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題】
一群游客正在興致盎然地參觀一棟古老的宅院,他們很納悶,這座宅院的屋檐為什么特別大?為什么在屋檐下還造了一間小屋子?導游告訴他們:這是供路人遮風避雨、過夜歇腳用的。游客們釋然了,都為宅院主人的友善之舉而感動。
友善地對待他人,友善地對待自然,友善地對待社會,一切就會變得親近而和諧。
請以“友善”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記敘經歷,編寫故事、發表議論,抒發感受。
【文題解析】
“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前提,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熱門話題。以“友善”為題體現了我們對友善的呼喚和渴望,要寫好這篇文章,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審題、立意。為了幫助考生打開思路,題目特意設置了一則故事。讀懂故事是準確把握題意、順利寫作的基礎。這座宅院的屋檐為什么特別大?為什么在屋檐下還造了一間小屋子?這是供路人遮風避雨、過夜歇腳用的,這是一種友善的表現。初步了解了題意后,立意成了寫作的關鍵。友善地對待大自然:我們可以通過大自然的景色由壞變好來表現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友善地對待父母,可以以時間為線索,贊美不變的親情;友善地對待同學,重在贊美友情;友善地對待國家,可以抒寫愛國情懷。
2.選材。命題者用人人熟知的話題來考察考生的觀察力和領悟力。其實,生活中的“友善”無處不在。考生選材時要在自己熟悉的材料中選,優秀的考場作文絕不是在考場上臨場發揮出來的,而是在平時的積累和練筆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比如考生平時寫過的“美德”“生活中的感動”“朋友”“人與自然”“和平”這些話題,它們都可以轉化成“友善”這個話題的內容。把自己熟悉的材料應用到考場作文中,這樣既節約了構思的時間,降低了作文的難度,又增添了自己的信心,提高了得高分的概率。
3.設置亮點。要想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就要讓文章閃亮起來,積極打造出創新美文。如果你擅長抒情,就讓自己的文章充滿激情;如果你善于創新,作文時就力避俗套;如果你巧于構思就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華。作文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點亮。
4.語言要美。考場作文所使用的語言、所塑造的人物只有與眾不同才能彰顯文章的魅力。所以作為文章載體的語言,理應出彩。考生作文時可以將語言詩意化、哲理化、幽默化、抒情化。尤其注意要精心設計語言,力求在細枝末節上為自己的文章添彩。
【滿分作文一】
友善
一考生
朋友送我一截柳枝,我把它插入瓶中,起初幾天,柳葉兒青得茂密。可是,漸漸地,它枯萎了……
——題記
淅淅瀝瀝,飄灑著雨。我回憶著以前和朋友一起手拉手走過這條巷子時的情景,是那么的友好。曾經的我們,對待對方是那么的友善。
書桌上的那截柳枝,在枯萎。
我又漫步到窗前,突然發現有一把繡著蓮花的傘撐在雨中的巷子里。心中疑惑著:那把傘不是她的嗎?難道,那是她嗎?我忙撐著傘跑了出去,站在她的面前。過了好久,她說:“我們快樂嗎?我們到底快樂嗎?為了那點小事……”
是呀!“我快樂嗎?”我不止一次地在心中問自己。
漸漸地,我和她又一起吃飯,又一起上學。下雨路上,我和她又在一起同撐一把傘了。
夏天到了,蟬鳴叫著,天又突變了,下起了大雨,我書桌臺上的那段截枝已變得更加干枯。“它死了嗎?”這種疑惑又進入我心中,怎么才能把它復活?媽媽走了過來,看看疑惑而傷心的我,再看看那截枯萎的柳枝,微笑地對我說:“傻孩子,柳枝不僅僅需要水分,它還需要陽光、土壤,你和她之間的友誼也是這樣,需要陽光。”
媽媽的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醒悟了。雨停了,彩虹出現了,柳枝好像在對我微笑,在對我招手。我把柳枝插入土壤中。太陽出現了,對著柳枝發光,好像太陽只為它而放射光芒。
好美啊,柳葉青青!
友誼既是兩人之間的橋梁,又是善待他人的紅繩。
友善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土壤、陽光!
柳葉青青!
友誼唯美至極!
