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搜索漂亮圖片的幾年里,不經意中也收集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商業廣告圖片。因為印制精美,而且頗有情趣,所以也不時翻看,獲得不少樂趣。近日細心地從眾多的圖片中專門翻撿出來,居然有數百張之多。
細視之下,這些廣告圖片,居然大多是1950年代的東西,具有很明顯的時代的特點,很有意思。它們至少可以讓我追問:我們在那個時代使用什么樣的商品或者可能使用了什么樣的商品?這些商品在什么樣的地方被什么樣的廠家生產?這些商品還存在嗎?這些廠家還存在嗎?這些廠家和商品在當時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等等。值得我們追問的問題還真不少。
1955年6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反對刊登廣告中鋪張浪費現象》,細讀其文,一方面說明當時的商業廣告還不少,尤其是在報刊中刊登的,另一方面也說明反對是有道理的,尤其是所謂的機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性質的廣告,實在沒有必要。1959年,國家商業部發出了一個《加強廣告宣傳和商品陳列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當時廣告業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這說明當時的生活還是需要或者存在廣告的。《通知》還明確了廣告業的任務,也很有時代特點,列舉如下:
1、廣告向城鄉人民傳播商品知識,有計劃地指導人們消費,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為消費者服務;
2、積極地宣傳生產部門的產品,以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產品質量的提高,為生產部門服務;
3、宣傳商業部門特別是批發環節所經營的商品,以協助調劑商品數量,密切供貨與銷售單位的關系,促進商品分配對路,為商品流通服務;
4、不斷地宣傳新商品和改進商品質量,以反映國家工農業商品生產的發展水平;
5、配合國家政策、政治運動進行宣傳,并通過廣告的藝術形式來美化商品和市容,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對廣告的看法。
我搜羅到的這些1950年代的紙片商業廣告,主要反映在以下幾種形式:
報刊。當時的商業廣告,大部分登載在報刊上。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報紙上的廣告多為單色,最多也就是套色——套紅或者套藍。雜志上的廣告要漂亮一些,除了一般的套色外,還有少量的彩色印制,這已經是很難得了。
展覽會的特刊。當時各大區和各省市都有商品展覽會,目的當然是為了方便交易,這些展覽會大部分情況下會編輯特刊或會刊,里面有不少廣告,幫助人們認識當時的商品。
廣告張貼畫。這些畫顯然印制精美,多為彩色,是人們的喜歡之物。
商品目錄和樣本。這是當時最重要的商業廣告,多為十六開本的彩印,這很難得。當時能夠彩印的印刷品主要就是具有政治宣傳功能的宣傳畫和兼具政治教化和民俗娛樂的年畫(包括年畫縮樣)、部分精美的畫冊畫刊以及部分少兒讀物,除此之外,能提上來的可能就是這些商品目錄和樣本了。它們印制精良,裝訂成冊。在1958年至1960年期間,很多有影響的畫冊多用草紙印制,但這些商品目錄和樣本卻仍然是用厚實的紙張印制。包裝多用硬皮裝,一些廣告畫頁與頁之間還有一層半透明的玻璃紙保護。不過,這些廣告不到普通消費者的手中,它們主要是商業部門,也就是具有行政性質的百貨公司及一些行業協會制作,下發給基層的百貨公司或者供銷社參照訂貨。
這些商業廣告的畫法也具有1950年代的特點。它們主要是用單純、直觀、樸素的形象畫來表達,也就是直截了當地畫出商品的形象來。這種畫法的好處是使人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出商品是什么樣子的,夸張的成份顯然減少,而且那個時代的商品,似乎也用不上夸張的廣告。一些比較大型的商品,如機器、器械等,則主要用實物照片來反映。照片多為黑白,現在看來,視覺效果很不怎么樣,但在當時,能見到照片也是很不錯的東西了,因為它更能真實地反映商品。照片是那個時代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