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相當于一個北川地震中的死亡人數,怎么能不觸目驚心!”在一個卡車安全的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杜芳慈做出了上述表示。
資料顯示,200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其致89455人死亡,其中重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到16107人。如此算來,僅占汽車保有量5%左右的重卡,造成的死亡人數卻將近20%。雖然2007年交通事故傷亡總數下降到81649人,但仍沒有聽到這一比重下降的相關消息。
“用戶對安全問題還不夠重視”
“卡車安全問題在我國之所以沒有像乘用車那樣引起廣泛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老百姓對安全問題還不夠重視。”韋氏車用雪地產品(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浩告訴記者。
以卡車防滑裝置為例。說到車輛雪地防滑裝置,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就是將鏈條綁在輪胎上。今年北京車展期間,記者也了解到,很多觀眾就是這樣認為的。
據了解,在歐洲不僅對于某些常年積雪的冰雪道路有安裝防滑裝置的規定,還有專門的防滑裝置的質量認證體系和機構。材質上也趨于多樣化,不僅有金屬鏈網,還有橡膠型以及近年來開發的工業面料類。
“其實,今年雪災期間,很多人都在找防滑鏈。但這種‘亡羊補牢’的做法就表現出了我國在汽車安全用品,尤其是卡車安全用品方面還不成熟。”江浩分析說,“比如輪胎分為軟胎、硬胎等,不同的輪胎適合在不同的路況、天氣下使用,但是很少有車主配備不同種類的輪胎以備應急之用。”
“在我們國家,特別是卡車司機對汽車安全知識的了解還相當缺乏的時期,他們關注更多的是價格和載重量。”江浩表示。
記者在卡車市場采訪中也發現,前來買車的用戶詢問最多的就是價格,其次是動力方面,很少問及安全方面的問題。在石家莊市場采訪時,一位郭姓司機也曾表示:“除非自己翻車,否則卡車不會存在什么安全問題。”在他看來,卡車安全還僅限于“卡車和轎車相撞”。
安全標準“打折”
據了解,韋氏車用雪地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已經3年了,但由于中國的防滑裝置市場尚未形成氣候,公司的產品100%出口歐美和日本。
在江浩看來,歐美發達國家在汽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是比較健全的。比如,規定下雪路面必須用防滑產品或采用防滑措施,否則警察會把車輛攔下來不讓行駛。而且,在不采取防滑措施的情況下車輛發生車禍,保險公司也不給予理賠,這些都為汽車安全產品提供了一定的市場。
但是,國內在這方面還不健全,法規體系也不完善。比如,WEVB技術在國外重型卡車上已成為標配,屬于法規強制的裝置。所以有關專家呼吁:“中國要根據道路實際情況,強制標配WEVB安全制動技術,保證卡車司機的安全。”
據記者了解,我國在卡車安全方面還沒有專門的法規。在中國近100項汽車安全執行標準中,更多的是乘用車的安全標準。一些關于卡車方面的規定只是分散在相關的法規中。比如2004年5月1日公布并實施的《中華人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在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重型載重汽車、半掛牽引車等強制安裝汽車行駛記錄儀。
另外,標準的執行力也影響了卡車車主安全意識的提升。“和歐盟相比,我國在商用車安全標準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而且標準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徐向陽說,“不管主動安全配置還是被動安全配置,乘用車能用的,卡車基本上也可以使用,但國家沒有強制要求,企業和用戶一般不會加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