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院最終批準了政府為車企提供總額達25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的援助計劃。美國汽車業界雖然為此歡呼雀躍,但是他們更擔心的還是怕貸款推出的速度太慢。車企面對糟糕的經濟現狀以及亟待調整以順應市場需求的產品結構等情況,已經迫不及待想得到貸款。而歐洲同行則對美國政府的行為表示非常不滿,目睹底特律“三大”使用納稅人的錢來獲得競爭優勢讓他們非常不爽。一時間,低息貸款援助計劃成為全球汽車界關注的焦點。
《美聯社》湯姆·克里謝底特律“三大”亟需得到低息貸款
目前出現的各種不利情況證明,底特律“三大”亟需美國政府2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越快越好。
底特律“三大”通過援助計劃可以獲得大量的資金,這對于他們將生產結構從生產卡車和SUV轉變為生產更省油,高效率的車型具有重大意義。盡管政府表示貸款針對所有符合條件的車企,不管是不是美國本土車企,但顯然主要是為了幫助底特律“三大”。現在是底特律“三大”的關鍵時刻,他們已經非常拮據,在調整生產上已經耗去了大量資金。同時,貸款還將幫助他們加速推出新的節能技術。
然而,政府稱該計劃還有亟待完善的內容,也許會拖延6個月甚至可能長達18個月,這顯然有些遲緩。延遲越久,貸款的價值和作用將變得越小,對汽車制造企業來說,如果能在6個月之內得到貸款將相當有利。因為他們都宣布2010年將推出小型車和電動車,而這時候正是他們調整生產線的關鍵時刻。如果拖上18個月,貸款幫助轉型的意義將為之甚微。
貸款對于底特律“三大”的幫助意義不僅如此,還將使得供應商和消費者不會對底特律“三大”失去信心,這點又顯得尤為重要。
在等待貸款的同時,他們甚至得通過努力削減開支、與聯合汽車工人工會簽署節省費用的合同和出售資產等方法,來籌集更多的資金以應對市場銷量的衰退,這樣下去,他們恐怕熬不了太久。
《金融時報》美國政府動作遲緩貸款來得太少太遲
美國汽車業盡力爭取的500億美元貸款被迫縮減,反復無常的美國立法機構使得美國金融市場陷入混亂。不過,現在確定了25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計劃,汽車行業的股東們倒是可以因為終于獲得了一點兒幫助而慶祝一番。盡管該法案的簽署能夠對汽車業有所幫助,款項可以用來進行生產轉型。然而,對于底特律汽車業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資金可能會太少也來得太遲了。
寄希望于底特律“三大”的投資者將會比以前更加憂心忡忡,因為也許到2009年春季都無法真正看到貸款的落實,同時還有可能與零部件供應商甚至是外國車企共享為數不多的貸款。
與此同時,汽車市場的銷量情況讓人心涼,低于100萬輛的銷量糟糕透頂,是自1992年以來最嚴重的下跌,而且年銷量更不被看好。標準普爾預測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在明年將分別消耗掉160億美元和130億美元的現金,通用汽車公司也許還將花費掉20億-30億美元。在這種時候,獲得的數十億美元的貸款所能發揮的作用將微乎其微。
《路透社》曼尼·洛佩茲政府貸款令德國車企憤怒同時又羨慕不已
這些天,他們(德國車企)一點兒也不開心。他們表示無比憤怒,因為美國政府確定將投入25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來幫助美國車企生產節能環保車。
德國汽車業官員憤怒地呼吁,該貸款使得自由市場的競爭失去公平性。但是憤怒有點夸張,他們的感情寄托錯了位置。這個貸款計劃很難被看做是保護主義,而德國政府薩克森州一直持有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股份,他們幾乎將日企和其他亞洲企業拒之門外,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護主義。
事實上,由美國能源部門定下來的貸款計劃并沒有將德國車企排除在門檻之外,他們也可以申請貸款。當然,不能否認該計劃主要是為了幫助底特律“三大”。
然而,貸款并非毫無付出,貸款有利息,最后還需要去償還,但是,相比它們的工廠轉型和生產燃油經濟型車所需要花費的資金,僅僅是滄海一粟。
同樣的轉型需要也存在于歐洲車企,他們也在積極游說歐盟出資幫助他們。他們期望獲得304億歐元(約為550億美元)來幫助他們達到歐盟要求的難度極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
《底特律新聞》羅恩·蓋特芬格爾
低息貸款拖延不得
雖然最近油價回落到每加侖4美元左右,卡車等高油耗車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巨大的基礎投資仍然至關重要,考慮到全球的經濟現狀,戰略轉型仍然勢在必行。
貸款計劃就是為了幫助車企產品完成達到環保和經濟性的轉變,再加上急速轉變的消費者的需求取向,可能會使美國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性。同時,美國汽車工業對美國社會的貢獻作用意義重大,在美國至少七分之一的工作都與汽車業有關。
車企亟需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這么一個例子,今年初,通用汽車公司購買了一批鋰離子電池,想發展括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通用卻沒有聯系本土供應商生產這種新一代技術產品,卻選擇了日立車輛能源公司,并在日本生產鋰電池。
為什么會這樣?據美國相關部門研究,勞動力成本并非主要原因,雖然美國在鋰電池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在亞洲生產,更容易與政府合作進行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得到他們很大的支持。
美國政府就不能在這些領域落后,車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一先進的技術項目將幫助我們與競爭者并駕齊驅,所以我們容不得耽誤時間,這就是為什么布什政府稱,在能源部門完善條例之前可以先行獲得發展先進技術所需要的資金。不要再拖延了,政府如果想盡快,不管怎樣都可以做到。
(于 戈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