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汽油、不喝柴油、不用天然氣,當然更不是通電或者使用氫燃料,上海147路的10輛特殊公交車卻一樣馳騁自如。
如果你知道一種無毒。低碳的清潔燃料,叫二甲醚,可能就不會那么驚訝了。
“二甲醚從煤,煤層氣、天然氣、生物質等多種資源制取而來,能實現高效清潔燃燒。”國際二甲醚協會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黃震對媒體說。
目前,上海已建成了國內第一座車用二甲醚加注站,并成功研制了10輛二甲醚城市公交車,今年年底之前率先在147路公交線路上載客運營。上海在車用二甲醚技術上在國內已處于領先。
替代能源的“新寵”
在國際油價突破120美元之后,作為替代能源的二甲醚在國內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說,前幾年,我國汽油、柴油價格比二甲醚低,所以二甲醚主要用于工業領域。但近來在石油漲價這樣的背景下,二甲醚的價格優勢和替代能源的作用逐漸顯現出來。
作為一種重要的超清潔能源和環境友好產品,二甲醚被稱為“21世紀的燃料”。據了解,二甲醚能夠替代柴油和液化氣,用做汽車燃料和民用燃料,有效減少環境污染。當前城市天然氣處于嚴重短缺中,二甲醚可以部分替代液化石油氣作為民用和工業用燃料。
目前,二甲醚每噸價格平均比柴油低二三百元,比液化氣平均低七八百元。再加上二甲醚的環保、安全性能,在車用、民用領域使用前景逐漸被看好,但這并不意味著二甲醚的推廣就會一帆風順。
技術路線成熟
作為一種新生的能源,二甲醚一路走來并不都是鮮花和掌聲,甚至有人還提出疑問:二甲醚是真正的清潔能源嗎?畢竟我國現在生產二甲醚的主要原料是煤,在提取的過程中難道就不會產生新的污染?
“二甲醚的出現,解決了煤直接燃燒帶來的污染問題,我們能夠通過技術手段非常高效地把煤轉化成二甲醚燃料。”新奧集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甘中學向媒體介紹說。
在生產二甲醚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但這種排放采取了集中式處理。二氧化碳通過生物能源轉化成生物柴油,二氧化硫通過和其他稀有材料共同作用轉化成有用的化工產品。這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污染問題就得以解決,而且使最終產物二甲醚能作為一個集成的清潔能源得到應用。
事實上,目前我國生產二甲醚,主要就是利用棄采的高硫劣質煤炭和焦炭生產中放空污染的焦爐煤氣作為原料,先用煤粉生產一氧化碳和氫氣,再合成甲醇,兩分子甲醇脫水就得到一分子二甲醚。這對于能源資源是最大節約,而且成本低廉。
在國外,特別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就是看準了二甲醚燃料汽車的市場前景和環保效益,紛紛開展二甲醚燃料發動機與汽車的研發。歐洲研制出了使用二甲醚燃料的大客車樣車,用于試車與示范。日本研制了燃用二甲醚燃料的卡車,目前正在推廣。
相比之下,在國內,對二甲醚燃料汽車的推廣步伐明顯要慢許多。
規劃外生存
由于目前國家相關產業政策以及二甲醚行業標準的缺失,二甲醚推廣應用于車用和民用領域仍存在“瓶頸”。
雖然,去年12月份發改委就已經明確地將二甲醚列入鼓勵類產品,但直到現在,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氣并未獲得最終的“出生證”。這使得二甲醚的車用至今停留在試點階段,尚在大規模推廣的門檻之外,大大制約了這一新能源的普及。
“其實,二甲醚從技術層面看完全可以推廣應用于車用領域。”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王金福說。一些業內人士透露,改裝二甲醚汽車,只需在發動機上加簡單裝置,在后備箱加個儲氣罐,技術過程與改造液化氣汽車相仿,簡單易行。
但是,二甲醚用作車用燃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只是涉及汽車的改裝,還涉及加氣站的建立、環保政策的支持等。顯然,如此巨大的工程如果沒有國家有關部門在產業化及配套政策上加以扶持,二甲醚作為車用燃料能快速推廣嗎?
“我一直希望中國滿大街跑的都是二甲醚汽車!”目前,產能規模全球居首的久泰能源集團總裁崔連國說。但不知道崔連國的“希望”什么時候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