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教師專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當前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促進新課程實施能力建設的關鍵環節。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的要旨在于,引領教師群體發現學生需求,圍繞共同面臨的問題展開學習,并從學習過程中積累可行的教學專業資源,促進教師自身的能力建設。
一、教師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
如何適應以成人學習者為基本特點的專業發展,是當前教師繼續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教師是一種經過系統訓練達到相應水平,并且還必須不斷學習才能勝任的專門職業,教師必須進行專業發展和專業化建設。
教師已經成為一項具有較強專業性的職業。要適應這一職業特點,教師首先必須經過一定期限的系統訓練過程,達到國家規定的資格才能勝任。同時,專業化性質還要求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必須不斷學習所教學科及其他相關專業知識技能,不斷精益求精,才能保持自身的專業水平。教師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專門職業,需要有特殊的資格和專業發展條件,教師應當自覺地不斷追求專業發展,一個教師只要經常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力求向上,就會有所創造。
二、教師作為成人學習者的需求特點
建設專業化教師隊伍,必須從成人學習特點及規律入手,主動適應成人學習理論的要求。
第一,教師群體是具有較為系統的專業知識基礎、具有一定教學經驗并承擔專業性的社會責任的學習者。他們參與專業學習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希望能夠通過學習獲得提高自身專業,提高教學效率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說,他們希望通過學習能夠有助于解決或者緩解自身發展所面臨的特定問題。
第二,從學習過程來看,教師作為成人學習者都應將通過現場觀察、交流研討、或親身實踐進行反思、分析并加以理性化,才能有效地將所學習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因而,教師專業培訓就成為基于學習體驗的。對原有態度、行為、價值觀等方面的干預過程。
第三,針對教師的專業學習和努力能夠實現的學習目標,設計并組織富有挑戰性的學習過程。
第四,教師學習活動的開展需要一種平等、寬松的人際氛圍。因此,教師培訓活動除了十分必要的講授之外,更多的則應是提供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由富有專業知識、經驗的教師充分表達各自的體驗、分享他人的有益經驗、并引導學習者形成新的共識。
第五,教師培訓過程中獲得的新知識、新技能需要通過實踐才能最終成為學習者的態度和行為。因此,知識或技能的獲得還必須借助學習者自覺的、持續的后續實踐活動才能完成。
第六,教師的自覺意識和努力程度最終決定他們的專業發展狀況。外部培訓所提供的學習過程對于成人從事學習活動來說,只是一種推動。他們的專業成長狀況主要還取決于他們自身的努力。
三、培訓實踐及對于教師學習方式的再認識
教師作為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并肩負重要社會責任的成人學習者,他們的專業學習需求及其專業學習方式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第一,教師必須是自覺的終生學習者。教書育人的社會職責、課程內容更新、尤其是兒童學習方式的不斷變化,都要求他們必須不斷地學習,改進自身教學方式。在另一方面,從事學習也應是廣大教師的自覺追求。他們通過學校教育獲得了相對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學習技能,并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因此,開展教師在職繼續教育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師保持自身專業化的內在需要。
第二,教師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由于他們大都承擔著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學習的機會(尤其是脫產集體學習的機會)很少,能用于學習的時間也有限,工學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只有當學習活動能帶來某種可以預期的積極結果,例如獲得新的觀念、知識,或者掌握一項新的技能或方法,或者是獲得更高層次的學歷,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積極參與。因而,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必須針對他們的實際需求及學習條件進行設計,才具有適應性。
第三,教師更適合于親身參與問題解決式學習。無論參加專題講座、示范課、課題研討、自學還是其他方式的學習,其學習成效的高低,都取決于這種學習與他們已有經驗及面臨問題的相關程度。有意義的學習應該能夠彰顯他們成功實踐的原則,幫助他們重新深刻認識自身面臨的難題或困惑的癥結,并從中明確進一步學習的需求。
第四,教師通過與同伴開展平等的互動交流學習,會獲益更多。他們各自豐富的教育經驗本身就是他們專業發展的共同資源。繼續教育活動組織者的作用關鍵在于為他們參與交流、合作學習、共同分享成功經驗創設有利的條件。為此,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就應努力創造一種寬松、民主的人際氛圍,激勵人人都能無所顧忌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為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共同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并從中盡可能多地受益。
第五,教師肩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能用于專業學習的時間少,而且十分零碎。因此,各種學習活動就應具有專題性、快節奏的特點,不僅注重過程的參與,還應注重學習的實效性。這就要求雙方事先都應有充分的準備,全身心地參與集體學習過程,事后能及時地形成可以用來促進自身學習,改進教學的成果。
第六,教師的專業發展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培訓組織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水平。尤其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是上述終身學習思想的積極實踐者,能夠發自內心地尊重教師,愿意平等地與他們一起探究共同面臨的問題,并且保持高度的專業敏感性和學習與概括能力,能夠建設性地引導學習進程,并能將問題解決過程中形成的新信息、新觀點概括提升為富有理性高度的知識,使之成為可供全體學習者共同享有的教育資源。
第七,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持續的過程。教師獲得自身專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學習技能和態度價值觀念的轉變,增強自身的教育實踐能力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
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目標,需要借助包括體驗式方法在內的多種學習渠道并輔以相應的后續活動和實踐環節才能奏效。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應更多地介入教師的直接體驗,組織教師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迫切需要改進的具體問題開展集體分析、探究,以教師的實際需求為前提,以問題解決為過程,綜合采取一系列支持性的組織手段,保障每一位教師都能無拘束地參與其中,并運用教師已有經驗積極干預他們的實踐行為,通過共同研究形成可能的解決方案,共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要探索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通過教師培訓,幫助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以適應課堂教學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轉軌的需要。要積極引導教師關注自己的服務對象群體——學生的切身需求。把教師培訓作為成人平等分享經驗的一個學習過程,將個體經驗,通過交流成為大家共同擁有的專業知識。教師培訓組織者,在理解一般意義的教育學,即關于兒童學習的理論基礎上,更要深刻理解成人教育學,即教師學習的原則和規律,將組織教師培訓的過程轉變為形成新的教育資源的過程,通過進一步豐富教育培訓的內涵,促進教師群體的能力建設,有效推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責任編輯 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