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游局

Macau土生葡仔:我的幸福在這里!
他是一個澳門人,生于澳門,長于澳門,但卻不是正宗的澳門人。母親是當地人,年輕時長得很標致,但是落寞的家庭無法給她良好的教育,只能在一個小賭場里面做清潔工。日子過的辛苦而簡單。他從記事起就沒見過父親。聽母親說,他父親是一名葡萄牙老船員,在一家日本航運公司做事,是個善良的好人。
母親說,最后一次見父親是他五個月大的時候。父親跟隨船隊從澳門出發運送貨物到葡萄牙。母親說,父親每次出海,她都會送到港口,回家之后,每天向媽祖祈禱,保佑父親平安回來??墒?,那一次,父親卻再也沒有回來。從那以后,母親一個人帶著他,生活過的非常艱苦,為了讓孩子上學,她靠著還算不錯的縫補技術貼補家用。
漸漸長大,卻沒有朋友,別人都不愿意和他玩,有的淘氣的小孩甚至罵他“H#314;brido(雜種)”,每次都哭著跑回家。他很努力的學習,想得到別人的夸獎,可無論到哪都遭到別人的白眼和指指點點。以前以為這都是因為沒有父親才會被人欺負,但是后來才明白,這些都是因為他是混血兒,貧窮的混血兒。
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不愿意再讀書,早早的出來做工,在碼頭運貨。工作很辛苦,要不停地在幾個島之間奔波,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去的最多的就是凼仔島。
在那里他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她的家境好,整個家族在大馬(馬來西亞)做橡膠和賭場生意,在澳門當地也算有頭有臉。
她很漂亮,甚至他覺得她比她的母親還要美上好幾倍。他們本不應該相識、相愛,一如他的父母愛的那么辛苦。但愛神的旨意誰又能違背?一次,她到碼頭,無意中見到了他,他很特別,不愛交流,不愛對話,就是默默地搬運著貨物。那一刻,她喜歡這個皮膚略顯黝黑,深藍眼窩的帥小伙子。
“嘿,能認識下嗎?”她伸出手。
“她要干嘛?”他有些差異。
“她為什么要認識我?”這是他的第二個反應。
“怎么了,不愿意???”她把手努力的伸了伸。
“為什么……要認識我?”他惶恐的有些口吃。人生第一次有個女孩子這樣對他主動。
愛情其實很俗套,認識就是開始海邊、燒烤、坐著游船去環島,一切都那么美好。
他送給她一只夜光螺,如果想他,就在月亮底下看它,它會發光,能告訴她,他在干嘛。
沒有多久,他們的事情,被女孩子的家人知道了。憤怒的父親從大馬回到澳門,把女兒訓斥一頓。
“我就愛他,死也要跟他在一起。”
“啪!”……“混蛋”……“啪”!父親上去一個耳光,把茶杯摔的粉碎。
“你愛誰不好,非愛一個窮光蛋,還是個沒爹的雜種?!?/p>
“不許你這樣侮辱他,他很善良,也很勤快,他不可能一輩子都是窮光蛋。”她發瘋一樣對著父親怒吼。

“關起來,給我把她關起來,24小時給我看著她,不許她出去。”父親叫家傭把她關進了房間。
“這個臭小子,我饒不了你。”父親叼著雪茄……
一天夜里,他被一群人打得皮開肉綻。
“警告你小子,再敢跟我們家小姐有來往,就挖了你的眼睛,剁了你的腳,把你母親投海里喂魚!”
