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共518項。中國三大英雄史詩:蒙古族的《江格爾》、藏族的《格薩爾》與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被列入其中。史詩作為全人類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代表著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而且還具有文化價值和史料價值,史詩可以說是一個民族的“百科全書”。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寶庫,她所涵蓋的內容是其他文藝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史詩為研究人類文化的各門科學,如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民俗學、宗教學、古代思想史和哲學史等,提供了在文獻資料中難以找到的信息資源。下面以蒙古族史詩《江格爾》為例,介紹一下史詩的主要內容與文化價值。
千百年來,蒙古族人民擁有無比絢爛的文化傳統(tǒng),其中就有包含許多豐富多彩的英雄史詩,蒙古族英雄史詩從史前時期就流傳在蒙古族人民中間,迄今仍在民間傳唱,還保持著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在我國境內搜集到的蒙古族英雄史詩已經有近百部,在世界各國蒙古民族中收集到的史詩有三百余部。其中有的歌頌人類童年時代的勇士戰(zhàn)勝吃人的蟒古斯(蒙古史詩中的吃人惡魔);有的描寫古代勇士經過驚心動魄的斗爭打敗對手,從而贏得美麗妻子;有的表現(xiàn)英雄人物為保衛(wèi)家鄉(xiāng)而同掠奪者和奴役者的搏斗;也有的反映封建割據(jù)時期重大歷史事件……在這些為數(shù)眾多的蒙古族英雄史詩當中,最長而且最優(yōu)秀的—部,便是長篇英雄史詩《江格爾》。
英雄史詩《江格爾》是新疆地區(qū)的衛(wèi)拉特蒙古部落人民集體口頭創(chuàng)作的說唱敘事詩,被譽為蒙古族古典文學的“三座高峰”之一,至今還以口頭流傳和手抄本形式廣為流傳,是新疆搶救挖掘的民族傳統(tǒng)藝術之一。《江格爾》史詩與《瑪納斯》《格薩爾》并稱為少數(shù)民族三大史詩,具有很高的價值,她不僅是了解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百科全書”,而且是我們整個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史詩《江格爾》所涉及的區(qū)域包括中國、俄羅斯、蒙古等國家。在我國的傳承主要集中在新疆的衛(wèi)拉特蒙古族分布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等廣大的區(qū)域。現(xiàn)在《江格爾》的研究越來越多地引起我國各民族人民群眾和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興趣。
《江格爾》是一部以主人公江格爾的名字命名的史詩。她熱情謳歌了以圣主江格爾汗為首的六千又十二位勇士,歌頌了他們?yōu)楸Pl(wèi)以阿爾泰圣山為中心的美麗富饒的寶木巴國,同來犯的形形色色兇殘的敵人進行的英勇而不屈不撓的斗爭。《江格爾》以優(yōu)美的序詩開始,序詩交代江格爾苦難的童年,歷數(shù)他在逆境中創(chuàng)造的豐功偉績,贊頌圣主江格爾和天堂般美麗富饒而又幸福太平的寶木巴家鄉(xiāng),歌頌他那日月般燦爛的妻子以及勇敢無畏的勇士們。在那古老的黃金世紀,在佛法弘揚的初期,孤兒江格爾誕生在寶木巴圣地。江格爾生活的寶木巴地方,是幸福的人間天堂。那里的人們永葆青春,永遠像25歲的青年,不會衰老,不會死亡。江格爾的樂土,四季如春,沒有炙人的酷暑,沒有刺骨的嚴寒,清風颯颯吟唱,寶雨紛紛下降,百花爛漫,百草芬芳。江格爾剛剛兩歲,蟒古斯襲擊了他的家鄉(xiāng),成為孤兒。江格爾剛剛三歲,就跨上神駒,沖破了三大堡壘,七歲就打敗了東方的7個國家。從此,他的業(yè)績光照人間,勇士的英名威震天下。江格爾的夫人是永遠像16歲少女的阿蓋?沙布塔拉。她向左看,左頰輝映,照得左邊的海水波光粼粼,海里的魚兒歡快地跳躍;她向右看,右頰輝映,照得右邊的海水浪花爭艷,海里的魚兒歡快地跳躍。江格爾有十二名雄獅大將和六千名勇士,他們人人英勇無敵,他們的馬個個飛快無比,周圍四十二個可汗的國土,都被他們征服。江格爾的右手頭名勇士阿拉坦策吉老人,能夠“洞悉未來99年的吉兇,牢記過去99年的禍福”;江格爾左手頭名勇士,是雄獅英雄洪古爾,他在戰(zhàn)斗中從不退縮,如虎似狼。圣主江格爾率領的十二位“雄獅”、六千名勇士共同宣誓:我們把生命交給刀槍,把希望寄托給江格爾可汗,我們對圣主忠心一片,為著寶木巴永遠披肝瀝膽,雖然有眾多的敵人聚集侵犯,我們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