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敬如賓
女兒即將出嫁,問父有何囑咐,父思之再三,說,與丈夫相處,“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女問什么叫“相敬如賓”,父說:“互敬互重,彬彬有禮。”女兒說:“我是作新娘,不是作客人呀。”又問什么叫“舉案齊眉”,父說,吃飯時將食物舉到眉間,“以示鄭重與平等”。女兒說:“那熱湯熱飯燙了脖子、下巴怎么辦?”全家大笑。父思索多時,無以回答,女說:“愛情到了你說的那種地步,早該滅亡了!”
評曰:古人對于愛情,誤導頗多;舉案齊眉,實在太累;相敬如賓,不如離婚。
特異功能
某城市某日來某女,容光艷麗,恍若仙子。女自稱得到宇宙信息,有特異功能,可呼風喚雨,預測災禍。在該城活動半年,炙手可熱。市公安局長認為該女妖言惑眾,幾次要對其采取措施,未能得手。一日出其不意,將女拘押。對女說,“你有何能,可盡力施展。”女從容回答:“36個小時內,我將從此平安脫出。”局長笑問:“采用何方?”女答:“當然是特異功能。”于是置女于單間,三步一哨、五步一崗,戒備森嚴,特令女警員2 人與該女同室,寸步不離。忽某時刻,值班警員同時受一特殊信息,立刻神情呆滯,面若木雞,——旋即牢門啟開,其女揚長而出。有記者聚集牢門口,追問局長:“女以何種特異功能脫出?”局長遲疑許久,懊喪地說:“領導電話。”
評曰:特事特辦,出于特權。權錢交易,權色勾連。
局長追星
某影視明星代表團蒞臨某市,計劃在一旅游點搞活動。該市旅游局長不但十分重視,而且相當盡心,親臨現場。明星出現時,紅男綠女,游人相見,蜂擁而上,或簽名,或照相,好不熱鬧。局長心動,欲尋一明星合影,左顧右盼,接近頗難,轉眼樹下一女,容貌甚美,穿著時髦,似曾相識,心想在某影視劇中見過,卻一時叫不出姓名。猶豫之間,又怕失去機會,鼓起勇氣上前,要與之合影,女慨然應允。照片出后,形象甚好,只是不知明星姓名,心常泱泱,每有部下進辦公室,則取出照片令其觀賞,并考問:“你可知此明星是誰?”部下或點頭,或搖頭,或含糊,但都不敢否定是女星。一日,有老同學來,求局長幫孩子解決臨時工轉正問題。局長說:“別忙,你可認得此人是誰?”同學拿照片一看,先是一驚,轉而從容曰:“我之女,你之侄,臨時工,要轉正。”原來該女是旅游點臨時工,那日幫忙做接待。局長大窘。此后該局添一歇后語云,“局長追星,面向基層。”
評曰:高層好演藝,世風捧明星。
湖中謎底
城郊某湖,自“文革”以來一直恬靜。初春某日,桃花初綻。有“旅美華人”張先生貼一告示云:“伯父張老,‘文革’受難,死于此湖,今欲寫其傳,可惜缺此段重要歷史資料,有能提供者,必有重謝。”告示一出,旬日收到來信數十件,五花八門:一老翁說,他其時與張老相依為命,并對張老百般照顧,張老是大喊“冤枉”投湖而死的——頗有屈子之風;一中年男子說,當年造反派在湖邊毒打張老,是他挺身而出掩護,亦遭毒打,蘇醒之后,張老已死;一女子信中說,她當年認張老為父,相依為命,張老是在醫院病死的,只有她一人在場,骨灰尚存其家。——種種說法,莫衷一是。張先生覽信悔嘆,說,“哪里有什么旅美華人和張先生,都怪我無中生有,惡作劇,不過借此探問世風人心而已!”