一邊是他愛的人,一邊是愛他的人。親情與愛情的抉擇,他還是選擇了母親。
窮光蛋與富家小姐的愛情結束了,他沒有勇氣告訴她,只是把紙條交給了她家的看門人。
奇怪的是,她一直就沒有來找過他。
一天,他在碼頭上工,聽到有孩子叫瘋子、瘋子、看瘋子。
他瞥眼一看,眼淚留了下來,那不是別人,而是她,手中還拿這那只夜光螺。
他逃避了,像個懦夫一樣的跑了。
以后的日子不是買醉,就是流連在賭場中不能自拔,渾渾噩噩。直到母親去世,才真正從自暴自棄、自怨自艾中清醒過來。帶著母親辛苦攢下的積蓄和最后的期望他去了葡萄牙,一待就是十年,再次回到澳門,他還是個窮人。
澳門快要回歸了,生活也漸漸好了,他開始學習制作西點,澳門的酒店業很發達,西點制作的水平也算不錯。他很認真的學習,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夠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屋。后來如愿以償,在澳門的一家酒店做了幾年西點師傅之后,有了一定積蓄的他在玫瑰堂附近開了家咖啡屋。
澳門的白天和黑夜就像兩張完全不同的臉,澳門人都有晝伏夜出的習慣,白天的澳門懶散安逸,入夜以后就完全是另一種風情了。仿佛是一瞬間,人流從各個街口涌出,填滿了日間留下的空白。

絢爛的外表下,通常都掩藏著空洞的靈魂。慢慢地,這種自在的老板生活讓他乏味不已。白天沒什么生意,晚上一忙就是整個通宵。沒有親人,也沒有能夠真正交心的朋友,所有的只有生意伙伴和員工。每天穿著筆挺的西裝,頭發胡須修剪的一絲不茍,身上散發著名牌香水的味道,開著小車,自由自在。沒事的時候做些自己愛做的點心,煮一壺咖啡,就開始發呆??粗藖砣送?,嘈雜的周圍,卻沒有可以歸屬和依靠的地方。在這樣的繁華里,孤獨,迷茫,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何在,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他厭倦了,想逃離,想找到自己。
于是,他開始出去旅行,把咖啡屋交給別人打理。他又去了父親的故鄉,去了印度,去了歐洲,去了亞洲的其他國家,直到來到麗江,他的心在那一瞬間被感動和征服了,這里安靜,山清水秀,與世無爭,他決定留下來,因為這里有家的味道,那是小時候在媽媽懷抱里溫暖、踏實、安全的感覺。
他的故事講完了。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和我就在麗江,坐在他充滿葡式風情的咖啡屋里,喝著他特別為我煮的濃香咖啡,還有松軟滑嫩的葡式蛋撻作點心。我很理解他的心情,那是我如他一樣的城市異鄉人所熟知的感受,孤單,無助,沒有安全感,需要依賴和溫暖。
第一次見到他,是在他的咖啡屋里。我喜歡一個人一邊喝咖啡,一邊望著窗外發呆。他和他的妻子吸引了我的注意。男人英俊,而且高大,小麥一樣的皮膚,微卷的頭發很黑,英俊的面龐立體的很東方,并不像西方人那樣突兀。他的妻子貽薇小巧玲瓏,瀑布般垂落在腰間的長發,白皙、素顏的臉龐,襯托出與世無爭的安靜。
這天下午,麗江剛剛下了場小雨,雨后的古巷讓人惆悵。他告訴我,他叫Jason,澳門人。無數次在咖啡屋閑聊、發呆之后,我們熟絡起來,Jason向我講述了開頭的那些故事?,F在的Jason,有了自己的妻子,也把咖啡屋開到了麗江。葡式的店鋪裝飾,混血兒的親切笑容和精致的茶點,使得夫妻倆在這里有很好的人緣,日子過的輕松而且簡單。客人多的時候,他們會請一兩個當地的小妹來幫忙招待客人,煮咖啡,做茶點,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充滿澳門風格的小禮物;不忙的時候,兩個人會消失一段時間,帶著帳篷去爬山,郊游,過過浪漫的二人世界。我想,也許正是因為他血液里共存著葡萄牙和中國兩種截然不同的因子,所以才會在漂泊與安逸間搖擺和選擇。
“你們的日子可真讓人羨慕。Jason,你懷念澳門嗎?什么時候再回去?”
“不管血統是什么,走過了多少地方,我都認為我是一個澳門人,澳門就是我的故鄉,那里漂亮干凈,美食林立,因為中西文化交匯而顯得國際化十足。我喜歡那里,就像所有喜歡澳門的人們一樣,毫無保留。只是,我想換一種方式生活,享受一下遠離喧囂的寧靜。”
“想家的時候我還有我的咖啡屋,它有澳門的影子。”Jason眼含笑意,和貽薇十指相扣,恩愛在眼波中流轉,“現在的生活是我一直夢想的日子,我喜歡這樣的悠閑、自在。剛在一起的時候,我和貽薇經常因為她愛吃中餐我愛吃西餐而發生爭執,而現在我們互相都為對方改變了不少,我們越來越融洽了,我很珍惜現在的幸福。”
