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闡述】
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考查的是考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之一。
“簡明”是“簡要”“明晰”,就是以盡可能少的語言,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使對方能夠準確無誤地理解,不產生歧義。其考查的形式主要有選擇表意明確的句子和刪除冗繁詞語使句子簡明等。語言的簡明一般是落實在病句中考查的,也常和壓縮語段、修辭、連貫等一起考查。“連貫”考查的是書面表達中句與句之間的組合與銜接問題,它包括句與句之間的語言銜接(如照應、替代、省略等)和語義銜接(指句與句之間在內容上的邏輯聯系)的考查。保持語言連貫,需要兼顧文段話題、句子的順序和語句的銜接呼應三個方面,還要注意語境、句式的協調一致。“得體”是指能根據語境條件恰當地使用語言,即語言能根據表達的目的、對象、場合、方式的差異來調整,還要與語境保持和諧一致,它常結合具體的語境來考查。
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很多時候是結合在一起來考查的,題型主要有:1.生活情景對話。考查考生在具體情景下的說話能力,這是考查的重點;2.論辯性質的口語。其實也是考查考生在一定語境下的口語表達能力;3.觀察漫畫或提供材料,讓考生對其辨析正誤,并談自己的看法;4.演講類口語交際題等。
【備考要訣】
1.語言簡明題的解答方法
(1)去次留主法。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給語段的中心句、關鍵句,把握語段主旨,發現并刪除與中心或話題無關的內容。
(2)辨識歧義法。可從以下角度辨識:句中有多義詞,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關系不清等。
(3)刪除繁冗法:多出現在改錯題里。要恰當地運用省略和指代,并找到題目中的重復、繁冗的詞語并刪除掉。
2.語言連貫題的解答方法
(1)句子的銜接
①話題保持同一,記敘類語句,陳述的角度要一致,議論類語句,觀點前后要一致,觀點和材料也要保持一致;②內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邏輯,保持語句內在的一致性;③語句要前后照應,比如問與答的照應,前面排序與后面排序的照應,句式的前后照應,關聯詞的前后照應等。
(2)調整句子的順序
①中心和思路是句子排序的內在依據,因此明確中心,理清思路最為重要;②抓語言標志,比如前后呼應的關聯詞語,反復出現的關鍵性詞語,前后對應的句子,表示順序的詞語等;③一般先確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間部分,也有的先從局部開刀,再逐步擴展到全體。
3.語言得體題的解答方法
(1)要考慮交際對象。即根據不同交際對象的社會背景、文化修養、語言習慣等采用相應的語言形式,同時注意稱呼要得體。
(2)要考慮場合。在不同場合要采用不同的語言形式。
(3)要考慮目的。目的不同,自然語言表達方式不同。同一內容,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產生的效果就不一樣。
(4)要考慮特定文體。文體不同對語言的要求也不同。如議論文講究語言的準確嚴密;記敘文講究語言的流暢生動;廣告詞講究語言的通俗凝練、新穎活潑、幽默易記等。
(5)用好謙敬詞語,注意詞語的褒貶色彩,語體色彩必須和諧一致等。
【考題例析】
1.下面兩段文字表達的意思相同,比較一下哪一句更簡潔、明白、好懂。為什么?
