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體育教學》雜志2007年第三期封二登載了鮮明的標題,“胡錦濤主持政治局會議,研究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從中得知,黨中央、國務院下達了一個史無前例的“七號文件”,看到這個對中國學校體育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作為長期在農村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我們,心潮澎湃、情不自禁,深感中國學校體育的春天來到了,中國農村學校體育有盼頭了,這是大喜而特喜的一件大事啊!
在大喜之余,冷觀靜思,當 前農村中小學體育的現狀,又是憂心重重。
近幾年來,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當前農村學校體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體育教師隊伍青黃不接。近十幾年來教育系統雖然引進了一批專業性強的體育骨干教師,但由于農村中小學校其它學科教師缺乏,體育教師身兼數職,把精力放在其它學科上。近些年來畢業生不再實行畢業分配制度,受工資待遇的制約,也受發達地區高薪的誘惑,一些體育教師都流向大城市,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農村體育教師只得聘用一些非專業代課教師,隔行如隔山,業務不行,勉強應付,不能保證體育課的質量。
2)思想認識不足。雖說素質教育喊了好多年,但受應試的影響(重視語文、數學和外語),校領導認識的片面性,片面追求知識學科的成績,再加上有些體育教師沒有系統學習體育理論,導致學校雖然開設了體育課,但根本教不了體育知識技能、衛生保健。有些學校甚至一學期上不了幾節課,僅學一點立正稍息之類的動作等。
3)體育器材嚴重匱乏,管理混亂。雖然近些年來政府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主要是對農村學校危房的修繕和對辦公條件的改善,但對體育器材的購置卻少之又少,有些學校僅有幾個籃球、壘球而已,僅有的體育器材也漸漸損耗丟失。
4)場地不足。雖說農村天廣地闊,但由于農村學校大多是多年前建造,場地都不大。有的連最基本的200米跑道都沒有。這些問題都是貫徹和落實中央七號文件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為落實貫徹中央精神,我們認為,主管教育部門應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中小學體育: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七號文件精神,從根本上重視體育教育
先解決開課率的難題,開滿開足體育課,加強體育教學研究和體育活動的指導,切實保障學生體育活動有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使每個農村學生都能享受體育的樂趣。
二、改善體育教師待遇,提高體育教師積極性,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養
不論在過去還是現在,人們還是普遍認為,體育教師的作用在教育中可有可無,地位偏低,這一思想導致體育教師在工作中無熱情,教學無計劃、無進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缺乏敬業精神。體育教師工作相對辛苦,學校應采取一定的傾斜政策來調動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評優、評先要重視體育教學工作的成效;職稱評定設置崗位要考慮到體育學科的職稱結構。對于貢獻大、能力強、素質全面的青年教師要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體育教師能夠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為學校體育工作多做貢獻。
三、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應多一些適應性
在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后,應多開設一些與農村條件相適應的運動項目,農村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器材的缺乏和場地的不規范。為此,要多增加一些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競走、武術、徒手操、越野跑、廣播體操等簡單易行容易開展的項目,讓學生在受教育階段比較系統地了解這些基礎知識,懂得競賽規則,培養運動興趣,為終身體育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我們主管體育的部門,也應把以農村學校體育為主線的農民健身活動納入政府管理中。
l.加大資金投入
農村中小學的體育器材和設施還十分薄弱,政府財政部門要向這些地區政策傾斜,改善農村體育鍛煉條件;同時也鼓勵學校和地方行政村不要坐等上級撥付資金,還應土法上馬自制一些簡單設施。如用混凝土制作乒乓球臺;廢棄的煤渣,鋪設田徑跑道;用廢木材做成刀、劍、棍等等。資金籌措可分為國家財政與地方、社會共同集資等方式。
2.政府部門利用自身優勢,協調各部門共同參與,出謀劃策
1)體育設施資源共享。在我校所在的地區,每個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學,每個鄉鎮都有一到兩所初級中學,政府主管體育部門都配置了一部分體育器材,這些器材由于教學的特點,使用率偏低。為此,每個村鎮應以中心小學為依托,建立一個較為綜合的體育場,如一個300米或400米標準田徑場。器材和場地不僅要照顧學校教學而且要兼顧農民體育鍛煉。在管理上學校和行政村共同管理,做到誰保管誰負責,誰丟失誰賠償,借出器材有登記,器材損壞有清單,嚴格器材管理,則才能保障農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2)體育教師資源共享。本專科畢業的師范類體育教師,不僅掌握了系統的教學理論,而且還掌握了系統的體育理論,有一至多項運動技能,會根據具體情況編寫徒手操、韻律操、健身操。體育教師在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后,也可對農村體育進行指導。如,選一批有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利用早上或晚上,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學會并掌握健身操,在農民中首先營造體育鍛煉的氛圍,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學習秧歌、舞蹈、老年門球。當時機成熟后,再教給他們籃球、乒乓球等技能,最后由學校走向村鎮農民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運動。
3.適時開展體育競賽運動
把全民健身活動推向高潮,適時進行多種體育比賽,促進全民參與。如,在冬季開展越野比賽;韻律操比賽,籃球、乒乓球、象棋等各項專項比賽。村、鎮、縣一級接一級。每年每個行政村可舉行一次綜合運動會。只有社會風氣整體轉變,才能真正將中央七號文件精神落到實處,才能使農村學校體育得到發展,才能保障近一億兩千萬農村學生都能得到體育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