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為了進一步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整合農村優秀人才資源,建立農村優秀人才庫,為第八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新絳縣在全縣農村開展了評選“優秀村民”活動。“優秀村民”的評選條件包括政治堅定、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群眾認可四個方面,具體程序由六個步驟進行:一是個人自薦。二是資格審查。由村“兩委”班子確定若干名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群眾代表,組成“優秀村民”評選領導組,負責對申報對象進行資格審查,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還在處罰期內和有違法違紀的申報對象一票否決。三是會議推選。由村評選領導組組織全體村民代表或村民會議對符合條件的申報對象進行民主推選。四是“兩委”班子確認。村“兩委”班子根據民主推選結果,召開會議確定出本村“優秀村民”名單。五是張榜公示。村評選領導組對確定的“優秀村民”名單,及時在村務公開欄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六是報鄉鎮黨委備案。
在評選出“優秀村民”的基礎上,注重對“優秀村民”的培養、教育、管理和使用。一是對評選出的“優秀村民”進行集中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二是將“優秀村民”作為村級班子后備人選進行培養和考察,將表現突出的“優秀村民”逐步充實到村級班子中;三是將非黨員的“優秀村民”作為黨的后備力量進行培養教育,黨支部確定專人結對子進行幫帶,使其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四是鼓勵“優秀村民”參加第八屆村委會的換屆選舉,引導選民從這些“優秀村民”中選擇村級班子人選,從而確保村級班子人選有過硬的政治素質、較高的群眾威信和較強的服務本領。
新疆抗旱節水:“誰打井補貼誰”
本刊訊面對持續發展的旱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要求各地狠抓以節水為主的根本性、全局性抗旱措施落實,并按照“誰打井補貼誰”和應急抗旱原則,對新增機電井和節水灌溉耕地給予財政補貼。決定從今年開始,在伊犁州至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博州、昌吉州東三縣凡是適合打井的地方,按照“誰打井補貼誰”和應急抗旱原則,由自治區財政對每眼新打機井補助10萬元。自治區人民政府還鼓勵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決定從今年開始在各地原有補助不變的情況下,每新建一畝膜下滴灌,由自治區財政補貼100元;按照每畝補助30元的標準,支持各地推廣采用“小白龍”(低壓軟管輸水技術)節水灌溉技術,實現應急抗旱。(馮建偉)
武鄉質監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
本刊訊武鄉縣質監局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整治,將縣城2個大型農產品集貿批發市場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對5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場)進行抽查,未發現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對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的蔬菜中農藥殘留、畜產品中鹽酸克侖特羅和磺胺素藥物殘留第2次例行監測,共監測蔬菜樣品6個,未發現農藥超標。并重點推出山西省推廣的100個植保產品,杜絕了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種高毒農藥。(王文平)
福建所有村設勞動保障事務所
本刊訊最近,福建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強勞動保障“三基”工作的意見》提出,至2009年底,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系統基本建成,勞動保障各項工作制度、管理服務辦法比較健全;所有街道(鄉鎮)、社區(村)建立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實現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四到位;所有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基本工作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這是福建省率先在全國以省政府名義出臺專門指導意見,并明確規定將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延伸至所有建制村。
根據規定,街道(鄉鎮)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名稱統一為勞動保障事務所,配備專職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經費列入縣(市、區)財政預算。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根據社區實際需要向社會公開招聘,建制村從事勞動保障工作的人員由村干部兼任,按照政府招收公益性崗位人員補貼辦法,由設區市、縣(市、區)財政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楊金發)
湖北農村公益電影每場財政補貼150元
本刊訊湖北農村公益電影每場由財政補貼150元,今年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計劃覆蓋80%以上的行政村。
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年度計劃:2008年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計劃覆蓋80%以上的行政村,2009年計劃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2010年計劃覆蓋100%的行政村,即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
