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剛進教室,放下書包,屁股還沒坐穩,就聽得我班內探子來報:“同志們,這節數學課考單元卷!拉開桌子——拿起武器——開考!”
當即,不滿聲、嘆息聲、歡呼聲從四面八方響起,教室里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吵鬧歸吵鬧,一看見臂下夾著厚厚試卷走進教室的老師,看見他那雙不怒自威的眼睛,我們都條件反射地立即安靜,紛紛拉開座位,迅速到達指定地點。隊伍已靜靜排列在戰場,整裝待命,教室里似有一股“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氣息。老師高立于講臺之上,就似那沙場點兵的將軍,對我們的快速反應十分滿意,不由得稍稍點了點他那高傲的頭。唉!在這“君主專制”的年代,我們這些小兵怎能擺脫被“壓迫”的命運呢?
一張張試卷在眼前飄然落下,軍令如山倒,沖啊!我們拿起了武器,使足了勁兒,投入到了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里。只聽得教室里同學們運筆如飛“刷刷”聲一片,大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之勢!看那邊一位,沉著冷靜,穩扎穩打,定有不少收獲;看這邊一位,心急如焚,抓耳撓腮,想必戰事不利,而那悠然自得,視強敵為無形的,自然是考后又要被收拾的投降派……
鈴聲準時響起,戰斗結束了!我戀戀不舍地與卷子揮淚作別,獨自黯然神傷。接著聽見小兵們紛紛交流答案,若是一樣,就喜笑顏開,樂不可支;若不一樣,就捶胸頓足,做號啕大哭狀。唉,憂也分數,樂也分數啊!而那頂尖高手,卻如羽扇綸巾的世外高人一般,不屑多說,鬧中取靜,獨自輕翻課本去了。
我揉了揉早已酸軟的手,一邊享受著此時雖喧嚷卻難能可貴的和平狀態,一邊收兵,準備重回故里。可是,另一位“將軍”的到來,將我們戰后重建的希望徹底粉碎!
又一張試卷姍姍而來,我疲憊地笑了笑,拖著顫抖的雙手,拿起匕首,扛起槍,又全身心地投入戰斗,為了美好的未來,奮斗吧!
課一節一節地上,考試也一次又一次地考。終于,最后一節課了!我抬眼看一看課程表,卻驚駭地跳了起來!沒想到啊!最艱苦的戰爭——體育考試即將來臨!此時,我聽到有位同仁用悲壯的聲音喊道:“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挺得住!”不知為什么,他在我們眼中馬上幻化成了高舉炸藥包的董存瑞形象,贏得了全班同學的敬仰。
“八節課七節考,還有一節測長跑”,這句話不知是哪位仁兄對我們的初三生活作的高度總結。在初三,我已沒有思考停歇的余地,我是一聽到命令就必須扛起槍的士兵,向著曙光中的明天進軍……
點評
小作者很有想象力,把緊張的初三考試比作一場戰爭,學生是“士兵”,老師是“將軍”,教室是“戰場”,語言生動幽默,令人忍俊不禁。文中活用了不少詩詞名句,文氣十足。文章雖然極寫艱苦,但我們更能感受到小作者樂觀和豪邁的氣概。
【指導并置評:方雪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