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合方式與信號的改變
大班額的體育課在每一次集合和教學分組時,學生因人數多聲音雜,一時靜不下心來,聽不到教師的口令,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完成隊伍的組織與調動。 由此,采取以下措施:
1)變四列橫隊為六路縱隊。把原來的四列橫隊變為以小組為單位的六路或六列(分成男女各三組),由矮到高排列,達到一目十行的效果,把每一個學生都控制在教師的視野之內,促使他們注意力集中。
2)變口令為哨音。每一次集合不需要用口令整隊,只要伸出手臂方向和手指個數示意幾路或幾列,同時用哨子吹響原地踏步走的節奏,由各小組組長負責監督即可達到快速集合的效果。當然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白每一種哨音所代表的意義,如:短音-長音-短音表示某個動作的開始,如原地踏步走、跑步走、齊步走等;短-長音表示集合、交換;連續短音表示催促、加快、引起注意等,加上手勢動作可以表示更多的含意。
二、開始和結束部分的調整
1.開始部分的常規化
常態課一般沒有示范課、評比課那樣細致花俏,它重在講究常規性、實效性,為此我把課的開始部分規定為由體育委員帶領同學進行常規跑的練習,作為熱身運動;同時注重發揮見習生的作用,讓見習生做好場地器材的布置等力所能及的工作。這樣可以發揮體育骨干在同學中的作用,培養其組織能力。第二個變化是利用學生跑后休息的時間集合隊伍,既可以恢復平靜,又可以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布置,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一次集合的時間,又能讓學生盡快集中注意力,更好地銜接下一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