老荒評曰:
此謎本無底,底在深水中,
夢繞沉沙戟,魂歸屈子風,
水混混明暗,事變變英雄。
唯有春如舊,依依小桃紅。
最差學生
童話大王鄭淵潔,兒時頑皮好動,課堂之上難適應老師的規矩板眼,屢有小動作發生,老師氣極,令其站在墻腳,重復念“鄭淵潔是最沒有出息的學”100遍,鄭站立許久,念得頭昏眼花,但心中有主見,默念成“鄭淵潔是最有出息的學生”無數遍。眾多同學嘲笑鄭,三好學生批判鄭,鄭都默然不語。若干年后,學子如星散,各有歸宿,當年“好學生”沒有一人去看自己的老師的,而不忘老師每每探望的只有鄭淵潔,老師評論說,看來學生有無出息,不在枝節小事。
評曰:鄭淵潔成功紅火,全在于另辟蹊徑。
寡母生日
張母中年喪夫,育有三女,俱已門戶獨立。母屆六十,眾女聚議,要給母親隆重慶祝一番。老大說,我近年有所收入,出一個整數——一萬;二女說,我家那個裝修公司,給老太太把房子搞一下,有七八千塊夠了;三女說:我個教書的,沒錢,看媽媽孤單單的,我來給媽媽找個老伴,發動朋友同事去找。兩位姐姐問,老三是否開玩笑,老三回答說“當真”。姐姐斥罵三妹無恥,三人不歡而散。
姐妹三人說干就干,大姐一萬元,老母收后嘆口氣,以老大名字存在銀行;老二裝修房子,老母讓給外甥居住,只是依然怏怏。唯有老三,經曲折反復,為母尋一老伴,十分契合。姐妹再聚會,大姐說,“千金難買是情感,知老人心者,老三也!”
評曰:女人心事,在不言中。無須多評。
水的喜劇
張先生自香港來北京探親,聽說北京水質太硬,多有水堿,不利健康,到京即聲明不用自來水,于是去某大飯店購得某名牌礦泉水一大筐,存之家中,做飯要求礦泉水,飲用當然礦泉水,連洗臉也用礦泉水,并一再向親友說,還是礦泉水好,看我神清氣爽,吃飯也香,睡覺也甜,都是礦泉水的功勞。一周后,家中礦泉水告罄,又差人去買,但飯店已經停止出售,張先生不信,親到飯店問其所以,答曰:經查,此水名不副實,皆是自來水灌之。先生愕然許久,而后似乎醒悟,回住所后開始使用自來水,至今平安無恙。
誰最快活
郝先生經過多年艱苦努力,成為高層領導秘書班子重要成員,手執筆桿,加班加點,昏天黑地起草重要文件。雖然位置重要,卻無快樂可言,尤其是苦心起草的文件被一語否定的時候。某日倦急,上街散步,見打牌者,下棋者,聊天者,無拘無束,陶然自在,十分羨慕。與某老人攀談,羨慕老人快樂。老人說:當官的有錢有權,最快樂。郝先生苦笑搖頭,說:百姓最快樂。又問老人識字否?答:一字不識!郝先生感慨地說:那就最快樂!設身處地,真肺腑之言也!
