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08全國商用車配件產銷聯合會商務大會暨高峰論壇在江西南昌舉行。歷經了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上漲,銷量下滑。投資不足及出口受阻,商用車整車廠受到嚴重沖擊,江浙部分零部件中小企業已然倒閉。繼而,下半年原材料價格回落,出口政策調整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商用車后市場又將面臨怎樣的動蕩?2009年是否能夠好轉?這一切是機遇還是挑戰?國內零部件企業如何應對?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眾多企業高層匯聚一堂,展開危機應對之辯。
徐長明 跨國公司格局演變嚴重影響國內形勢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出口。影響最大的地方是東部沿海地區,那里今年的工業增長率明顯低于中部和西部。從東部到中部,然后再到西部,影響一步步遞減。
中國商用車自主品牌受到的影響比歐、美、日發達國家更大一些,因為中國汽車廠商比歐美分散得多,與國外4、5個企業壟斷市場相比,中國目前乘用車企業約50家,商用車100多家。這種分散狀態下的小規模企業抗沖壓能力就比較弱,所以產業特征決定中國會遭受更大的沖擊。
同時,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格局演變也會波及國內市場。我認為,金融危機過后,國際市場上日系企業將更強,美系企業可能變得弱一些。因為目前所有跨國公司都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投入中國國內業務。國際上的變化一定會在國內有反應。
全世界把中國市場當作一根救命稻草,將明年發展的希望寄托于中國經濟。結果,在這種不利局面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產能、產品,營銷等各個方面投入的力度會比以往還要大。
高立中:供需雙方信心不足銷售形勢嚴峻
在北方,下半年北京奧運影響不可忽視。像河北、陜西,北京,天津的周邊,因為奧運安全問題,從5月份開始到8月份幾乎沒有賣車。接近奧運的時候,國Ⅱ的運輸車不能進北京,必須在廊坊中轉,一噸要500塊錢,貨都沒這么值錢,北京進都進不去,這對整個物流的影響很大。
奧運結束了,保定、廊坊一帶國Ⅲ車好賣,國Ⅱ車還是賣不出去。為什么?因為北京五環以內進不了。北京的旗幟作用影響了整個車輛的使用環境和要求,它促進了國Ⅲ政策的實施,但是要求太高,而且支持力度也是全國未有的。
在南方,全球金融風暴對中國珠三角、長三角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東莞1-6月倒閉1600多家企業,造成300多萬人失業。我在武漢感觸很深刻,這幾個月人沒活干,小偷都多起來。東莞、順德原來一個月賣100-200輛車,而現在一個月僅售出50-60輛,一半都不到。
很多專家都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預計4季度宏觀經濟形勢會有一個好轉,但是,我感覺4季度還是不行。從微觀上看,東風汽車的配套廠很多,現在已經開始價格談判,整車廠因為目前鋼材價格下跌到4000元-5000元/噸而壓低價格,零部件廠商卻因為庫存原價格為6000元-7000元/噸而日子更難過。上個月我到福田走訪,感到大家對明年發展形勢都比較慎重。
消費者信心不夠,企業信心也不夠,明年銷售工作就很難進行??傮w感覺明年不樂觀。
師強:挖掘售后市場潛力
從服務業來看,中國中重卡市場發展的趨勢有幾個方向,第一是產業橫向一體化,就是利用品牌和實現連鎖經營,橫向展開。
第二是產業縱向一體化,即服務業不單只是維修業,而是向保養、維護、維修、配件供應,銷售以及二手車、金融保險等幾方面全系列的縱向業務進行拓展。
第三是新的服務業務得到不斷的開發?,F在很多4S店只是把車賣出去,獲取更多的客戶。但是,僅僅賣車利潤很低,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新的業務,比如物流掛靠、幫助用戶上牌,幫助用戶上保險、二手車交易以及銷售后的增值服務等實現高利潤。
第四是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電子技術。隨著環保的升級,技術水平的提高,新技術在汽車維修業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第五是配件占銷售的地位及作用的凸顯。目前,制約中國維修行業發展的一個問題就是配件,而且它對客戶滿意度的制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羅錦陵:整合優勢資源與跨國公司合作
