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價低于國際油價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是大排量進口車持續涌入中國的重要原因。
當國人還在沾沾自喜地認為我國已成為全球迅速崛起的豪華車消費市場時,是否有人意識到,這塊廉價的“肉”已成“油老虎”分食的對象?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甚至已有國外的航空公司將飛機開到中國來加油。“老虎”越來越多,“肉”已越來越少……放開油價,勢在必行。
據相關機構數據顯示,中國成品油價格從2002年的2.5元/升增長到目前的5元/升以上,6年的時間內,油價翻了一倍多。2008年,如果實施燃油稅,只要油價含稅達到30%,那么油價將提升到7元/升以上。如果油價繼續上漲,將很快突破10元/升。
油價一旦放開,必然對國內的汽車需求量尤其是進口大排量車的需求量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盡管這種情況的出現,也許會讓好“大”的國人一時還無法適應,但在能源與環保都日益嚴峻的今天,油價放開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油價放開的同時,必須要建立起引導汽車消費的財政政策體系,減少無節制消費。這才能盡快改變SUV市場連續5年“井噴”的極不正常現象。
在筆者的調查過程中,已有部分消費者表示,油價一旦放開,考慮到用車成本的大幅增加,自己將很有可能選擇排量偏小的進口車。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油價可以與國際接軌,消費習慣為什么不能呢?
中國汽車市場還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發展很快,變化很大。特別是近兩年,進口汽車市場發展較快,但相對國產車市場而言,競爭還不夠充分。競爭的加劇或許會加速這些進口車的國產化。一旦諸多的進口車步入國產化階段,貼近國情的國產車也將對抑制“油老虎”到中國爭“肉”起到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