旁聽送禮
民工張某,到大城市投奔某遠親,親戚為某市某局長,局長新分得相鄰住房兩套,一套已搬入,一套尚空,置一床,讓老鄉暫住。時春節前夕,又是局長喬遷,入夜,來賀者及送禮者咚咚作響,絡繹不絕,張某不得安睡,從門縫窺視,見有徑直而入者,有敲門后徘徊復又來者;有空手來者,有夾包來者,有提大包、點心盒、禮品盒者。人雖多而不亂,似有人從中指揮調理。令人納悶的是,是身輕者愈可以進屋談話,而提大包者被擋在門內通道,更有的竟不得入,只能將東西放在門外,走時還點頭哈腰,千恩萬謝。天亮,見女主人忙著收拾禮品,方悟出昨夜是她在門口指揮;禮品多不可數,有一批已裝進麻袋作垃圾,扔至樓下,張某好奇而心疼,跑到樓下挑揀,見一點心盒甚完整,打開,點心已碎,不可食,但盒底有一信封,內裝人民幣3000元,無名無姓。左思右想:來路不正,取之無妨。四下無人,據為己有。當日告辭,凱旋歸家,與村民細說奇遇,眾極羨之,云:“旁聽送禮,得款三千。”
評曰:逢年過節官員喜,忙壞送禮收禮人。
老荒薦才
老荒交往甚廣,有知人愛才之名。有老同學趙某,自辦一公司,請薦才,老荒頗費心計,尋得一男士,才干出眾,且年富力強。趙總與之見面,當即表態不用。老荒驚問其故,趙答:“我承認,他的才干至少與我等同,但公司總經理只能我一人,怎樣安排他?本事太大,功高蓋主,只好不要。”不幾日,趙某又需一女秘書,老荒推薦自己一學生。趙問簡況如何?老荒說,功底扎實,辦事踏實,為人老實,可堪重用。趙見也不見,拒絕說:“老實的我不要;要的是潑潑辣辣,風風火火,能公關的,野一點不怕。”老荒不悅,說“如此用人,怎成事業?”三年后,趙某竟然大發,成為知名企業家。
評曰:“任人唯才,此道窮矣!”以后不再為任何人薦才。
提干談話
公司黨委討論干部問題,擬讓夏先生、尚先生分別擔任某分公司經理、副經理。正式任命前,由人事部門分別同尚、夏二位談話,征求意見,以示民主。夏某說:“我同意,如果一定要說點意見,那我認為早就應該如此,假如兩年前讓我負責,我會做更多事情,公司也會減少一些失誤。”尚先生的表態則是:“非常感謝領導長期的培養和信任,我自知難當重任。但有領導的指導幫助,我會盡力工作。”談話后人事部門認定:客觀地說,兩人說的都是真話。誰知正式任命下達,尚先生升任經理,而對夏某只字未提。
升價十倍
王先生出差為夫人買回皮鞋一雙,價78 元,夫人搖頭,說“樣式、大小都不合適。”丈夫泄氣,交給開鞋店的街坊,請其順便代賣,標價仍為78元。鞋掛數月,無人問津。店主想:反正無人要,干脆惡作劇!價后添一“0”,為780 元。
不到十分鐘,有時髦二女客來,盯住該鞋,目光驚異,議論數語,掏錢買定,滿意而去。店主持幣見王先生,述說來由,王大驚,說:“真是人心難測!”
評曰:人心社會虛榮浮躁,多見不怪。商人非奸,智也!
成功背后
某女士,因其夫有些成就,逢人就講:“誰不知,任何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杰出的女人。”于是此女有助夫成功之名。后夫妻離異,女不久成婚。新夫鐘情于自己的事業,請求妻子作出奉獻,女則以要興辦公司謀求大的發展拒之,曰:“我是一個好強的女人,每一個強女人背后都要有一個唯命是從、窩窩囊囊的男人,該輪到丈夫作出犧牲了。”
女士勸架
女士甲為人熱忱,好管事,抱不平。某日,她的朋友某夫婦之間產生糾紛——
女直奔其家,熱心調停。勸解的結果,夫婦由小吵變為大吵大鬧;女進一步工作,包括至其家幫助料理家務和請男女雙方吃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包括指導建議和諧“性生活”,務使重歸于好。一番勸解后,夫婦由吵鬧變成大打出手。
女堅持不懈,正要進一步調停之時,不想后院起火,自己的丈夫對其發出“再管閑事就跟你離婚”的警告,而且一本正經,女士的勸解調停才告作罷。
