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之后
你有幾張信用卡,今天你刷了嗎?相信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很多年輕人的錢包里都至少有2張信用卡,多者有5張,更有甚者擁有5張以上。專業的咨詢研究機構易觀國際200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底中國信用卡發卡量達9976萬張,比2006年同期增長69.65%,預計今年信用卡數量將達到1.4億張。咨詢公司麥肯錫在08年初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中稱,目前,中國的個人信用卡持卡人數量已接近3000萬,超過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張以上的信用卡。國內信用卡市場正在呈現井噴式增長,可謂是全民“齊刷刷”的消費時代。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欠債”的人群越來越多,而這些人在經歷著什么,他們又在想些什么呢?
被信用“卡”住的日子
□ 九 月
現代城市中,存在著這么一群身為新“奴隸”的人,他們可能是房奴,可能是車奴,可能是卡奴,當然,也可能是“三奴合一”。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存今天的錢,留著明天花”的優良傳統??梢哉f,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消費觀念使然,我們不大可能像某些外國人一樣,預支明天的工資,來滿足今天的需要。
但是,時代真的不一樣了。比如申請住房貸款,成了解決年輕人“想要有個家”愿望的實現途徑。首付交了,省下的余款成為一筆巨額的債務,變身成一張薄薄的卡片,輕易地就能夠放進錢包里,但卻成了一個饑餓的“吸血鬼”,每個月定期將工資“吸”得一干二凈。市區的房子就是貸款也買不起,于是只好買郊區的,買了郊區的房子,上班就成了問題,每天擠公車的時間占到一天時間的1/6,還不一定能擠上去。怎么辦?于是只好買車。買了房已經山窮水盡,車子的錢哪里來?貸款吧。于是,又一個饑餓的孩子住進了你的錢包。車房都有了,在城市里生活,便好像上了一個臺階:“咱也是有車有房的人。”有車有房成了衡量一個人生活水平的標準線,既然你已經上了這條線,那么與你生活相關的一切物品都必將更上一層樓。要如何滿足日益瘋漲的欲望呢?我想,銀行成了最為善解人意的朋友。
信用卡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沒錢、卻又想過舒適生活的年輕人的虛榮心。男孩要買心儀已久的新款手機、相機、游戲機;女孩流連于往常根本不敢靠近的高檔化妝品柜臺,指點江山一般地、底氣十足地對著高傲的專柜小姐:“這個、這個和這個,都給我包起來,贈品多一點哦,我可是你家超級VIP!”POS機的大量使用,讓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刷了多少錢!很快一張信用卡就顯得捉襟見肘了,為了還錢,只能再辦一張卡,用這張還那張,一環套一環,最終成了惡性循環,越來越多的債務變成一張巨大的網,將你死死地纏在中間,動彈不得。
為了還上錢,很多人不敢辭職、不敢旅游、不敢和家人實話實說,只能表面光鮮亮麗地背負著無窮無盡的債主游走于城市的各個角落。
從前就聽過一個故事,一個美國老太太在臨死之前,終于還上了借了一輩子的房債;而一個中國老太太在臨死的前一天用攢了一輩子的錢買了座大房子,只享受了一天,就駕鶴西去。這個故事,讓當時的我十分地迷惑:那我們究竟是應該背著債務早早享受生活,還是應該“無債一身輕”地過著清苦的生活呢?父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反復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善良、正直的人,知道自食其力、欠債還錢的道理??墒窃诤髞淼纳钪校覀円宦房目慕O絆、連滾帶爬地走到現在,想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變得越來越難,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努力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現在發現,這個愿望也很難實現,因為你很快就會發現,信用卡真的是一個無底洞,是欲壑難填的美麗陷阱。
遙想我的第一張信用卡,辦卡的初衷是因為同事的朋友在銀行工作,有推銷信用卡的工作任務。在他的哄騙下,我天真地以為信用卡就是在沒錢的時候也可以消費的銀行卡,只要定期地還上欠款,就既沒有利息,也沒有其他的額外開銷——這對于工資常常花不到月底的我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瓦@樣,我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卡奴”的隊伍中去。在今后的半年里,我又接著辦了一張又一張的卡,有的是因為辦卡有精美禮品贈送,有的是因為卡片設計精美,還有的只是為了滿足一點點的虛榮心。
不出三個月,我就開始慢慢地嘗到了信用卡帶來的無盡惡果——債務越來越多、利息越來越高、漏洞越來越大,只能不停地拆了東墻補西墻,月初發了工資之后,連一毛錢也見不到就直接打發了“饑荒”。從那一天起,我就再也不敢隨便想辭職換工作的事兒,旅游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爹媽打來電話還得“死鴨子嘴硬”的硬抗。
每當我在朋友同學當中哭訴我的“奴隸”生活時,激起的不是同情和兩肋插刀的友情援助,激起的只有更多哀怨的眼神,于是聚會成了痛訴自己苦命“奴隸”生涯的申冤大會——有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有被汽油錢逼得快上吊的,還有的人根本看不見一毛錢的現金工資,每個月的生活就是刷卡——還錢——再刷卡——再還錢的流水線,欠債的數額由原來的全款還變成了現在的只挑最低還款額還。結婚的倒還好說,至少有個人來分擔,那些待字閨中的姑娘,只能咬著牙一邊詛咒金融危機怎么還不讓銀行倒閉,一邊為了還錢而忙得雞飛狗跳。
估計爹媽看到我的這篇文章會腦溢血也不一定,在他們眼里的自己還是那個等著他們給零用錢花的小姑娘,還是那個因為欠了誰的一百塊錢而輾轉難眠的脆弱孩子。豈不知現在的我,就算是背負著巨額的債務,還是會昂首挺胸走進高檔商場“指點江山”而臉不紅氣不喘;就算是一天接無數個催款電話,也敢于走進餐館點一只咖喱帝王蟹飽飽自己的口腹之欲;就算是賬單如柳絮一樣飄到辦公桌上,也寧愿假裝看不見地與朋友約好下一個“腐敗”地點……我想,我們這一代人,可能真的是自己把自己扔回了“奴隸社會”,自愿不自愿地成了“債主”的奴隸,更可怕的是,我們好像一個個還真的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