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板,你雞場的雞糞我全包了?!敝貞c璧山縣璧城街道龍井灣村二社正在雞圈里掏雞糞的養雞大戶唐大成接到大路鎮團壩村一社菜農胡正興的電話。
唐大成說,隨著化肥價格越來越高,加之市場上無公害綠色食品銷售的日益看好,農民對農家肥越發受歡迎。近兩年雞糞特別走俏,根本不夠賣,只好先賣給打招呼早的。
據了解,這種現象不只在大路鎮,璧山縣的10多個街道(鎮鄉)都出現了競購畜禽糞的新景象。2008年以來,該縣的農技人員通過開辦“田間課堂”、“配方施肥技術培訓班”,針對施用化肥過多造成的土壤瘠化、板結,開出的改良土壤的良方,主要就是利用豬、雞、牛糞肥田。
一方面飼養戶糞便積壓,難以處理;另一方面林果、蔬菜等種植戶又很少有搞飼養的,迫切需要農家肥。眼看著市場上農家肥的缺口很大,一些精明的農戶瞄準商機,販運起農家肥來。大路鎮高拱村農民鄧勇,2006年就干這一行,他將自己的幾畝承包田做糞場,承包了幾個飼養戶的家畜糞便,每天把飼養戶清理的雞糞,運到自己的糞場發酵處理后,向外轉賣,平均年純收入可達3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