太醫御方
王老年逾花甲,離休在家無事,熱心健身滋補,尤其篤信宮廷秘方、太醫御方之類,兼容并包,多多益善。兒女親朋投其所好,送來各種補品藥品,俱有“太醫”“宮廷”標記,五花八門。王老珍愛備至,虔誠服用,怎奈效果寥寥,甚至有頭暈目眩之感。去醫院問大夫,大夫云:“市場買的不知真假,從醫院拿些試試。”又買數包回家,服用仍不應驗。某日公園散步,遇一大學歷史教授,攀談之中,王述說苦惱。教授說;“這有何難,停用就是了。”王問所以,教授說:“翻看帝王歷史,長壽者寥寥,二三十歲死者、三四十歲沒者是多數,怎能相信他們的秘方?君不聞有句古語:翰林院的文章,兵馬司的刀槍,太醫院的藥方,都是靠不住的。”王老依計“停補”,不日神清氣朗。
評曰:迷信權威,往往上當。尤其是自己的身體,務要自己把握。
看病替身
年輕男士金先生最近突然身體不適,主要癥狀是頭暈目眩,動則嘔吐,類似“美尼耳”。家人、朋友動員其去醫院問診。但男士性情孤僻,最不喜看醫生,好說歹說,就是不肯。緊急之中,其女朋友心生一計,欲以一己之身說朋友癥狀,以便探明病由,討回藥方。眾人懷疑,女曰:“現在社會上親戚、朋友冒名看病取藥者大有人在,我去何妨?而且他的癥狀我很清楚,不會說錯。”女徑奔醫院,掛專家號得見某專家,作痛苦狀,述說一番;專家邊聽邊記,寫滿一紙交給女士。女快速接過,得勝回朝。至家,男士老父戴上花鏡,徐徐念道:“妊娠反應,注意保胎。”
評曰:民間看病,替身頗多。無非是設法報銷藥費,此平民心態也;至于高官,特殊待遇,決不肯如此。
算命說子
王先生近年多信命運、卜算,每至一道觀、佛寺,必求問其算命先生。某日,問命中幾個兒女,算命先生思索片刻,云“只有一子”。王回后悶悶不樂,因其與妻子已有兩個兒子。心想,如果僅一子屬我,那么另外一子是何人所生?越思越想越煩悶,索性直接質問妻子:“兒從何來?”妻怒曰:“我辛辛苦苦生一對雙胞胎,今日卻懷疑是真是假。你說孩子屬誰人?”王口頭無法反駁,但依然放心不下。命令妻子找算命人自問命相,“有否成婚,命當幾子?”算命者看其慌張情景,根據經驗判曰:“丈夫已死,命中無子。”王先生大驚,喊道:“如此說來,不但兒子是無中生有,連我都不存在了!”
評曰:算卦占卜,總有市場。連現代高官也不能免,無非心虛而已。
秤桿文章
某魚販夫婦開張不久,即有人傳授秘訣:如若發財,須在秤桿上作點文章。聽罷此言,丈夫找來做秤工匠,密囑曰:“把九兩做成一斤,要做得巧妙不漏,獎勵200元。”妻子找到工匠說:“聽我的,把一斤一兩做成一斤,獎勵你500元。”工匠依女主人行事。此后魚攤主顧蜂擁,十分紅火,日進千元,數年大發。三年后丈夫急病將死,囑其兒子發財秘密。妻子糾之曰:“非也!丈夫臨了須明白,我家成功秘密,全在謙和讓利、取信于民。”取其秤驗之,果如妻言。
評曰:誠實得利,奸巧亦得利。奸巧之利,君子不為。
北郭女士
北郭女士,自幼文藝細胞發達。長成后亭亭玉立,美目流盼。習文藝,舞蹈,美工,皆不如意。后又上專業班學音樂,專攻銅管。聞某大集團公司新成立jj樂團招聘人才,欣然前往。初次演出合奏,立前排中間位置。舉止瀟灑,光彩奪目。坐中矚目者眾多,其上級老板擊節而嘆。工資一等,鶴立雞群。同伴羨慕而后生嫉。要求單兵操練,女士不屑一顧。團長勸之曰:“既有才能,試試何妨?”北郭不得已而為之,其聲如風吹敗草,眾皆嗤笑。以為必立驅之。后二日,樂團領導張榜公布重大決定云:“奉上級指示:將jj樂團改為樂器文物交流拍賣公司,任命北郭女士為常務副經理。樂團成員不愿留者,可自選出路。”一時全團嘩然,繼而作鳥獸散。
評曰:而今,北郭女士數目超過南郭先生,待遇更高高在上——老板總裁身邊,多有北郭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