滿分揭秘
文章敘寫了“我”與“好友”的相處,由“友善”到“不合”最終又恢復“友善”的過程,來體現“友善”唯美的主題。小作者的構思巧妙之處在于運用了“柳枝”這一線索來貫穿全文:柳枝的枯萎隱喻友誼的斷痕,柳葉的青青、茂密象征友誼的重歸友好,使文章顯得形象豐滿、有意韻。
幾處細節刻畫處理得很好:“一把繡著蓮花的傘撐在雨中的巷子里”的描寫,引出兩位朋友的傾談;“蟬鳴”“大雨”“彩虹”“陽光”的描摹使“我”的心理變化形象而“唯美”。
【滿分作文二】
友善
一考生
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世間萬物,蕓蕓眾生,我發現一切友善之中皆有美,那種和諧的自然美,那種親近的人情美。
我喜歡午飯后到校園的池塘邊去散步。午后明媚的陽光,曬得人暖洋洋的。池塘邊的那一圈柳樹,早已在這個春天不約而同地抽出新芽。如今枝條上綴滿了一個個綠色的細葉,如一道綠色的屏障,將傾瀉下來的陽光圈成一點點的光亮。風兒滑過,柳葉觸過我的臉頰,我向它們友善地微笑,那份甜甜的笑呵,似乎融進了葉片中,葉兒跳得更歡了。
我喜歡傍晚時分在操場上散步。那時已退去了午時的燥熱,蟬鳴還在繼續。白色的欄桿,紅色的跑道,綠色的草坪,那么友善地依偎在一起。我停住腳步,輕輕靠在欄桿邊,用手遮住眼睛。“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忽然想到陶淵明隱居后的那份愜意和閑適,那或許就是他與自然為善,才使他體會到那份生活的無比閑適。
我喜歡在晚自習結束后坐12號校車回家。12號校車的司機和藹可親,他總是會在我們上車前打開空調,總是在我們下車時溫和地提醒一句“路上小心點”。12號校車上的同學幽默風趣,他們會在考前那段緊張的日子里互相鼓勵,他們也會在炎熱的夏天發表“夏天到了,蚊子都要熱死了”的感慨來逗大家開心,他們也總是在大家下車時點頭、微笑,示意再見。正是司機、同學們與人為善,才讓我感受到那份夏日里的清涼,人與人之間的親近。
我喜歡在每個周末和父母一起去散步。一路上,歡聲笑語,似乎這一周的所有不快與愁悶都煙消云散。與父母為善,讓我享受到的是那亙古不變的親情。
生活如石臼一般流暢地碾壓時間,碾壓生命,從壓榨的孔中流出一種透明、澄澈的液體,是一種被稱作友善的瓊漿。
滿分揭秘
文章以清新的語言描畫了四幅圖:午后池塘、傍晚操場、溫馨校車、周末親情。從自然的和諧美與人情美兩個方面表現“友善”。如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友善”內涵的把握是充分而深刻的。
文章首尾圓合,開篇以佛語引入,提出“一切友善之中皆有美”——和諧美、人情美;結尾以比喻作結,體現了友善的澄明。
【滿分作文三】
友善
一考生
我踏步邁出那個區分正義與邪惡的大鐵門后,整個世界似乎也確實開闊了許多。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心里有一種莫名的感激,感激整個世界,就像感激上帝賦予我生命一樣。
我想我應該重新生活了,因為我那不太長久卻很難熬的鐵窗生涯已經完美地畫上了句號。我還年輕,是年輕讓我迷失了方向,也是年輕讓我鼓起了重新生活的勇氣。
走在寬闊的大街上,我突然害怕起來。我的人生留有這么一段罪惡的經歷,誰還肯和我坦然相處?我誠懇地播下一顆愛的種子后,到了收獲的季節會不會開花結果?但我還是下定決心去找一份正當的工作。
按照報紙上的地址,我走進一家公司的經理辦公室。經理是一位稍矮卻很精干的中年人。他銳利的目光告訴我,這是一名歷經磨煉的創業者。在他的面前我窘迫得像一只受傷的小鳥,我結結巴巴地把我的情況完完全全地告訴了他之后,是一陣沉默,他無言地審視著我。我的心一陣抽搐,我知道我不會成功了,或許這樣的失敗會一直伴隨著我,可我還是想堅持下去。我堅定地站了起來,準備向他告辭,“感謝您的接待,謝謝。”我對他笑了笑,坦然中卻有苦澀,但,絕沒有抱怨。我毅然走向門口。“請等一下,有一份清潔工的工作,你愿意試試嗎?”我回過頭,看到的是一個真誠的笑臉。感謝他給了我一個過正常人生活的機會,我想,只要我對別人好一些,整個世界都會接受我的。不管我以前曾經做過什么。
我終于決定去買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想,我應該從中得到啟發。很巧,接待我的竟是我小學時的同桌,被稱為“小頑童”的我不知捉弄過她多少次。“你要遭報應的,我永遠也不會理你!”她曾這樣說。“工作還好吧?”我主動走上前去,帶著滿臉的歉意笑著說。她似乎吃了一驚,但隨即就坦然地笑了,“嗯,你也好吧!這本書很不錯。”她說。然后她熱情地給我講起了這本書。聽著她熱情的話語,看著她微笑的面龐,我如釋重負。
“給我一個理由,你為什么對我這么熱情,你忘了嗎?我以前……而且,我曾犯過罪。”
“很簡單,你已經改過了。一個內心邪惡的人是不會有善意的微笑的。”
我走出小店,我看到太陽正對著我笑。
滿分揭秘
這篇文章的思路是開闊的,小作者并沒有描寫自己的生活,而是把筆觸伸向社會,寫出了自己對友善的理解。文章是一篇小小說,通過對一名刑滿釋放者重新走上生活之路的描寫,突出了友善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文章體現出了作者較強的構思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超出同齡學生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力。全文語言精練,情節安排合理,描寫細致傳神,是一篇難得的考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