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70年代,位于休斯頓辦公室的TI工程師們開始關注到當時算是全新的DSP技術,代表它的DSP芯片是一種快速、功能強大的微處理器,可以將現實世界的聲音、影像、圖像轉換成數字世界的“0”和“1”,這些數字訊號經過處理、修改和強化,再經過類比芯片(如模擬芯片)的轉換,即可再次轉化為人們可以感受到真實世界的各種訊號。
這種討論以后來一種風靡全美的拼寫玩具“Speak&Spell”的誕生宣告勝利,DSP技術從此讓半導體界相信,既然能做玩具,也勢必能應用到其它領域。而事實上,它已經很成功地應用在幾乎所有的零延遲領域。
第一顆商用DSP芯片到它的全球化普及,差不多有5年。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此后,許多能將聲音、圖像等現實世界中的模擬訊號轉換為電子設備能解讀或傳輸的數字訊號技術相繼出現,逐步產生了許多突破性的發展。隨著對視頻影像、車用電子、通訊設備、工業應用及醫療電子等相關應用的需求提升,全球DSP、微控制器和模擬元件的需求持續以驚人的速度攀升,截至目前為止,DSP芯片已廣泛應用于手機、寬頻網路、硬盤驅動器與三維圖像等多重應用。自1982年以來,業界已經銷售了100億顆DSP,應用于包括手機、MP3、數碼相機與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中。如今,TI在全球DSP市場的市占率已超過50%。根據市場分析公司Forward Concepts的統計數據,TI于2007年占據了65%的DSP市場份額,預計2008年DSP全球營收會增加7個百分點。
DSP幫助了德州儀器(www.t1.com.cn)在過去25年的創新,也承載了下一個十年的科技之旅。
20多年后的今天,TI召開開發商大會,其首席科學家、DSP業務發展經理方進(Gene A.Frantz)對DSP未來十年的發展有更高的期待,他認為,到2020年,集成電路(IC)技術將發展到非常精細的程度,在許多方面會產生革命性的變化,比如在多核趨勢及靈活的協處理器革命中,并行處理帶來半導體性能的疾速提升,IC產業通用性將變得極其重要,系統需要更多靈活可編程的DSP核,并增加優化的可編程的協處理器,以迎接未來創新應用所帶來的高效嚴峻挑戰。
“TI提供了四大關鍵支持,包括代碼兼容的DSP與輔助模擬產品、簡單易用的軟件與開發工具、24小時技術支持以及系統專業知識?!彼源嗣枥L未來圖景:“你能設想汽車能自動駕駛和停車?生物科技能制造出以假亂真的四肢和眼睛?安全系統能自動發現入侵者并立即報警?手表能監控脈搏與血壓,并在心臟病發作前即時發出警報?”
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如同科幻電影般的情節正逐漸實現,這一切都要歸功于高效能的DSP芯片。重點已不在于技術發展的程度,而是往后技術的走向,新型DSP應用正在發效,不過許多令人振奮的應用其實早已出現在眼前。
實現無人駕駛的過程中,汽車視訊系統可幫助駕駛人監看視線死角、提供駕駛建議比如透過方向盤震動的方式來提醒潛在的危險,給予行車意見,在15年到20年之后,也許強大的DSP芯片可以發揮這一切功能,進而達到無人駕駛。
或者來看看DSP今天在醫學上的表現。近幾年來健康議題益發得到關注,DSP也廣泛應用到醫療保健領域,比如開發出采用可透過腦電波控制的人造義肢,或是以精密的視網膜變性技術植入人工眼球,幫助失明患者重見光明。在這些精細的科學實驗中,DSP的強大處理能力和輕巧體積使它運用自如,使用它的硬件設備也因此有了體積上的大幅縮減,這也使得超低功耗型的DSP可能為未來的“吞服智能藥片”做準備,按照研究者們的設想,這些智能的藥片可以感應人體訊號,幫助采取適當治療措施,還能提供電擊等急救措施,并透過超低功耗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向醫生提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