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愛心的企業,能夠將愛心“串”起來,匯成愛的海洋。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能夠將客戶“捧”起來,為他們打造價值的海洋。創建和諧社會,企業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但面對愛心,企業從沒有“吝嗇”過,無論給予的多,還是給予的少,那都是無價的,愿更多的企業把愛心匯聚起來,照亮整個社會。
四川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全國人民抗震救災,眾志成城,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歌曲。汽車企業紛紛采取積極行動,在汽車行業自主品牌企業中,陜汽是第一個做出快速反應的重卡企業。
愛心接力 這些都是應該做的
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發生8.0級特大地震后,一場愛心接力賽在陜汽打響。
13日一大早,陜汽集團快速反應、緊急動員,專題部署,一場愛心捐款活動在陜汽集團商用車產業園管理大樓前舉行,與此同時,身在住宅小區的離退休干部職工也紛紛解囊,義捐員工排成了長長的隊伍。短短幾個小時,共籌集了包括重型越野軍車等在內的價值近200萬元的物資及款項。
14日,陜汽組織7名志愿者將6×6軍用越野車、08款德龍6×6越野型自卸車、2000個千斤頂,運往災區參與救援工作。陜汽集團總經理方紅衛對帶隊的銷司副總楊振福說“保證自身安全,再保證物資安全,同時一定親自把陜汽全體干部員工的愛心帶給災區人民。”軍人出身的楊振福應聲答道:“明白!”。7名志愿者明白,這些都是災區急需的重要物資,一分鐘都不能耽擱。他們不畏余震、日夜兼程,終于在5月15日上午9時,成功交付災區人民手中。
19日早,陜汽集團、各子公司及營銷渠道下半旗悼念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下午2時28分,在陜汽集團管理大樓前,集團公司總部2萬名職工向西南方向集體默哀3分鐘,同時10輛德龍重卡以及所有消防車、公安巡邏車等集體鳴笛3分鐘,以表達對遇難同胞悼念的沉痛心情。隨后,黨員繼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向災區人民再獻愛心,交一分特殊的“黨費”。團員也以“特殊團費”的形式向災區人民獻了愛心。
28日,陜汽集團再次組織大規模的義捐活動,捐款額達585萬元,是汽車行業目前用于援建抗震希望小學最大一筆捐款。截至目前,陜汽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累計近800萬元。
一位員工在接受采訪時說:“陜汽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德贏天下,集團公司情系災區,協力救災,公司領導賑災工作組織得非常到位,為了災區人民,獻一份愛心,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保障服務 為救災贏得時間
在災區,超過360輛的陜汽重型越野軍車、重型越野商用車穿梭在抗震前線。針對這種情況,銷售公司主管服務的副總經理王宏斌立即調研災區情況,認真分析市場,迅速把握服務需求現狀,率先成立“抗震救災服務突擊隊”,并親自擔任隊長。在陜汽集團總經理方紅衛的重要批示下,突擊隊第一時間趕往成都。
經了解,“抗震救災服務突擊隊”共抽調20名技術骨干坐鎮成都,以成都都江堰太平園服務站為核心,以整個部隊服務保障為重點,全面負責抗震救災現場服務工作的組織協調,并在四川成立應急服務小分隊,對參與服務的人員和服務站進行直接調度。對一線參與救災的陜汽重卡一律特事特辦,承擔所有的維修及配件費用。并開通本部400880 9818、成都028-85037223救災服務熱線,進行24小時全天候服務。要求服務突擊隊員每天必須與部隊主動聯系,隨時掌握車輛運行和服務需求狀況,要求在部隊車輛運行時做到跟蹤服務,在部隊車輛休息時,做到上門檢修。同時,陜汽配件公司在高毅經理的帶領下,組織四批幾十萬元的配件送到災區。通過這次特殊的任務,陜汽集團以實際行動履行了“貼心服務”的理念。
