余名師生參加了活動。2007年,首屆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活動中,就有來自全市57所高中的225名學生分成5個委員會,對婦女權益、環境惡化、武裝沖突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
迄今為止,“同心結”學校接待了包括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生、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保加利亞總統格奧爾基·珀爾瓦諾夫、塞浦路斯總統赫里斯托菲亞斯夫婦、英國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在內的國際奧委會、外國政府官員和外國駐華大使80余人。
文明禮儀教育在往常的學校教育中是一個重要環節。然而,在奧林匹克教育的推進中,文明禮儀教育的開展凸現了出來。同時,也是提升全市青少年道德水平的一次契機。各區縣教委和學校通過板報、校園廣播和網絡等多種途徑,介紹奧林匹克知識和不同國家、民族的禮儀,使學生在參與奧運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中,展示青少年良好的文明素養和精神風貌。
在全市開展中小學文明禮儀風采展示活動中,各校舉行以“重溫十個文明形式,踐行文明行為”為主題的開學典禮,文明禮儀標兵風采展示,事跡交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校園,校園“排隊推動日”活動,市級文明禮儀示范校開放日等系列活動全面豐富了中小學生的文明禮儀知識。
在校園“排隊推動日”活動中,宣武區回民小學的師生以排隊為主題,創編了400余首新童謠。朝陽區芳草地小學提出中外學生手拉手,文明排隊一起走,邀請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家長參與“文明排隊、快樂你我”主題教育活動。西城區三帆中學組織部分學生作為“排隊監督志愿者”,在早晨到校時間和課間提醒同學自覺排隊禮讓,在學校設置承諾板,用于張貼學生在公共場所排隊的承諾卡。
07年10月,市教委命名247所中小學和職業學校為第三批市級文明禮儀示范校。至此,全市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學校被命名為市級文明禮儀示范校,數萬名學生被評為文明禮儀使者。連續三年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持續進步,表現在熱愛祖國、追求理想、尊敬師長、樂于助人等各個方面。尤其是社會反映強烈的“亂丟垃圾”和“說臟話”現象,在中小學生中大為改觀。
在實施奧林匹克教育的過程中,許多學校將奧林匹克教育與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結合起來,與學校運動會、學校群體活動結合起來,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很多學校還將踢毽子、抖空竹、滾鐵環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體育課堂,讓學生感受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魅力,很好地體現了奧林匹克教育的民族特色。
其中,北京小學不僅充分利用室內游泳館這一資源優勢,在全體學生中普及了游泳運動,還在體育課、課間操引入了武術、抖空竹等民族體育活動,并把滑輪、板球等現代的體育運動項目引進了課堂,不斷豐富了學生體育活動的內容,讓學生人人參與到各項比賽活動中來,拉近奧運會與廣大學生的距離,在體育活動和競技比賽中引領學生進一步體驗奧林匹克倡導的“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在2007年4月的“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儀式上,就有北京市7個區縣的10000多名學生參加了啟動儀式,展示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北京第二中學、北京第五十五中和一六六中學進行了青春健身操的展示;東城區和平里一小和朝陽區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試驗小學的學生進行了花式小籃球展示;昌平少林武術學校的學生進行了武術表演。此外,市教委、市體育局等單位還通過舉辦迎奧運北京市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投籃王比賽、中小學生長跑比賽、中小學生輪滑比賽,召開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現場會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
各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和“同心結”學校,結合學校的德育、體育、社會實踐等活動,在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志愿服務精神教育活動。其中,通州區璐河中學開展的 “同為主人翁,攜手迎奧運” 幫助弱勢群體志愿者活動,詮釋了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宣傳主題;豐臺一小組織學生在“排隊推動日”走上街頭引導市民排隊,開展社會小調查活動;勁松四小學生為社區退休老人舉辦奧運英語大講堂;朝陽實驗小學志愿者赴青海海東區參加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北京市中學生首屆模擬聯合國大會為會議服務的志愿者全部來自示范學校的學生。據統計,2007年,僅順義區參加“青春逢盛世,志愿促文明”志愿服務志愿者達到30000人,其中,教育系統13000人,占43%。
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