①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的原子核及圍繞它作高速旋轉的帶負電的核外電子組成的。
②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的,位于原子的中心;電子帶負電,圍繞原子核高速旋轉。
解析:這個題目主要考查的是語言的簡明。以上兩句話表達的是同樣的內容,但顯然②比①要簡潔、明白、好懂。原因是②將長句變換成了短句,句意更簡明、通俗,容易理解把握。
2.把下面的句子合理排序,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話。
①它既有歷史時代的局限
②有的甚至可以成為建設現代精神文明的思想胚芽
③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歷程中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④也有可供繼承的因素
⑤人類文明是一個不斷積累和發展的過程
⑥有其愚昧和保守的成分
解析:該題考查的是語言的連貫。在做這個題目時要注意層次的切分和語句的前后照應,①⑥必須相連,由“既”起領,④②相連,由“也”起領。“既……也……”構成句子主干。
答案:⑤③①⑥④②
3.下面是周華同學給某博物館金館長寫的一張便條,其中有些用詞不夠得體,請你幫他修改一下。
金館長:
您約我今天下午去貴處談我班同學光臨貴館參觀一事,因我有急事,現決定改期,具體改在何時,另行磋商。
周華
9月18日
解析:本題要從交際對象的不同方面來選用得體的詞語入手。便條中“光臨”一詞是敬辭,是“稱賓客來到”的意思,用在這里屬混淆主客關系。“決定”一詞是“對如何行動做出主張”的意思,用在這里不得體,因為說話對象是長輩,這樣說顯得武斷不禮貌。“磋商”一詞是指“交換意見,反復商量,仔細討論”的意思,用在這里有大詞小用之嫌。
答案:將“光臨”改為“到”或“去”;將“決定”改為“不得不”或“只好”;“磋商”改為“商量”或“商議”。
4.“刺網的捕獲率極高,所有比網孔稍大的東西都無法脫逃。”這句話是從下面文段中抽出的,將它放回原文,恰當的位置是()
刺網就是用刺來卡住魚類的網,使用遍及全世界。[甲]這種網長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96年,加利福尼亞,在對刺網捕撈的研究中發現,每捕捉到22條旗魚,就會有一條鯨或海豚成為誤獲物而死掉。[丙]由于廉價,使用廣泛,刺網誤獲的鯨類比例很高。[丁]專家們認為,只要有刺網的地方,就會有無辜死亡的鯨。刺網還會抓住無辜的海鳥、海龜和不允許捕撈的魚類。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上述題目是考查語言銜接的。通過閱讀,可以知道選文說明的話題是刺網。選文的思路是:總說——長厚、位置——誤捕——危害。題干中的語句“刺網的捕獲率極高,所有比網孔稍大的東西都無法脫逃”也是在談“誤捕”問題,而原文從“乙”處開始,就在談這個問題。所以題干中的語句應該放在“乙”處。
答案:B
【強化訓練】
1.下列各句中修飾語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A.住在單身宿舍的那個我們廠的工程師,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焊接方法。
B.這是一部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的藝術水平很高的電影。
C.我看到在窗邊站著的身穿連衣裙的姑娘,悄悄地捂著嘴笑。
D.出門時,他帶上了那件褪了色的已經好久沒穿的粗呢外套。
2.下面一段話中有重復啰唆的內容,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必須刪除的有三處,將它們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書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淺嘗,②即淺嘗輒止;③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④品嘗,⑤慢慢品味。所以,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⑦有的書只需知道其中梗概,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通讀、⑧細讀,⑨反復讀,⑩經常讀。
刪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下面語段中空缺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這是人們都知道的:_______________因為上書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而遭受宮刑,他憤發讀書,終于寫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A.司馬遷被史界譽為“實錄、信史”的作者。
B.被史界譽為“實錄、信史”的《史記》作者司馬遷。
C.史界稱司馬遷的《史記》為“實錄、信史”。
D.史界稱司馬遷的《史記》譽為“實錄、信史”。
4.下面各句中用語不夠得體的一項是()
A.看到您老95歲的高齡還這樣硬朗,我們從心里高興,祝您長命百歲。
B.媽媽,今天是您的生日,女兒祝您永遠年輕漂亮。
C.大家既然歡迎我表演一個節目,我就不怕獻丑了,唱一支歌吧。
D.小芳,一次考試失敗算不了什么,勝敗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勝利終歸是你的。
5.從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用得不得體或不夠簡明的詞語,并加以修改。
鑒于辦理稅務登記的期限即將期滿,仍有一些人未登記,茲把《通告》全文第二次公布,如有超過期限仍不登記者,則按《通告》規定處理。
改正:不得體或不簡明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幾個不同身份的人圍繞“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這一話題進行討論,他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國家足球運動員說:“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激動人心的進球。”畫家說:“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絢爛豐富的色彩。”而對此,商人和病人會怎么說?請你代他們回答,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商人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歲月匆匆,十五六歲的我們已經走入花一樣的季節,清點行囊,我們會發現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從;多了一分寬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語言連貫的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一個存在于細胞內的病毒只需要在25分鐘內便可以變成200個新的病毒。
②病毒是一種完全寄生的,沒有任何代謝機制的微生物,它們只有在活細胞中才能生存與繁殖。
③可見,病毒借用其他物體繁殖自身的本領是一般生物所無法比擬的。
④而且它們的繁殖速度也是驚人的。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本期參考答案
《語言的簡明、連貫與得體》
1.B2.②④⑨3.B4.A5.“把”改為“將”,“第二次”改為“再次”,“超過期限”改為“逾期”。6.商人說:“最寶貴的東西是源源不斷的利潤。”病人說:“最寶貴的東西是健康強壯的身體。”7.示例: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動,少了一分幻想。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