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專項資金使用范圍:場次補貼專項資金用于直接補助農村電影的放映活動(包括數字電影放映和膠片電影放映),不得用于提取管理費、維護費、折舊費等。凡通過公開招標確定的國有、集體、民營、個體等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主體,在行政村開展公益電影放映活動,均可享受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何紅衛謝先哲)
漢王鎮為村企干部舉辦“百家講壇”
本刊訊為進一步發展鎮域經濟,給干部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江蘇省銅山縣漢王鎮黨委、政府從今年年初開始,每月都要為村企干部、黨員和群眾代表舉辦一期“百家講壇”。
講壇以“成功身邊行”大學習、大討論為主題,聘請黨建、科技、法律、種植、養殖等方面的“土專家”,輪流在“百家講壇”上開講。并讓村企干部在講壇上現身說法,交流在各自崗位上取得的成功經驗。臺下聽講的人也可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好解決的問題,向臺上介紹經驗的人提問,請教、探討解決辦法。
(張冉偉)
伏山鎮村務直報農民不再“隔皮猜瓜”
本刊訊2008年8月的一天上午,正在村頭納涼的山東寧陽縣伏山鎮張行村農民龔仲亮,拿著村里剛剛下發的7月《陽光村務月報》仔細閱讀,看到報上每一筆開支清晰明了,他深有感觸地說:“別看這張小報不大,可拉近了俺和村干部的距離,報上把俺老百姓關心的事情一公開,再也沒人背地里瞎猜疑了。”如今,伏山鎮59個行政村都像張行村一樣,辦起了每月1期、每戶1份的《陽光村務月報》,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在報上見,村民不再“隔皮猜瓜”了,該鎮反映村干部賬目不清、作風不實的信訪案件明顯下降。
農業稅取消之后,村級集體經濟明顯減弱,財務收支捉襟見肘。可是,村民反映村干部問題的信訪案件卻呈上升趨勢。造成信訪案件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村務公開,村干部與村民之間缺少一個有效的溝通載體,造成了村民猜疑、干部委屈。為切實“讓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伏山鎮紀委采取《陽光村務月報》的公開形式,要求各村每月6日前將上月的村務大事、財務收支、村民呼聲等情況以村務月報的形式下發到每個農戶家中,自覺接受大家監督。特別是對村民關注的財務收支情況,要求不漏項、不缺項,上至大額開支,下至針頭線腦,都要一一公開,并經得起大家推敲和檢驗。同時,《陽光村務月報》還不斷適應村民生產、生活需要,開辦了《政策法規宣傳》、《農業科技》、《生活小常識》、《小竅門》、《本村新聞》、《回音壁》等大家喜聞樂見的小欄目,力求每期都辦得生動活潑,也使月報成為村民了解上級政策、增長知識的新載體。(桑學陽孫 翔)
武鄉縣質監局加大對問題奶粉檢查力度
本刊訊“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山西省武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及時部署,迅速行動,組織執法人員對縣城范圍內的涌泉鄉世紀太行乳業有限公司等2個鮮牛奶生產企業進行了檢查,并派人進企業督促其限時到上一級質檢機構進行抽樣檢驗。同時對35個市場經銷單位經銷的問題奶粉進行了撤貨下架督查活動,查獲的由長治晉昆商貿有限公司、沁縣國宏經銷商送來該縣的奶粉402件3 216袋(桶),已全部撤下貨架。目前各超市、門店已陸續接受消費者問題奶粉的退貨。縣質監局行政執法人員將隨時進行督查。(王文平武小軍)
河南首設大學“村官”
本刊訊位于農業大省的河南農業大學,今年首次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內增設“農村發展與管理”方向專業,即“村官”專業,計劃招生60人,實際上線人數達到931人,學校只能按照1∶15的比例,“掐尖”錄取新生。(冀 聞)
尖草坪區探索
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新途徑
本刊訊太原市尖草坪區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工作任務,深入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出農村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新途徑。該區制定出臺《關于建立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的要則》,詳細規范村級民主決策權,透明村級事務執行權,強化村務管理監督權,保障群眾的知情權。該區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設立了村級紀檢小組,明確規定紀檢小組成員不占農村干部職數,不領工資,不增加農民負擔,有效解決了農村基層紀檢工作組織不健全、監督不到位的問題,增強了監督實效。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建設,該區實現了“教育深入、制度健全;決策民主、村務公開;干部廉潔、村風良好;群眾滿意、社會安定”的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目標。(本記)
響水縣參照企業職工標準辦理村干部養老保險
本刊訊為充分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增強欠發達地區村干部崗位吸引力,日前,江蘇省響水縣研究出臺文件,在全市率先參照企業職工標準,對任職3年以上的村居書記、主任、會計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具體繳費標準按縣勞保部門文件執行,保險經費由集體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集體部分按其年基本工資總額的20%由縣財政補助解決,不足部分由個人負擔。文件還對黨組織書記連續任職15年以上正常離任的補助待遇及取消集體補助的情形作了規定。據測算,全縣村干部養老保險集體補助金額近40萬元。(王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