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合資壽險公司的中國區總裁不同,張文偉過去三十年的職業生涯并非全部在保險行業度過一他將一半的時間花在與數字打交道的財務管理上。或許正是這種經歷使得他看起來更像一個學者,然而這并沒有妨礙其領導的中英人壽成為在中國擴張最快的合資保險公司之一:在2007年,中英人壽總保費收入位居外資壽險公司第2名。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動蕩中,10月30日,中英逆市在遼寧開設了另一家新的分公司。
不過在張文偉看來,速度并非是唯一需要重視的,在他的管理手冊中,公司的文化建立才是要長久來做的事情,“這會成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你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從中獲得的商業第一課是什么?
我在包括香港、臺灣和大陸工作多年,第一份工作在香港一家運輸公司,從財務部門的職員做起,一直到CFO。那個時候的財務跟現在不一樣,范圍更寬泛,連人事等事務都要管。我去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家有制度的公司,在那里我知道了制度是怎么運作的,穩健的財務制度是企業經營的基礎。
你得到的最佳商業建議是什么?

在不同階段,不同老板和合作伙伴都給了我很多啟發。在福特臺灣公司的時候,我很清楚地認識到,一個龐大的公司不能有絲毫錯誤,如果有錯誤就會給競爭對手機會,在這種環境下,我學到的是要把握好分寸,平衡操作。
在你看來,中英人壽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一個成功的企業中,我相信第一要有優秀的團隊,要找到最優秀的人;第二,在壽險行業,我們追求有效的成本效益;第三是要有強大的執行力,中英人壽很強調務實。
怎樣發現好的人才并留住他們?
留住人才不是從一兩方面就能完成,最重要的是要讓中英人壽成為能夠提供最佳職業發展機會的雇主,中英可能不是薪水最高的公司,但要讓人們覺得自己在這里有最大的發展機會。中國不管哪個行業都存在人才缺乏現象,中英人壽要發展自己的人才,不能永遠靠在外面找人,在這里,有個部門叫做領導力與組織發展致力于培養人才。
另外,他們要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在中英人壽,一個優才管理系統,會按照不同才能將人分成9種,再根據不同的情況,讓他們去發展。這5年多里,我們在人才方面有很多人可以獨當一面了。
你最喜歡的商業書籍是什么?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是**的第一本書,寫得非常好,現在看還有很多地方是對的,對我個人影響最大的就是要主動。舉例來說,在公司內部做績效評估時,每個季度員工都會同主管坐下來討論問題,員工都在等待主管叫,然后才過來,但這是不夠主動的。其實,這是兩方面都有責任的事情,作為員工,有責任表達對工作的要求和看法。
中國市場同其它地區有什么不同?你如何據此做出決策9
我最大的體會是,企業的制度需要不斷更新,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沒有一個制度定下來就永遠不變。在中國大陸這種市場,一兩年就應該更換制度。在中英人壽,有個叫做變革管理的部門,公司內方方面面的地方定期都會被拿出來看,不合適的地方要被修正。公司到了某一個規模,就要有制度,以省掉管理者的時間,他們不應該花時間在制度已經規定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