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壞境和產品日趨同質化的形勢下,鋪天蓋地的各種商業廣告及其他促銷手段固然炙手可熱,但也因此產生了許多過剩的宣傳垃圾,消費者已經開始變得麻木甚至反感。在這種情況下,事件營銷的優勢正在日益顯現。
所謂事件營銷,就是在營銷活動中,借助已有的事件,或者通過自行策劃事件,敏銳地抓住公眾關注的熱點并進行創造性地對接,從而實現營銷的目的。與其他傳播活動相比,事件營銷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里,創造出強大的影響力,所以被世界上許多知名企業所推崇。作為品牌推廣傳播的先鋒手段,近幾年更是愈演愈烈,正日漸成為一種相當流行而富有成效的營銷手段。不過,與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一樣,事件營銷本身就似一柄“雙刃劍”,成功的事件營銷固然能夠使企業快速取得倍數效應,然而失敗的事件營銷也可能收效甚微,“過猶不及”的事件也屢屢發生,從而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
現象:兩個鮮明對比的例子
在近期成功的事件營銷活動中,最經典的莫過于“封殺王老吉”案例。2008年5月18日在央視為四川汶川大地震舉辦的賑災晚會上,生產罐裝王老吉的加多寶公司當場向地震災區捐款一億元,這是王老吉企業去年一年的全部利潤,人們不禁為王老吉的大手筆捐款賑災拍手叫好。然而從5月19日開始,一個標題為《讓王老吉從中國的貨架上消失!封殺它!》的帖子開始在眾多網站論壇、博客等網絡空間被熱傳。帖子稱:“為了整治這個囂張的企業,買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買一罐!”這個正話反說的“封殺王老吉”的倡議,幾乎遍及國內所有知名社區的網站與論壇,也迅速提升了王老吉的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隨后,王老吉在市場上賣斷了貨的消息在網絡空間中一浪高過一浪,“封殺王老吉”實際上是幫王老吉賣出了更多產品。無疑,從事件營銷的角度看,這一營銷行為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在事件營銷中,失敗的例子也有不少。在今年的“五一”期間,網絡上迅速流傳著一起“紅本女”事件。此事最早由搜狐數碼公社首發,并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內容是一網名為“京城一劍”的男子,自稱手持相機展開了7天7夜追蹤美女行動,偷拍的主角是一位開藍色跑車,手持紅色聯想筆記本電腦的辦公室女郎。“美女+偷窺”,一時間吸引了眾多眼球。然而人們很快就發現,那個女孩隨時隨地都把筆記本電腦拿在手上,舉在鏡頭前。隨著網友的頓悟,嘲笑和質疑也鋪天蓋地而來。網絡上還出現了一篇名為《 “紅本女” ——失敗的網絡事件營銷》的文章,批評聯想策劃的刻意性和過分完美,從而使這次事件傳播成為敗筆。
原因:“三要素”把握上的差異
同樣都是事件營銷,何以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
實際上,事件營銷就似一柄“雙刃劍”,運用得好自然會迅速擴大企業的知名度,拉動和提升銷量;運用得不好則會成為敗筆,對企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中的關鍵,在于對事件營銷“三要素”的把握。
創意。品牌需要創意,傳播也需要創意。事件營銷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抓住“事件”這個亮點來帶動賣點,實際上這就是創意。在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中,對事件的審視、分析和尋找,是成功的一半。事件就像是“杠桿”,是撬動營銷的工具。如何策劃好事件,是整個事件營銷過程中的關鍵點。如前文提到的“封殺王老吉”,正是利用正話反說的絕妙創意,加上慈善捐贈的事件策劃,以達到營銷目的,可以堪稱經典。而與此相比,“紅本女”的事件行為則顯得有些俗套,在創意上明顯略遜一籌。
時機。選擇一個較好的時機,也是能否取得事件營銷的成功的關鍵。2005年,一個叫做“吃垮必勝客”的帖子,曾一度在網上熱傳。該帖的“出爐”,正是針對當時人們普遍對必勝客水果蔬菜沙拉的高價極為不滿,提供了很多種多盛食物的“秘方”。為此,許多人看到后感到非常新奇有趣,躍躍欲試,一試身手,而且“沙拉塔”的樣式和建筑技巧也在不斷被創新。其結果可以想象,隨著帖子點擊率的急速飆升,必勝客的顧客流量迅速增長。這一事件營銷的成功,關鍵就在于對消費者“不滿”時機的把握恰到好處。
途徑。任何一個事件營銷活動,都必須通過一定的途徑予以傳播。王老吉和必勝客都是選擇了近幾年尤為盛行的網絡進行傳播,具有較強的平民化意識。還有蒙牛乳業曾借助“神五”成功飛天事件,以“航天員專用牛奶”的名義,進行大規?!芭e起你的右手,為中國喝彩”的公關活動,旨在樹立一個具有民族內涵的大品牌形象。還有該公司在前兩年“超級女聲”的事件營銷中,主要是借助于手機短信這一極易參與的互動方式,使人們在拇指互動的同時,蒙牛酸酸乳也深入了人心。
對策:事件營銷成功的“十二字訣”
任何成功的事件營銷活動,都離不開以下幾點,這也是事件營銷成功的關鍵。
塑造個性:事件營銷不等于簡單的事件炒作,應該在營銷活動中,堅持把塑造企業個性和品牌個性放在首位,個性就相當于整個事件的“魂”之所在,塑造出個性才會最終使事件發揮出較大威力,也才能使人們明白事件行為的要義。前些年的海爾“砸冰箱”事件,實際上就是突出了海爾產品的高質量這一主題,將整個事件與海爾品牌高度融合,引起了消費者的極大關注。蒙牛在“神五”飛天事件中,開展“航天員專用牛奶”廣告宣傳活動,主旨就是突出宣傳蒙牛乳業的高科技產品,從而樹立起高科技企業的形象。
把握環境:事件可以成為企業或品牌的營銷契機,但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須對營銷環境進行精準把握,否則只會弄巧成拙。許多失敗的案例,大多是因為在營銷環境的把握上沒有到位。聯想“紅本女”案例之所以失敗,除了案例的刻意性外,人們難以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個良好的營銷環境,即使再策劃人們都會見怪不怪,難撼人心。而與此相比,王老吉的成功正是抓住了汶川大地震后國民心痛這一絕好時機,在政府、企業和個人紛紛伸出援手的大環境下,以較大的捐贈數額,樹立了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而有效地引導了輿情。
隨機應變:事件營銷往往都是以事件為載體,那么事件從發生到結束是一個動態過程,有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就要求在事件營銷的過程中,能夠適時根據變化,調整營銷策略,實施營銷破局。在今年北京奧運會上,耐克公司一直期待代言人劉翔的“金牌效應”來拉動商機,然而劉翔終因傷病退出比賽,這對耐克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然而,耐克公司面對變故隨機應變,在劉翔退賽后的12小時,發表聲明:“劉翔一直是中國最杰出的田徑運動員。耐克為能與劉翔緊密合作而感到自豪。在此時,我們理解他的感受,并期待他傷愈復出?!崩^而,又根據劉翔退賽為題材,專門設計了“愛運動,即使他傷了你的心”的平面廣告,進行溫情炒作,不僅安慰了劉翔,而且巧妙地贏得了所有中國人的心。據耐克公司介紹,該廣告創意推出以后,耐克體育用品的銷量不僅沒有因“劉翔退賽”而減少,反而在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