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對本地區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督導過程中,我發現各學校對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非常重視,體育教師教學認真,學生活動積極投入,體育活動中時常看到班主任教師參與其中,學校的體育器材也比較齊全。作為體育教研員,我感受到學校對體育中考的重視,已過渡到了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自覺態度與規范要求。
一、體育中考的地位不容忽視
今年中共中央七號文件的頒發,對中小學體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并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黨和國家以文件的形式確立了體育中考的地位,體育中考成為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引起了農村中小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
當然,國家確立體育中考的地位,其著眼點絕對不是用體育中考分數來衡量學生,而是運用教育行政管理手段,規范學校體育工作的一種措施。眾所周知,在高考指揮棒及其各級考試的影響下,不少學校為了取得一時的中考和高考的升學率,過多地加大了文化課的課時量,采用“填鴨式”和“題海式”的教學方法,占用了學生體育課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使正在身體發育階段的學生,缺乏了運動負荷量的良性刺激,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文化考試的成績上去了,身體的綜合素質卻下降了。近階段國家體育監測顯示,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素質持續下降,已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為了改變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國家采用設立體育中考的方法,提高學校體育課和體育教師的地位,用體育中考引起全社會對體育活動的重視。
二、體育中考的工作有待加強
對于初中畢業生來說,是否能夠進入重點中學,進入什么樣的中學,中考總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上存在著兩種觀點:一種是贊成體育中考,認為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另一種是對體育中考提出質疑,認為體育中考與學生的身體發育有很大的關系,學生的遺傳因素和發育時期對運動能力影響很大,體育中考會損害部分學生的利益。筆者認為,應該正視體育中考,加強體育中考宣傳工作和過程管理,拓展體育中考所帶來的體育的教育價值與社會意義。
1.利用體育中考,轉變人們的體育觀念與行為
眾所周知,只有科學地使用大腦,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對學校來說,科學地安排學生的體育活動,使課堂學習中的抽象思維與體育活動中的運動思維相結合,學生的大腦才能得到積極的休息,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學校要利用體育中考,上好體育課,安排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學生體育活動充分合理,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自信心自然有所改善,學生及家長就會重視學校體育活動。教師利用體育中考,積極宣傳體育鍛煉的意義,提高學生及學生家長對體育中考及學校體育活動的認識,培養學生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與習慣。等到社會上人們都重視體育,有自覺參加體育鍛練的意識與行為,體育中考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規范體育中考,促進學校體育軟硬件的建設
在學校的管理與建設過程中,社會的關注熱點與學校的重點工作都會有較大的經濟投入,體育中考就是社會的熱點話題和學校的重點工作。體育中考是學生考試的組成部分,考試過程能夠展示學生的精神面貌,考試成績能夠檢測學校的教學水平。因此,面對著規范的體育考試,學校要重視體育場地與器材的建設,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師資配備和教學能力培訓,有效地改變學校體育投入不足的狀況。規范的體育中考,要求學校建立健全體育工作制度,提高學校體育資源的利用率和體育教學質量;要求學生與教師正確地對待體育考試,不能因為學生的體育成績好,在體育課上就放松對該生的要求;也不能因為學生體育成績差,就過度強化對該生的體育訓練,更不能去幫助學生跑關系走后門。認真對待體育中考,確立體育中考的誠信度,有利于促進學校的體育設施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競爭意識,營造出校園體育文化的良好氛圍。
3.重視體育中考,提高教師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體育中考中的多元主體體現出了不同要求,其中學生要體育活動,家長要體育成績,社會要健康素質,都將落實到體育課的有效教學上。這些要求,與學校的體育課和體育教師素質密切相關,學校體育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課,體育教師也不能上“一個哨,兩個球”的“放羊課”。體育教師必須認真學習課標理念,積極開發體育課程資源,采用新的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有一定負荷的運動技能學練,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逐漸增強學生的體質和健康素質。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要組織多種比賽,吸引學生有興趣地參加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適應體育考試與比賽,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競爭的意識與能力。重視體育中考,教師就會重視學生的體育課的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就有了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就會豐富多彩。
我們應該正視體育中考,不能因為有中央的文件要求,就將體育中考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或放松對體育教育教學的進一步要求。要以體育中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做好學校常態下的各項體育工作,在學校體育工作中落實中央七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素質和思想品質。學生就會自覺地從事體育鍛練,達到每天體育活動一小時,為健康生活一輩子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