走出咖啡屋的時候,雨已經停了。貽薇小鳥依人的站在Jason身旁,我們微笑著,像歐洲人那樣擁抱,分別。
這個堅強、樂觀的澳門仔和他的故事,是澳門城市生活活生生的見證,也讓我對澳門這座城市充滿了想往。不管你生活在哪座城市,總有一些快樂是相通的,那就是你熟悉的,卻不為人知的瑣碎生活。
美輪美奐的建筑

這是一條穿梭時光的路徑,也是一次認識澳門的心靈之旅。用雙腳去丈量這條路線,感受澳門葡式建筑的溫情。
在澳門的徒步,可以很悠閑,讀城,就是需要這樣的自在。澳門有許多標志性的建筑,大三巴牌坊、媽閣廟、議事亭廣場、玫瑰堂等等都是典型的葡式風格。它們各式的風格,棱角分明,色彩明亮,白色的線條勾勒出精致的輪廓,拱形的圓頂賦予了這座城市浪漫的靈魂與氣質。
澳門的博物館有著暗紅色的磚墻,黑色的鐵藝欄桿也彰顯著不同于純粹東方的異域文化。博物館廣場前矗立著乳白色的遮陽棚咖啡座,人們就坐在露天的椅座上享受著藍天白云的愜意,海風徐徐,充滿歐陸風情的浪漫氣息。
普通的澳門人,平時也無瑕去欣賞那些安安靜靜掩藏在郁蔥的樹葉之后的房子。只有在周末晴朗的午后或是節日的時候,三三兩兩結伴,卿卿我我的戀人才會在這些房子之間穿梭。
在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是亞婆井前地,這是澳門最具有南歐風情的地方。亞婆井的葡萄牙語為“Lilau”,意思是“山泉”,以前這里靠近內港,而且是澳門主要的水源地。葡萄牙人最早就是選擇在這里聚居。當地有這樣一首民謠:“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或常居于此,或遠別再來”。雖然對它司空見慣了,但在澳門人的眼中,亞婆井帶著一點淡淡的童話色彩。
“亞婆”在澳門語中是老婆婆的意思,傳說明朝時候,一位婆婆在這里筑水池,貯山泉,方便了當地居民的飲水和生活,為了紀念這位婆婆,就把這里取名為“亞婆井”。
現在來到亞婆井前地,恍如置身歐洲大陸。這里沿著地勢高低,錯落地排列著許多葡萄牙民居式建筑和具有裝飾風格的公寓式住宅。黃色的外墻,襯托綠色的百葉窗,紅瓦坡的屋頂,充滿了濃郁的南歐風情。這里有百年老榕樹,有古典的路燈,有童話般美麗的房子,還有友好的澳門人,即使不喝亞婆井的水,這里的恬淡和浪漫也一定會讓你忘不掉澳門。
南歐風情在眼睛里旋轉,卻不能忘了澳門多如牛毛的圣堂。撇開著名的大三巴牌坊不說,最值得細細品讀的就是圣若瑟修院了。這所修院1728年創辦,在當時培養了大量的宗教人才。黃色的墻壁,是濃厚的巴洛克設計風格,圓形的拱頂又帶有地中海的風情。
地道的小吃
中西文化的薈萃、建筑的中西合璧、飲食也融合了西方與東方的特色。時興的美食廣場越來越普通,大多都是在普通的百貨公司或者大街上,大街小巷里也有著各式的小吃。澳門人很注重飲食習慣,對健康的飲食很是講究。
澳門的各種小吃中,像豆花、蛋撻、燉奶、粥鋪、甜品里配料的營養以及精心的制作,使當地的澳門人和外地的游客對澳門的美味小吃“垂涎三尺”。
澳門人經常吃完晚飯到甜品店轉轉,杏香園是有名的傳統甜品店。每一家不大的店內依舊維持著傳統的擺設,店員們既隨和又親切的招呼著來來往往的客人。店內各種各樣的甜品總是讓人們眼花繚亂,不知從何下手,總是想每一樣都嘗一嘗。新鮮馬蹄用手磨成馬蹄沙,清甜有益,喝起來沙沙爽口,再配上木瓜龍眼十分醒味,木瓜本身是藥用效果很好的瓜果,對女性來說是很好的水果。竹笙蛋白合桃糊是老人們鐘愛的甜品之一,合桃具有醒腦和明目的功效,再加上竹笙做配料清潤身心、補充體力、有食補的作用,如果喝上一大碗,不僅有飽足感,增加食欲還能增強人體的抵抗能力。
聽長輩們說從小到大吃豬腦能補腦,增強記憶力,豬腦含豐富的高蛋白和鈣質!很多人一提到豬腦,可能會皺起眉毛,但是澳門的東京小吃館里的豬腦制作卻很獨特,豬腦必須先用水燙過,然后加入麻油和胡椒粉除去腥味,因此具有滋補和強身健體的功效。豬腦的做法有很多種,比如加入花生、豬肉絲、叉燒肉絲、炸過的蒜片,這樣香味四溢的叉燒豬腦撈面就“出爐”了,看著綿密如豆花般的豬腦,沒有任何的腥味,而且豬腦入口像豆腐,口感十分的嫩滑爽口,美味無窮。俗話說,“吃豬肉長人肉,吃豬腦補人腦?!边@種做法適合于老年人智力衰退者。豬腦面在澳門是很受普通大眾歡迎的,并成為澳門的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