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與上報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環節,必須完善具體的方法、措施,才能保證測試與上報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測試與上報計劃非常必要,并把它作為教研組活動的重要內容予以實施,讓學生通過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過程參與,形成積極主動鍛煉身體的良好氛圍。筆者通過操作發現,處理好六個方面的工作,對提高測試的效率和數據的及時上報與總結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1.一周的原始數據積累(9月初)
我們在考慮學生的綜合成績時,不能僅僅看他們的絕對數值,還應考慮學生的進步幅度,尤其是從2007年9月份開始,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的耐力項目的等級標準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更關鍵的是如果耐力項目不及格,其最高分數也只有59分,而有一部分的同學由于體型方面的原因,可能很難達到及格標準,但如果考慮學習過程和進步幅度,這部分學生中大多數會經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及格以上等級。對于同一水平段的學生來說,只要把學生上學期末的數據保存完整,并作為該生下一學年的原始數據,下一次測試時則以現在的數據為依據進行換算;而對不同學段的學生,例如:學生從四年級升入五年級等,因在不同學段所要測試的項目不同,所以,應在開學初對該水平階段需測的項目進行初測,并把這次的數據作為原始數據進行保存。這樣,教師對每個學生基本的體質狀況有了整體的了解,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和實施異步教學。
2.一周的準備工作(11月初)
2.1讓學生熟悉測試流程
體育教師在測試前對本班學生進行培訓,讓他們熟悉所要測試的項目和測試的先后順序,并提前做好準備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測試的順序為(以2007年蘇州市教育局規定的測試項目為例):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50米)——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400米/1000米/800米。
2.2培訓教師和體育骨干
測試前由體育教研組長對監考老師和體育骨干進行培訓,要求大家必須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秉公執法,嚴肅認真,公正準確,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得無故提高或降低標準,在學生考完任何一個項目時監考人員均應在記錄單上記載好成績并簽字。在學生測試的過程中,難免有學生因為緊張而影響到成績,監考人員除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測出自己的最佳成績。
3.一周的數據測試與換算(11月中旬)
在小范圍(班級)成功試驗的基礎上,推廣到年級和全校。挑選一個相對晴好的天氣,按照班級的順序依次測試,由體育教研組長或年級組長擔任協調員。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測試紀律和安全教育,本班學生全部測試結束后,負責收回測試卡,清點、核對無誤后交給協調員,最后把學生帶離測試區。個別學生因身體或其它原因沒有參加測試的,體育組長安排適當時間統一進行補測,時間一般間隔一周左右,身體殘疾或有疾病的勸其免測。
當絕大多數的同學測試結束后,教師要及時把測得的結果與原始數據對照后再進行換算,讓學生的進步幅度和階段成果得以體現,即:最終成績=現測成績+(現測成績—原始成績)。通過換算前、后的對比發現,以五年級為例,換算前每班都有8人左右達不到及格的標準,約占全班人數的18%,經過換算,不及格人數平均每班不足2人,而且整體的成績都有不小的提升,向學生反饋成績時,大多數的同學對自己的等第感到滿意。說明學生的進步得到了教師和學生本人的肯定。真正做到比起點、看進步,讓學生的鍛煉效果落到實處。
4.一周的數據輸入與校對(11月中旬)
數據的輸入是一個比較大的工作,體育教研組長在數據輸入前對本組教師進行一次簡單的培訓和說明,比如:輸入的字體大小、數據的單位以及各項目的編號等,要求教師要規范、細心、實事求是。考慮到一般學校都是一個體育辦公室一臺電腦,所以,組長要協調好,確保電腦的使用率,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輸入工作。另外,可能有部分老教師,對電腦操作不夠熟練,同年級或同一水平學段的教師要幫助完成數據的輸入,而老教師相對比較細心、認真,所以,可以適當安排他們進行校對和檢查,發揮全組教師的能動作用,做到人盡其才、各有所用,在檢查時可以采用同一水平階段的教師相互檢查,為數據的上報做好最后的準備。
5.一周的數據上報與分析(11月底)
在數據的輸入與校對完成后,及時進行數據的上報,時間最好在每年的11月底到12月初,因為,這段時間上報不僅能避開12月中下旬大多數學校集中上報的高峰期,還能及時修改、補充因上報失敗造成的問題,很多學校都不是一次上報就能成功的,也要經過多次的嘗試,必要時還要請相關人員來解決,不留足一定的時間,很難保證數據能夠及時上報。上報成功后,要對全體學生進行分析,特別是對小學高年級以上的學生,由于測試的項目比較多而繁,找出得分最高和失分最多的項目并進行分析、歸納,為今后開展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6.一周的總結與反饋(12月初)
總結工作不但要肯定成績和整個環節成功的經驗做法,更要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寫出總結報告或總結體會,加以保存,作為來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對照和參考,為更好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打好基礎。
教師不但要把測試結果反饋給學生,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身體形態發育、生理機能、身體素質以及階段性的進步幅度等,而且還要把各班級的優秀率、良好率以及及格率等向各班主任和校領導反饋,作為班級評定“三好學生”和學校對班級考核的重要內容,真正把實施《標準》的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