王宏斌介紹,“抗震救災突擊隊”得到了陜汽當地辦事處、服務站的積極響應,員工紛紛要求參與,人數遠遠超出原計劃,上升到56個隊員。根據服務需要,通過周密安排,迅速成立三個應急服務小分隊,以都江堰太平園、綿陽茜安、廣源機電三個服務站為中心進行全方位售后服務保障工作。為保證人員能夠迅速深入一線,服務站為他們辦理了各類相關的手續,配備相關服務設備。陜汽服務人員嫻熟的服務技術,為部隊贏得了寶貴時間,良好的服務贏得被譽為鐵軍的濟南某部的高度評價。部隊首長拉著王宏斌的手感動地說:“感謝陜一如既往對部隊的支持,特別感謝的是,陜汽是抗震救災以來第一家主動到部隊走訪服務的重卡企業,陜汽和部隊心連心啊。”
近期,在部隊里流傳著一句話:“部隊到了,災區人民很放心;陜汽服務隊到了,部隊保障更放心”。
勇于奉獻 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在災區,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那些為災區人民無私奉獻的最可愛的人。
銷司副總王宏斌,組織安排協調突擊隊的各項工作任務,并親自帶隊深入部隊和一線了解情況,現場解決問題,由于各項工作安排的到位,陜汽的服務得到了部隊的肯定。
陜汽辦事處經理姜建國,家就在成都,他有效組織工作人員配合突擊隊,并深入一線,積極組織營銷和服務工作,還賣出了50余輛陜汽重卡。
服務經理王立兵,他的孩子還小,地震發生后妻子多次電話叫他回去,他卻一直堅守在服務第一線,每一次服務他都詳細安排并且隨隊出去。
陜汽當地經銷商任偉,為災區人民購買了價值7萬元的衣服。
都江堰太平園服務站站長嚴國華,50多歲,“抗震救災服務突擊隊”的副隊長,他自己捐了3000元,每一次救災服務他都詳細安排,親自沖殺在服務保障的最前線,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太平園服務站是陜汽當地最大的服務站,也是最得力的服務站之一。
都江堰太平園服務站鄧科長,他的家在地震中全塌了,但他都沒有回去看,一直為部隊做保障服務工作。他主管服務,每天必到都江堰進行走訪服務,他熟練的技術贏得了部隊的普遍認可,受到戰士們的愛戴。
綿陽服務站站長蔣平,將第二個要開業的、10畝地大小的服務營業點貢獻給了軍隊做野戰醫院,主動安排服務人員去車輛比較集中的地區進行調研,不顧個人安危,深入江油、安縣等受災嚴重的地區。在服務回訪用戶的過程中,嚴重的災情打動了他的心,他當即決定免掉用戶30余萬元的欠款。
5月25日6.4級余震那天,成都以及周邊各地震感強烈,但所有服務站的服務人員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應急措施 一切為保障災區服務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8小時之內,陜汽啟動賑災服務應急預案,快速成立“抗震救災服務突擊隊”,推出重卡救災免費保障服務新舉措。
對于為何成立突擊隊,王宏斌說:“我們是為部隊輸送軍車的企業,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優良的文化傳統,當部隊進入災區以后,軍車的售后服務就應該作為當前服務的重點工作,我主動向集團公司請纓,成立‘抗震救災服務突擊隊’,我任隊長,在銷司總經理支保京的親自過問和安排下,奔赴一線,把陜汽的服務力量形成“拳頭”,做好陜汽貼心服務品牌,使得服務保障有力。”
在整個賑災活動中,陜汽集團的快速反應機制讓人稱贊。無論是第一時間的賑災義捐,還是救災的“服務突擊隊”,都處于重卡行業的前列。可以說,這種優秀的應急服務反應機制,是建立在企業完善的服務網絡體系基礎上的。
面對災后重建,面對余震不斷,參加救災的陜汽重卡數量不斷增加,服務工作壓力也不斷加大,但陜汽“抗震救災服務突擊隊”的全體隊員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全力服務災區,一切以保障部隊和用戶需求為重點,我們有能力滿足災區所有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