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回暖
成都車市走出地震陰影
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數據顯示,震前四川汽車市場增速達到22%,屬于“增長較快”地區。而作為“私車第三城”的成都,震后近兩個月的市場表現堪稱優秀。
5月13日到27日成都車管所的上牌量縮水高達60%。雖然在震后的第二天,絕大部分4S店恢復了正常營業,但來店看車的人寥寥無幾。
進入6月以后,成都車市已逐步好轉。記者從當地多家經銷商處了解到,從6月份到7月初,顧客到店量及銷量都在穩步回升。
“目前我們的銷量已經和震前水平相差不多,地震只是影響了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成都建國上海通用4S店經理吳虹對記者說。
成都明嘉東風標志4S店經理劉東兵則告訴記者,6月份的時候銷量雖然比5月份提高了20%,但是每天2-3輛車的銷售量和震前4-5輛車相比還是有差距的。這是因為6月的優惠降價活動非常多,所以車市銷量也有所增加。不過要說成都車市現在已經恢復,未免言之過早。
他同時表示,這種不太理想的狀況也并不屬于“地震后遺癥”。7月一般都是銷售淡季,加上7月1日后四川地區國Ⅲ排放標準的車已不能上牌,因此他認為目前的市場表現是正常的。
當然,地震的因素尚未徹底消除,劉東兵還提到,今后小排量SUV可能會持續得到關注,這就是地震對汽車消費心理的影響之一。
在采訪中,吳虹和劉東兵都表示,四川人民堅強樂觀的態度將對車市的恢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汽車銷售情況、統計數據等都反映出成都車市基本已恢復正常。
油價上漲 奧運限行
北京車市經歷雙重打擊
6月中旬,北京車價曾經歷了一次集體“跳水”,當時大面積降價的主要原因就是油價上調和有關奧運的限行措施。隨后,油價的“破6”也令一部分北京消費者取消了購車的計劃,近一成的有車族成了平時不開車的“捧車族”。
北京某福特4S店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5、6月份他們店平均每天可以定出3-4輛車,而6月底到7月初,平均每天也就能定出1輛車。看車的人也大大減少,銷售大廳經常空空蕩蕩。
奧運因素對車市的影響更為明顯。7月1日起,北京市開始實行奧運期間機動車臨時管理措施,商品車不能再運送進北京。因此,從6月初開始,從經銷商到廠家分銷中心都在囤車,但一些熱門車型仍然存在斷貨的可能。
這位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店內共有七八十輛福克斯和蒙迪歐現車。但賣得比較好的福克斯現車不足,已經開始漲價。
記者還從北京一汽豐田某4S店了解到,目前該店貨源已經出現短缺。該店卡羅拉1.6L已斷貨,花冠庫存只有兩輛,即使現在預定也要等到奧運之后才能提車。卡羅拉1.8L車型現車相對比較充足,但能否堅持到“禁運”結束也很難說。
不過,不少經銷商也向記者表示,雖然油價及限行因素對北京車市打擊不小,但這一時期的購買力可能會在奧運會后得到集中釋放,九、十月份京城車市也許能迎來久違的購車潮。
銷量跌入低谷
廣州車市面臨考驗
上月初,家住廣州市的某廣告公司職員趙先生購買了一款經濟型轎車,本來想好好享受一下有車生活,但是還沒一個月,大幅上漲的油價和停車費就讓他放棄了買車前的美好計劃。
“開車實在是太貴了,能坐公車就坐公車嘍,現在我這車最大用途就是周末出游。”趙先生無奈地向記者表示。
在廣州,這樣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隨著5月傳統銷售旺季內銷量的大幅下滑,廣州車市也進入了少有的低迷。目前,廣州車市落到了五年以來的最低點。有的汽車銷售點一周只能賣出1輛車,不及高峰期的1/20。
長安福特廣州瀚福店經理顧培紅肯定了車市的慘淡狀況,他說,店內最近的銷量狀況達到了半年來的最低點,盡管優惠活動很多,但仍未能打動消費者。至于這樣的情況到底還會持續多久,他心里一點底也沒有。
有人歡喜有人愁。盡管大勢不佳,但日系品牌銷量的一路領先,令更多的經銷商加入日系品牌4S店的行列。廣州本田、東風日產今年將新批建4S店3到4家,本田謳歌在廣州專營店今年下半年可能也將開業。不少日系豪華品牌同樣加入了新一輪的“圈地運動”,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等也有在廣州開新店計劃。
同品牌4S店的迅速擴張勢必帶來更激烈的競爭,這無疑將給位于谷底的廣州車市帶來更多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