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目前表示,與雪災相比,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給國家和人民財產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更大。另據經濟學者劉正山透露,震災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正逐漸浮現,預計經濟損失遠超雪災的1516.5億元,達5252億元以上。有關部門估算,震災致四川工業受損逾670億元,關聯企業達1.4萬余家。地震震痛了全球華人的心,是否也連帶“震痛”了中國經濟?“震痛”了中國汽車產業?
近日記者對業界相關人士進行了電話調查和采訪。結果顯示,79.83%的被調查者認為,震災對全年國內車市的整體影響有限;63.89%的人認為,對。8年全國汽車產銷破1000萬輛無礙;91.76%的認為,震災使商用車行業“因禍得福”。
震區邊沿車企毀損程度有限
震區及其邊沿區域市場的經濟及相關產業毀損嚴重,如離汶川較近的雅安、成都等地的汽車與零部件生產,供應與銷售企業廠房、設施或展廳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毀壞。其中一汽集團第三大生產基地——計劃年產能30萬輛的一汽-大眾成都工廠位于雅安市(距汶川僅120公里)的國內最大的微型汽車后橋生產企業——四川建安直線距離距震中不到60公里的四川一汽豐田;07年6月開工的華晨汽車綿陽生產基地等均受損嚴重,但部分企業已經在短期內恢復了生產。位于重慶市的長安汽車集團、長安福特馬自達、長安鈴木、重慶力帆等汽車企業均未受到破壞性影響。
另外,由于四川地區的汽車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且震區產業發展格局相對較弱,產品結構也以輕卡,改裝車和農用車等商用車為主,使川渝其他地區的相關企業并未受到連帶損失。
震災無礙全年車市產銷過千萬
川渝是未來汽車消費的潛在市場,是中國汽車市場成長速度較快的地區之一。震災使部分地區、企業出現供貨斷檔及延期,因此川渝地區汽車企業的配件、整車供應的物流體系面臨考驗。震災也使這一區域的車市受到了嚴重打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乘用車的需求。
據當地媒體報道,震后部分地區的汽車產銷曾陷入短期停滯。因此,有人悲觀預言,地震的破壞性使震區及其周邊區域市場的汽車消費意識、購買力大大下降,而且會持續到災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其他地區各類援助向災區傾斜,也會間接影響其汽車市場的消費態勢。不過,長安鈴木汽車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卻表示,震災對成都等局部地區市場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只是局部的、短期的,對年度目標產銷量影響不大。
美林證券分析師也表示,震災影響范圍不大,加上四川并非制造業集中地,部分地區購買力出現短期萎縮不會對全國汽車銷售產生;中擊。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賈新光也認為,“地震對全國汽車市場影響不必夸大,因為受災的這些地區相對偏遠,經濟欠發達。今年全國汽車市場破千萬大關的勢頭不會因此受阻。”
商用車震災中“因禍得福”
商用車在此次地震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僅10天內進出災區車輛就達數十萬輛,動用了諸如越野軍車(可以通過非常差的道路)、舟橋車(可以在河上架橋)、軍用指揮車,輕型越野車(SUV)、通訊車、醫療救護車、炊事車、油罐車(燃料補給)、發電車、工程救援車、吊車,挖掘機、起重機等各式專用、特種車輛。此外,大量用于運輸救災部隊、救援人員、轉運傷員和災民的公共汽車(客車),以及用于運輸救災物資的貨運車輛等也在救災過程中大展身手。
抗震救災依靠的是各類型汽車、機械,災后重建,工程、建筑類商用車輛及機械產品的作用仍將持續,并將成為主力。據了解,地震發生后,商務部發出緊急求購信息,要求采購大量的工程機械類設備、設施,用于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且日前國家已緊急下撥700億元人民幣用于災后重建。
隨著災后工程施工的陸續展開,下半年工程機械類、商用卡客車等細分市場將迎來銷售高峰。其中工程自卸車、混凝土攪拌車、垃圾清運車、清掃車、環衛車輛,尤其是各種貨運車輛的需求將十分強勁。西南證券行業分析師表示,有國家力量支持的災后重建蘊涵著巨大的商機,對基層和公共設施項目的大力投入,商用車尤其是工程、建筑、運輸類重型專用卡車行業,將在“不幸”中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賈新光也認為,震災對西北部區域市場汽車產業發展的消極影響可能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但對商用車行業來說,反而會出現激增的市場局面。抗震救災后期的重建任務沉重且重要,商用車板塊的作用必然凸顯。重建需要盡快得到運輸力量的補給,如建材,物資與人員遷徙等的運輸。此外,還會拉動對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包括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平地機和推土機,以及一大批為專用重柴機械服務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等等,均會在災后重建中受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