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4日晚,就在北京奧運會勝利閉幕時,由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陽光體育奧運夏令營”最后一期營員全部安全返回各地。至此,這項以“享受奧運盛會,體驗陽光體育”為主要內容的夏令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我們作為本次夏令營的主要策劃者和執行人深感欣慰。
說起夏令營,幾乎所有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那是最讓孩子們激動的假期生活。如今的夏令營正像一位教育專家形容的那樣,成了全社會都看不懂的萬花筒。各種以了解自然,考察人文的夏令營變成了孩子旅游團;各種提升孩子科學興趣的夏令營變成了單科補習班;各種發展孩子藝術才華的夏令營成了選拔賽。孩子們在夏令營中比吃、比穿、比星級、比享受,變了質的夏令營使孩子們失去了對自然、對社會的熱愛與渴望,失去了創造的沖動與幻想,失去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和健康的心態。如今的許多夏令營已失去了它本質的意義。
針對這種現象的不斷蔓延,團中央所屬的新時代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中心,邀請了像著名少年兒童教育專家王延風老師(原北京市少先隊總輔導員)在內的一批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于2007年10月便開始了“陽光體育奧運夏令營”的籌備工作。于是,我們才形成了本次夏令營的幾大特點:
一、講求教育功能最大化,是“陽光體育奧運夏令營”取得成功的最大亮點
我們知道,夏令營的發祥地是美國,舉辦者最初的動因是解決過度城市化生活,給青少年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舉辦夏令營的方式讓孩子們到戶外,到大自然中去遠足、去游戲、去體驗運動的快樂。由于夏令營的特殊魅力。120多年來,深受世界各國青少年的青睞,也被世界各國的教育家接納,普遍認為夏令營是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最有效的教育形式。“教育功能”是衡量一個青少年夏令營水平和質量的標尺,“教育功能最大化”是我們策劃夏令營的出發點,更是實施夏令營的總目標。
1.利用營員自身的教育元素,施行打破地域“手拉手編隊”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這次夏令營面對的是來自全國13個省市,營員從8歲到22歲年齡差異較大的一個特殊群體。對于編隊辦法,當時有兩種選擇:一是按照營員地域編隊。既省時、又省事,還便于管理;二是打破地域編隊,充分利用營員自身的教育元素,創設教育環境。為了夏令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們選擇了第二個方案。
① 倡導“關愛”。讓山西平魯孤兒院及四川地震災區的同學們編入各隊,弱勢群體學生們的樸實、節儉和處處提現出的感恩之心,必然呼喚夏令營中的“關愛”之情。
② 東西交流。讓來自深圳、浙江等發達國地區的同學編入各隊,他們的見多識廣和敢于表現自我的時代個性,有利于東西部地區營員及老師之間的文化交流。
③ 以大帶小。在混合編成的中隊里,年齡大的學生照顧年齡小的學生。不僅幫助夏令營組織者提升了管理服務水平,也培養了年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
④ 廣交朋友。雖然夏令營只有五天的時間,由于混合編隊,使幾乎所有的營員都交上了新朋友。營員們說:參加了“陽光體育奧運夏令營”就像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參加了北京奧運會一樣。開闊了眼界、開闊了心智、開闊了與人交往的胸懷,交上了新朋友是最大的收獲。
2.配備一支過硬的中隊輔導員隊伍,是舉辦夏令營的基礎和保障
作為全國規模的夏令營,營員的需求總是多元的,中隊輔導員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熟悉所有中隊營員的情況。從開營前的胸卡制作,營服選配等接待籌備工作,到中、小隊營員的編隊選干,內部整合;再到夏令營所有吃、住、行和觀賽、游戲等全程陪同指導,細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身體力行的示范作用,處理復雜事件表現出的職業素質,對于穩定夏令營全局,順利開展各項活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選派“高中志愿者”輔助。充分發揮夏令營接待地——北師大燕化附中的優勢資源,調動高中學生團干部擔任夏令營志愿者
在接站入營、物資搬運、營員管理、營地活動、開閉營等諸多重要環節,顯現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選派“志愿者”參與夏令營服務,是陽光體育活動的創新,有“兩得”之舉。其一,提供了服務。高素質的志愿者隊伍和高熱情的志愿服務,展示了北京中學生的風貌,為舉辦高質量、高水平的夏令營貢獻了力量。其二,鍛煉了隊伍。這是一次不出校門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