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鵬6歲多了,是劉家的獨生子,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予了倍加呵護,生活上受到了特別關照,每日三餐飯菜可口,營養豐富,糕點、水果呀,應有盡有。但鵬鵬卻食不甘味,常常感到厭食,有時還出現發熱、咳嗽、惡心,以致長得比同齡孩子瘦小。一天晚間夜半時分,鵬鵬又鬧起了肚子疼,與前些次隱隱作痛相比,這次明顯了許多。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媽媽忙領著鵬鵬上醫院。
醫生通過對鵬鵬發病史的詢問和有關化驗檢查,告訴說:“鵬鵬患的是腸蛔蟲癥”。醫生又接著忙說:“這不要緊,眼下已進入秋涼季節,正是給蛔蟲算總帳,驅蟲的最佳時機。”
“嗯,對了!去年和今年夏天,鵬鵬都吃了驅蟲藥,怎么肚子里的蛔蟲還沒有被驅除,還患上腸蛔蟲癥呢?”鵬鵬的爸爸、媽媽急不可待地問醫生。醫生把蛔蟲的生活史、如何選擇好驅蟲的時機和服用驅蟲藥的注意事項,向鵬鵬爸爸、媽媽熱情地作了講解。
蛔蟲是人體最常見的寄生蟲,約有2/3的人可感染蛔蟲,特別是小孩感染率更高。由于蛔蟲寄生于人體腸道內,奪取人體已經消化好的食物,消耗人體內的營養物質,以致常造成營養不良。孩子一旦感染蛔蟲,常有發熱、咳嗽癥狀,嚴重者有哮喘和呼吸困難。成蟲寄生于腸道,常會讓人感到肚臍周圍疼痛,有時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睡眠不安或熟睡后磨牙等。倘若蛔蟲較多,可引起貧血、消瘦、生長發育遲緩等,嚴重者還可引起膽道蛔蟲癥、蛔蟲性腸梗阻、腸穿孔、蛔蟲性闌尾炎、哮喘和過敏性肺炎等嚴重并發癥。可見,蛔蟲是一種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須服用驅蛔蟲藥物來驅除。
那么,為什么在秋涼時節服用驅蛔蟲藥效果才最好呢?先來看看蛔蟲是怎么進入人體內的。蛔蟲病是由蛔蟲的幼蟲在人體內移動和成蟲寄生于人體小腸所致的疾病。當蛔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潮濕、蔭蔽、氧氣充足和溫度適宜(21~30度)的條件下,約2周,受精卵內的卵細胞發育為幼蟲,再經1周,幼蟲第一次蛻皮,成為第二期幼蟲。故稱感染性蟲卵。
當人經口食入被感染性蛔蟲卵污染的食物,蟲卵進入人體小腸后,幼蟲破卵殼孵出。孵出的幼蟲鉆進小腸黏膜下層,進入腸壁小靜脈或淋巴管,通過門靜詠系統到肝,再經右心到達肺部,穿過肺毛細血管進入肺泡,在此完成第二及第三次蛻皮,然后幼蟲沿支氣管、氣管逆行至咽部,隨人吞咽動作經食管、胃進入小腸,在小腸內完成第四次蛻皮后成為童蟲,再經數周逐漸發育為成蟲。
從誤食感染性蛔蟲卵到發育為成蟲產卵需60~75天,一條雌蟲每天排卵為23.4~24.5萬個,成蟲在人體內壽命為12~18個月。
夏季人們吃涼拌菜和生吃蔬菜、瓜果以及生冷食品的機會最多,被蛔蟲卵感染的機會自然也會最多。但此時蚴還生活在肺部或血液里,沒有循環到小腸,這個時候服用驅蛔蟲藥并不能起作用。經過2~3個月左右的時間,恰好到了秋涼初冬時節。在這一時節,感染的蛔蟲卯已孵化成蛔蟲,并且集中“定居”在小腸內.此時服用驅蛔蟲藥如驅蛔靈、驅蟲凈、腸蟲清等,可在短期內有效地殺死蛔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秋涼時節才是驅蛔蟲的最佳時機。
常用驅蟲藥有驅蛔靈、驅蟲凈、腸蟲清、安樂土等。
驅蛔靈具有麻醉蛔蟲肌肉的作用,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隨糞便排出體外。常用劑量:成人3~3.5克,小兒0.1~0.16克/公斤體重。睡前頓服,連服2目。此藥有時可引起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驅蟲凈 是驅蛔蟲效果較好。劑量:2.5~5毫克/公斤體重,睡前頓服。可有惡心、嘔吐、上腹痛、心悸等副作用,少數人可有肝功能改變。
腸蟲清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的特點,它對人體線蟲、絳蟲和吸蟲均有較好的療效。驅蛔蟲劑量為400毫克(2片),頓服。偶有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
安樂土 為廣譜驅蟲藥,能殺滅蛔蟲、蟯蟲、鉤蟲等,可破壞蟲體細胞。驅蛔蟲劑量為每次200毫克(2片),每天1次,連服2天,一般無不良反應。
服藥注意事項:
1 目前應用的腸道驅蟲藥對腸道線蟲效果較好.而對蟲卵、蚴蟲的消滅不徹底。“漏網者”在1~3個月后又可發育為成蟲。所以3~5個月后應再服一次驅蟲藥,既可消滅那些“漏網分子”,又可對再感染的寄生蟲有驅蟲作用。
2 空腹或半空腹服驅蟲藥可增加藥物與蟲體直接接觸,增強療效。
3 腸蟲清是一種廣譜驅蟲藥,可用于單獨或混合腸道寄生蟲感染。該藥之所以規定兩歲以上的患者都需要服用兩片劑量,是因為腸蟲清在腸道吸收較少,不易在體內蓄積,口服后95%不吸收,24小時內由糞便排出,因此服用腸蟲清,兒童不減量。
4 懷孕或哺乳婦女不宜服用驅蟲藥。
5 有肝腎功能不全、神經系統疾病、癲癇史的病人以及兩歲以內的小孩,均應禁服驅蟲藥。
6 蛔蟲感染較嚴重的患者,在服驅蟲藥后可引起蛔蟲游走,造成腹痛或口吐蛔蟲,甚至可引起窒息,服藥前應向醫生咨詢清楚。
7 有便秘者服用驅蟲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加服助瀉藥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