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明光市體育中考的改革不僅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進程,也提高了學校體育的地位以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關心和重視,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機能,增強學生體質。體育中考給學校,尤其是給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帶來了活力,其積極的價值不容忽視。但是我們許多體育教師在體育中考壓力影響下,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產生一些誤區,下面我談一些自己的思考,以期和同行們一起探討。
1.片面追求體育中考的滿分率
我們體育教師面對升學率以及用學生體育中考成績來評價時,有些教師卻將體育中考蛻變為體育教學的“指揮棒”,考試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練什么,壓制學生死練、硬練,一味地追求體育中考滿分率,甚至有些教師把課外活動課以集訓的方式來提高成績,這樣充其量只是為了學生暫時升學不拖后腿而已,這有悖于體育中考的宗旨,也有悖于新課程下體育教學的理念。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設計好教學內容及新穎教學,真正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使課堂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2.體育課堂教學演變成訓練課
實施體育中考是推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有效措施,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跨世紀的合格人材,增強學生體質,強化他們的體育意識,營造良好的體育環境的重要一環。但當前,有些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與體育中考的相互聯系認識不夠,認為只要學生在體育中考“三項”取得好成績,就算完成了初中體育教學任務。因此,初中年級學生體育課就針對“三項”體育中考的內容要求進行上課。有些教師甚至把體育課改上訓練課。其結果,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的體育中考成績并不一定很理想。對此,我們體育教師要協調好體育教學和體育中考課余時間進行訓練,要把體育中考課余時間訓練的內容融進課堂教學中,作為“大綱”內容的升華,借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進和提高。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讓學生模仿“兔跳”和“蛙跳”的動作進行練習,迎合學生的心理愛好,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完成練習,在樂趣中掌握運動技能和鍛煉身體,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3.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及個性發展
體育中考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通過考試,引起社會、學校、家庭對學校體育的重視,最終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學生一旦失去了體育鍛煉興趣,身體素質必然下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培養、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所采取的手段,使學生由被動鍛煉變為主動鍛煉。如探究性問題的提出可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究熱情,使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去思考探究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例如:在上立定跳遠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我依次提出問題:小兔、袋鼠和青蛙,它們是怎樣跳的呢?同學們可以試一試你們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較分析哪一種動物跳得遠一些,為什么會跳得遠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擺動是不是可以幫助身體向前向上跳躍呢?等等。以問題帶動興趣,以興趣解決問題,使學生在體育課中經常置于“高期望 ——高表現——高期望”的良性循環中,達到培養興趣、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和開拓創造力的目的。
4.忽視學生終身體育教育
中考體育原本是激勵學生積極鍛煉身體,樹立現代體育意識,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的一種手段。但我們一些體育教師錯誤理解了體育中考的目的,通過臨時抱佛腳來提高學生體育中考成績。要知道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靠平時的積累、長期的鍛煉才能達到。因此,我們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要重視教給學生體育鍛煉方法,讓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體育鍛煉方法用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氛圍、產生極大的興趣。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鍵,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僅是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體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只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才能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自覺鍛煉意識,要推行灌輸終身鍛煉理念,從根本上增進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把終身體育引入課堂,從而真正達到體育中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