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中國人一年平均收到多少封信件?”在6月12日美國必能寶公司的媒體見面會上,亞太及中東地區總裁馬赫(Eric-Yves Mahe)問了記者們這樣一個問題。
10封?8封?20封?大家眾說紛紜。根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人均具名直接郵件量是10封,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是300。
隨著電子郵件和手機通信的擠壓,不少人都在質疑傳統郵遞業務的發展空間,這個市場還能催生出新的藍海嗎?而事實上,日益繁榮的電子商務正在為傳統的郵遞業務帶來新的轉機,賬單、戶頭明細表、客戶信函量的上升使傳統郵遞業務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中國傳統郵政業務中郵政技術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提高,這恰恰是必能寶選擇發力中國市場的重要原因。
必能寶公司是一家郵政技術公司,專業生產各類郵政專用設備、提供信息及數碼化文件管理方案,其業務跨越130個國家,涉及郵政、電訊、銀行、政府等多個領域。作為全球最大的郵務系統供貨商之一,它被《財富》雜志列為世界500強的企業之一。在必能寶4~6億美元的年度收購預算中,20%~50%將用于亞太和中東地區。亞洲,尤其是中國,是必能寶主要的發展市場。在中國,必能寶計劃與渠道合作伙伴協作擴大分銷,與郵件提供商構筑戰略聯盟,通過在相關和互補領域內的收購加速成長。
中國市場是一塊誘人的蛋糕,誰都想在這片郵件滲透率不斷提高的市場上大展拳腳,新郵、哈斯勒、友聯、必能寶等廠商都為我國的郵政企業提供郵資機服務。與競爭對手相比,必能寶更多的優勢體現在提供軟件解決方案及售后服務上,它在中國多個城市成立售后服務中心,并在北京成立科研中心,主要研發軟件和市場的本地化等項目,這是該公司繼美國和英國之后的第三家科研中心。
成千上萬的郵件、文件和包裹穿梭在今日的商業活動中,必能寶中國區總經理楊亮臣告訴《互聯網周刊》,有3%的直郵無法送到期望的收信人手中,而郵流為必能寶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郵流即郵件流程,在創建、生產、發送和管理等方面幫助企業客戶管理其信息、郵件、文件和包裹(包括實物及數字內容)的流動,保證在正確的時間、為正確的收件人提供正確的個性化郵件。通過客戶溝通管理解決方案和相關地理軟件,自動化的郵件設備將收信人的名字同郵件的內容配對,協助商家將郵件內的信息和其他客服、匹配的廣告業務一同發送到正確目標顧客群的手中。
自2001年以來,必能寶投入了25億美元的收購資金,用于全球擴張。近幾年它主要收購了如MapInfo(美國一家提供定位智能解決方案的企業)和DigitalCement(加拿大一家提供客戶關系管理策略和服務的企業)等企業。當被問及必能寶在中國的收購情況時,相關人士不愿過多透露,但也暗示,必能寶一直在做中國市場調查。據以往的收購情況來看,必能寶主要以互補性郵政領域內的公司和軟件開發公司為收購目標,將收購企業的業務與現有業務進行整合,形成更完整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