目前,中國零配件企業惟一可走的是改變傳統的經營思路、經營品種和經營模式,走銷售與維修相結合的道路。對于有實力、有經營規模和有能力的經銷商來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渠道優勢,網絡優勢和品牌優勢,因此經銷商應該主動向那些提供國Ⅲ、國Ⅳ排放標準和其他底盤的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或主機廠的售后服務中心靠攏,尋求新的經營模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而廠方的售后服務中心也應該積極尋求與各地具有經銷網絡優勢的經銷商合作,從而降低自身專業維修站成本,擴大服務范圍,這些都是新的機會。金融危機的挑戰也關系到如何運用產銷聯合會的群體優勢、組織優勢和規模優勢,來規劃和組織相關有實力,有發展能力的經銷商與零部件跨國公司等進行積極的談判,甚至可以建立產銷一體的新型經營模式的經營機構,還可以組織維修廠加入這一模式。
同時,聯合會抓住這個契機還可以把小經銷商組織起來,比如組織一個股份公司,利用個人的優勢,或場地優勢、或配件優勢、亦或資金優勢,形成有規模優勢的團體與品牌供應商,專業維修站合作,以建立專業維修站等模式。
胡雄 此時正是期待整合和發展的大好機會
很多專家講金融危機,我要給從事汽車售后行業的同行打打氣。這次的金融危機是否會影響到中國汽車售后行業呢?從目前來看,我認為是不會影響。
與國外對比,中國的電器連鎖和美國的差距已經不大,比如國美、蘇寧。無論從門店數量、單店面積,營業額還是市值,基本上和美國兩大電器巨頭百思買和電路城沒有差距。而汽配連鎖與美國之間的差距目前還是非常大,通過對美國市場的分析對比,我認為中國汽配連鎖市場規模也會大于電器連鎖市場,這就意味著這個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據悉,美國權威機構花巨資調查,中國2010年售后市場的需求量約2000億人民幣左右,盈利前景可觀。同時,很多專家還認為,后市場利潤空間比前端大,而且價格不敏感。
所以,我建議零部件生產商可以關注售后市場。金融危機和行業不景氣之時,正是有實力的企業練內功的最好時候,練完內功,整個行業的商業環境就是進行行業整合和發展的大好機會。
張經:真正困難時期還沒有來到
去年年底,中國國民生產總值是23萬億,而今年,前3季度已經達到20萬億。由于金融“海嘯”的影響,加上馬上來臨的圣誕節和中國元旦,春節消費的拉動,國民生產總值大約能維持到去年的23萬億左右。
按照常規,這個總值的40%屬于中國國內消費,約9萬億左右?,F在新形勢的關鍵在于,受金融“海嘯”影響,國外訂單大量廢止和退回,就是說14萬億商品的30%-40%必須在國內銷售。過去是“僧多粥少”,現在是“僧少粥多”了,都要由13億人消費掉,可以設想汽配行業的壓力會有多大。
當然,由于商用車汽配行業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是太大,因此,影響更多來自于國內。我認為,各位企業高層應該看到,中國真正困難的時期還沒有完全到來。朱镕基曾認為,經濟波動的影響有一個滯后期,所以整個汽配業和后市場廠商,應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王遠鴻:做好準備過嚴冬
從影響工業生產的幾個要素判斷,4季度總需求還會相對比較平穩。在時間上,今年4季度比去年多了兩個工作日,電力供應目前充足,奧運會結束,出口政策調整以及其他的經濟政策稍微放松,我預期4季度的工業生產增速會比3季度快一點,即今年3季度可能是個低點,4季度會有所反彈。
當然,大多數人預測明年上半年態勢依然不好,好轉也會在下半年,如此一來,明年的出口可能并不順利。同時,由于收入沒上漲,消費會比較高,社會總消費肯定比今年低。實際上,三大需求都會偏低,所以明年的經濟增長肯定不及今年。
面對國際國內這種復雜的局面,中央還是采取了一些辦法。但是由于中國是個龐大的經濟體,經濟調整不會很快就能見效,尤其是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出臺一項政策非常困難,比如房地產,尤其牽扯多方利益的時候,可能博弈的時間比較長,這樣政策影響就會比較有限。所以,大家要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度過嚴冬,當然,我們希望這個嚴冬的時間越短越好。
(李 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