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龍園甜杏是通過李杏遠緣雜交的育種方法培育出的寒地晚熟、鮮食兼仁用的杏優良新品種。果實近圓形,底色為杏黃色,陽面帶有紅暈,平均單果質量59.16 g,最大單果質量101.2 g;果肉橙黃色、較細軟,纖維少、汁液多,風味酸甜適口,品質佳,較耐貯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維生素C 60.8 mg/kg。哈爾濱地區7月中下旬果實成熟;樹體矮小,早果、豐產,適應性強。
關鍵詞:杏;新品種;龍園甜杏;遠緣雜交
中圖分類號:S6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08)03-442-02
黑龍江省地處我國高寒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炎熱、無霜期短,果樹種類不多,優質水果更加稀少。由于杏抗逆性、適應性強,果實營養豐富,生長期短、成熟早,因此成為當地果樹生產的優勢樹種,經濟效益顯著,市場潛力巨大:同時培育抗寒、豐產、優質的杏新品種已成為目前黑龍江省杏育種研究的主要目標。
1 育種經過
龍園甜杏(代號85-20-13)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于1984年通過李和杏不同屬間的有性雜交培育成的杏新品種。其母本為79-7-1(北方二號李×大接杏)。父本為79-15-14(63l杏×大接杏)。1985年春季播種雜交種核,1990年開始結果,經過多于10 a的田間抗逆性試驗和果實性狀鑒定,85-20-13杏表現為抗寒、豐產、果實個大、品質好,1992年被選為優良品系,同年進行苗木繁殖,并開始在黑龍江省中部哈爾濱、東部牡丹江、西部齊齊哈爾等地進行不同生態區域的多點試驗和品種生產試栽。區試結果表明其優良性狀穩定,經濟價值高,是目前黑龍江省寒冷地區少有的優良杏新品種。2006年2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為龍園甜杏。
2 主要性狀
2.1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近圓形,大小均勻,平均單果質量59.16 g,最大果質量101.2 g;果實縱經5.62 cm,橫徑5.67 cm。果頂較平,縫合線淺,片肉對稱;果梗短,粗度中等,梗洼淺、廣;果實表面有絨毛,底色為杏黃色,陽面帶有紅暈;離核,甜仁。果肉為橙黃色,肉質較細軟,纖維少,汁液多,風味酸甜適口,口感極佳,品質優,是鮮食兼仁用的優良品種(表1、2)。
2.2 植物學特征
樹冠為倒圓錐形,樹姿半開張,主干較粗糙、淺紫色。1 a生新梢斜生直立,表皮深紫色,皮孔長圓形、中等大小,較稀疏。葉片短橢圓形,濃綠色,有急尖,葉片肥厚,葉面平展、光滑。花朵大,單生、粉白色。
2.3 生物學特性
樹勢中庸,萌芽力、成枝力均強。樹體矮化,其成齡(15 a生)樹高度3 m左右,與對照品種龍園桃杏同齡樹相比明顯矮化(龍園桃杏樹高度7 m左右)。栽后3 a開始結果,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坐果率高,易形成花芽,早果、豐產,花期較耐低溫;采前落果輕。盛果期樹平均單株產量20kg,

2.4 物候期
在哈爾濱地區,龍園甜杏4月上旬花芽萌動,5月上旬始花,花期7~8 d,7月20日左右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75 d左右,屬中晚熟品種,10月下旬落葉,植株營養生長期200 d左右。
2.5 適應性和抗逆性
龍園甜杏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山地、平原均可栽植。抗寒、抗旱、抗病力較強,2000年秋季哈爾濱地區氣溫偏高,初冬氣溫偏低,11月氣溫比常年低2.2℃;冬季-30℃的低溫前后持續1個多月,1 a生新梢的髓部、木質部受凍變褐,但龍園甜杏受凍后的恢復能力較強,因此除大凍害年份外,其樹體、花芽均表現出較強的抗寒、抗晚霜能力。可在黑龍江省哈爾濱、牡丹江、密山、齊齊哈爾等地大量栽植。目前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河北等省區已經引種栽培。3主要栽培技術
3.1 栽植技術和適應地區
首先注意選擇建園地點,以防花期凍害。山地建園應選擇地勢較高或坡地的中部,避開低洼地或冷空氣易滯留的地方。其次要合理密植,合理配置授粉樹,一般采用株距3 m,行距4m,長方形栽植方式。以提高產量及經濟效益。以龍園桃杏、龍園黃杏為授粉樹,授粉樹比例為4~6:1。
龍園甜杏適應性強,可在山地、丘陵、平原地區栽植,但以土質疏松、肥沃、保水性好的土壤條件最為理想。黑龍江省除北部極寒冷區域外,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
3.2 整形修剪
龍園甜杏的樹形宜采用多主枝自然圓頭形或杯狀形,其定干高度為40-50 cm,在整形修剪中主枝選留4~5個,中度短截修剪。幼樹期注意夏季修剪,以利提早結果,提高植株的抗寒力;盛果期采取疏枝和短截相結合的修剪方法,縮剪結果枝,促發壯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平衡樹勢。
3.3 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盡管杏本身根系發達,具有很強的耐旱性,但在早春萌芽前、幼果膨大期等幾個關鍵時期進行灌水,對提高產量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提倡秋季增施有機肥,既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又能夠改善果實品質。
龍園甜杏的主要蟲害為桃粉蚜和李小食心蟲,病害為流膠病。實際生產中應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適時噴藥,合理用藥,綜合防治,同時注意加強樹體保護,如秋季涂白、春季噴施5度石硫合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