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察機關實施檢務督察,是檢察機關自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需要,也是檢察機關加強內部監督制約的一種監督方式。
一、在基層檢察院實施檢務督察的意義
第一,加強隊伍建設的需要。政法系統紀律作風教育雖然年年在搞,但在個別干警中仍然存在著不求上進的心理和精神不振、紀律渙散、檢令不暢、工作飄浮等問題,工作掛在嘴上,印在本上,提要求多,抓落實少,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工作的開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有的管理體制中缺乏有效的督察機制,致使大量的工作和措施不落實,無法調動干警的積極性。
第二,提高案件質量的需要。在實踐中,有一部分干警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所辦理的部分案件質量得不到保證,有時會出現該立案而不立案、該捕不捕、該訴不訴等情況。而擬作不捕、不訴的案件,審查部門直接提交檢委會研究的方式,通常都是“定而不審”,檢委會會員們并不直接審查案件,因此極易導致監督不力不到位,從而影響案件質量。
第三,規范執法行為的需要。應當承認,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檢察干警的執法行為就是一種極大的權力,如果出現執法不規范、不公正的現象,其后果更甚于一般權力的濫用。在防止執法行為不規范的同時,也要防止執法不作為,法律監督權是通過檢察機關的監督執法活動而實現的,也有通過群眾申訴、控告而發起的,如果執法行為不規范,消極不作為,其后果與濫用無異。因此,必須監督法律監督權的行使,實行檢務督察,規范執法行為。
二、基層檢察院實施檢務督察應把握的原則
實施檢務督察是全面貫徹“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和“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要把握的原則有: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的原則。檢務督察機構應該在黨組和檢察長的領導下,獨立于其他各業務職能部門,全面負責制度落實和業務運行的檢查監督,對各項執法辦案活動實行全程監控和全面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保障執法辦案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
第二,依紀依法開展工作的原則。檢務督察人員在依法履行督察職責過程中,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按照權責制止和糾正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調查取證,收集相關材料,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誡勉談話,并根據督察情況不定期編發督察通報,向院黨組和檢察長直接反映督察情況、提出督察意見。
第三,服務檢察中心工作的原則。檢察中心工作是檢務督察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檢察業務督察、隊伍管理和機關行政事務督察。一是著力落實干警考勤制度,督察工作紀律執行情況,提高干警的組織紀律性和精神面貌。二是督察警用車輛管理情況,采取多種形式,不定期進行檢查,杜絕涉警車事件的發生。三是督察廉潔從檢情況。突出督察財務管理,制止大吃大喝、大手大腳行為,杜絕奢侈浪費現象。
第四,制定完善制度措施的原則。要使檢務督察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在于要有一套科學的規章制度,并圍繞規章制度制定出完善的檢查落實措施,來保障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要堅持黨組會、院務會、全院干警會逢會必講,明確提出把檢務督察作為抓隊伍建設的重點和切入點,作為全面開展檢察工作的重要舉措。如對工作日飲酒、上班遲到早退、串科室聊天、警車私用等作為督察重點,重新完善和修訂相關規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三、實施檢務督察應理順的關系
第一,檢務督察與辦公室、政工部門督辦工作的關系。雖然兩者都是關于重大檢務活動的監督,且有交叉重疊,但前者的重點是檢察干警在執法過程中有無違法違紀行為,后者的重點是檢察行政事務工作。督辦一般采用分送、轉辦、協辦和催辦等形式開展工作,雖然兩者都不能直接插手檢察業務部門的具體案件辦理,不過督察可以要求業務部門就有關問題限期作出說明或改正,而督辦只能發現問題,改正問題必須通過檢察長指令業務部門來實現。但檢務督察工作發現問題后對責任人的處理還是要通過政工部門來完成的,而且檢務督察自身的工作還要受到辦公室、政工部門一定的制約。
第二,檢務督察與紀檢監察部門的關系。兩者都是對檢察機關和檢務人員違法違紀問題的內部監督。檢務督察是以執法活動為對象的檢察督察,與紀檢監察以人為對象的紀律監督,兩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系。通過檢務督察,從源頭上防止和減少檢察人員利用執法權作“交易”的可能性,從管住案件進而達到管住人的目的。檢務督察工作發現問題后對責任人的查處還是要通過紀檢、監督部門來完成的,而且檢務督察自身的工作也要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
第三,檢務督察與檢察業務部門的關系。兩者是一種平行關系,各自履行不同的職責。檢務督察部門負責對各個檢察業務環節的督察,對業務部門正在辦理的案件發現有違規違法違紀問題時有對案件處理的建議權,對違規違法違紀的辦案人員移送紀檢、監察部門查處,但不能直接處理屬于業務部門管理的案件,更不能包辦案件。對于檢務督察中發現檢察人員違法違紀的問題,業務部門必須認真考慮督察部門的建議,應該及時更換檢務人員繼續完成檢務工作,而不能將業務工作推給檢務督察部門處理。
四、實施檢務督察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要切實增強檢務督察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形成以紀檢監察部門為組織協調中心、檢務督察為平臺,管案與管人并重、同步實施的監督格局。因此,在實行檢務督察時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合理確定督察內容,豐富督察形式,實現有效督察。檢務督察要從內部執法辦案監督入手督察檢察權的行使,重點是對執法程序、執法行為、執法質量的督察。同時,加強檢風檢紀的督察。督察執法程序、執法行為以及檢風檢紀,歸根到底也是為確保執法質量服務。檢務督察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豐富督察形式,如查閱有關案卷和文件材料;深入辦案現場、工作崗位、街頭社區進行現場督察;回訪發案單位、有關案件證人和當事人親屬;走訪執法執紀監督員和人民監督員;設立督察舉報箱、督察舉報電話;明查暗訪,不定期進行檢查等等。通過合理的內容,豐富的形式,保證督察的工作效能最大化實現。
第二,注重優化內部監督資源,形成檢務督察的整體合力。為確保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檢察機關機構職能的設定和督察工作的要求,應設立專門的檢務督察機構和人員。檢務督察機構在檢察院黨組和檢察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直接向院黨組和檢察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這種隸屬關系,有利于其全方位開展督察。督察機構依照督察制度對干警是否依法、依紀行使檢察權進行督察。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除提出糾正意見外,對違法、違紀的干警移交紀檢監察部門,并建議紀檢監察部門作出處理。這種設置可以避免各部門職責不清,防止互相推諉、踢皮球的現象。
第三,注重發揮檢務督察的一體化作用。作為一項加強、保障執法規范化的長效機制,檢務督察是實行檢察工作一體化機制的重要保障。這一機制的確立,契合了檢察工作一體化的需要,其中案件督察具有的網上監督、流程監督、跟蹤監督等功能是形成統一、全程、嚴密、高效的執法監督體系的基礎,它所承擔的質量考評、辦案預警、動態監控等職責又是加強檢察工作執法考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踐中,檢務督察機制還處在一個逐步完善發展的階段,現階段還更多的停留在對干警遵章守紀的督察,所以在制度上還需要與檢察工作一體化機制的要求進一步的結合,融入到一體化的整體工作中。
第四,抓好檢務督察隊伍規范化和現代化管理。檢務督察工作具有工作過程的相對獨立性、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工作內容的發展性3個特點。這就要求督察干部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質、有權威的精干的專職督察隊伍,要在檢察機關從上到下培養、選拔政治、業務素質強的檢察官組成檢務督察隊伍,要挑選業務骨干到督察機構工作,優化檢務督察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