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的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存在的影響,對于如何在新時期下搞好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工作提出了一些利用舉措。
[關鍵詞] 信息資源;整合與利用
[作者簡介]蔡永明(1960—),男,南昌工程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江西南昌330099)
隨著信息的快速發展和因特網的普及,信息資源正向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再利用已成為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讀者的決策、管理、科學研究等活動都必須在獲得相關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開展。信息以倍數增長的態勢,使得對它的利用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信息的獲取變得極為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是信息重復、過濾篩選獲取準確、全面的信息更加困難。高校圖書館作為提供信息服務的窗口,有解決這一困境的義務,從讀者的角度出發,當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對信息資源加以整合。
一、高校信息資源整合存在的影響
信息資源整合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工程,不僅涉及到信息技術應用,還涉及到管理、組織等諸多因素。我們不要把信息整合簡單地理解為純技術性開發或應用問題,那只是片面性的看問題,勢必影響信息資源整合的進程,延緩甚至阻礙信息資源整合的實現。我們可以從整合過程中各主要影響因素方面做進一步分析,不同服務類型在信息資源整合過程中都面臨不同的具體問題,但都會受到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思想觀念的影響。信息資源的整合涉及到相關部門人員、技術設備、館藏等方面資源的重新配置。因此,盡管從整體利益來講,資源得到優化、服務效益有望提高,但不可避免仍存在個別部門或某些人利益不平衡。此時,如果館員尤其是館領導、院資料主管人員的認識不足,對原續存的館藏、設備或人員采取部門保護主義,就有可能不積極配合,以至于延緩或阻礙信息資源整合的過程。
2.館員綜合素質的影響。信息資源整合需要一批既精通學科分類等專業知識,又熟悉計算機網絡數字處理信息技術以及具備扎實信息服務實踐技能等綜合素質的人才。高校該類人才還比較少,圖書館現有人員,有的在計算機知識上欠缺,有的在圖書館專業知識上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息資源整合的進程效果。
3.信息技術的影響。信息技術是信息資源整合的關鍵要素,它貫穿于整個信息資源建設之中,它的每一次發展都極大地促進了資源建設與信息服務,特別是網絡與數字技術的出現,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打破了傳統文獻組織、服務的形式與方法,成為目前日益高漲的數字資源整合的關鍵。由于不同開發商的數據庫采用不同的應用軟件、不同的界面、不一樣的檢索方法,使讀者要檢索某一方面信息時還必須到各個站點下載文獻,給讀者帶來不便。讀者希望圖書館能夠提供信息查找的統一平臺,更多數據庫的檢索及獲取目標信息的一站式服務,但受制于技術的局限,只能逐步實現。沒有自動分類技術的出現,沒有統一的數據轉換標準及檢索協議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采用,沒有中間技術及通用接口被用于各類計算機系統之中,沒有安全認證和數字權限管理技術的發展,沒有構件式模塊化軟件的出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是不可能實現。
4.資金的影響。信息資源的整合離不開資金,讀者希望能通過資源整合獲得便利或超值的信息服務。信息開發商或相關單位已經開發了針對資源整合的信息技術與應用軟件,高校圖書館領導也認識到信息資源整合的重要性,但是事情并非輕而易舉能落實。諸如設備、技術、各類應用軟件、人員培訓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完成和實現,否則就成了一句空話。就高校圖書館而言,資金一直是稀缺的,如何爭取到必要的資金就成了開展資源整合的前提。
5.讀者的信息影響。讀者的信息對資源整合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讀者對信息資源整合需求的迫切程度。師生對資源整合十分迫切,無形中給學校及圖書館帶來較大壓力,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快資源整合的步伐。二是如果認為資源整合可有可無,甚至認為沒必要在這方面花費,就可能推遲資源整合,再就是讀者對信息資源整合的滿意程度。一般而言,資源整合尤其是數字資源整合大多是與學科信息資源門戶建設相結合,就某一學科先行試驗,如果讀者對此很滿意,則可能加快整個后續整合的速度,否則就可能進入到改進、再試驗成暫停的境況。
二、高校資源整合建設的利用
高校資源整合是一個連續過程,其內涵隨信息與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信息資源整合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把散布在全校各處的文獻信息建立一個統一的引導機制,實現統一檢索和排序,以便讀者只需經過一個檢索口就能獲悉幾所院校的館藏資源。整合的范圍包括傳統文獻、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網絡數據庫等全部館藏文獻,各高校圖書館在具體實施時著重點或許不同。我們將信息資源整合細分為信息載體的資源整合、信息技術的資源整合、信息內容的資源整合及信息服務機構的資源整合,這種劃分為我們提供了信息資源整合的多視角,使我們能夠全方位了解整合過程中可能涉及的角度。整合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它是一個整體在不同功能方面的反映。信息內容作為整合的根本目的,直接滿足讀者的基本需求。而信息載體與信息服務機構作為信息內容的提供者,可以滿足讀者的特殊信息需求,同時也擴大了讀者的另一檢索途徑。高校信息資源的整合作為一種手段,是信息資源整合不可缺少的部分。
1.確定資源整合方式。資源整合有實體整合和虛擬整合。實體整合是將不同結構的信息資源進行數據分類標引、建立索引,用統一的檢索平臺進行檢索。其特點是優化了數據、減少了儲存空間、提高了信息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資源維護方便、檢索反應迅速、有利信息資源共享與利用。虛擬整合是在不改變現有數據組織結構和檢索方法的條件下,實現對異構多數據源的統一訪問。其特點是無需建立新的資源庫、能及時順應數字資源迅速增長的環境變化。
高校信息資源來源與類型復雜多樣,有館藏傳統文獻轉換的數字資源、購買的數字資源、網上搜索整理的資源及自建的特色數據庫等。現有條件下采用何種方式整合,保證信息資源能夠充分共享與有效利用,是否符合數字資源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成為整合的焦點之一。對于自建數據庫、較早購買且不具開放性的少量數據庫采取實體性整合,而大部分購買的數據庫及未來的數字資源建設宜采用無縫鏈接的虛擬整合方式。高校圖書館與院資料室館藏目錄整合則是實體整合,能達到整合利用的目的。
2.資源整合的技術選擇。數字資源的產生經歷了各自的發展,從不易共享到逐漸采用大部分認可的協議標準與規范、便于共享的過程。現在的數字資源系統盡管仍各自帶有自己的檢索平臺與檢索方法,但幾乎都具有開放性、兼容性。通過對資源整合方式與技術等關鍵環節問題的解決,要滿足讀者對數字資源方便、高效利用的需求,即可解決上面所說的問題。
整合是對傳統文獻資源的配置進行整合,在校院資源的整合過程中,技術性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對校院文獻按校圖書館統一編書目,很快就能納入整個校書目系統,完成書目整合,但真正本校非該院讀者要閱讀其文獻,是很不容易的。一是存放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開放時間和各校院資料室還有自己的借閱規則等。二是有些以前認為合理的事情現在似乎都成了問題。如按文獻載體、文獻類型設置部門進行文獻管理、提供服務,一直認為是較為合理的并延用至今,但現在從使用的角度來看,這些條條塊塊幾乎都成了集成化信息服務的障礙,必須要進行業務重組、資源重新配置,對讀者需求多的服務項目,配置更多的資源,以使現有資源達到高效的利用狀態。要實現這一功能目標,一是要對資源整合所需的人員、設備與資金作一評估,以保證整合過程中人、財、物的需要。二是改變相關人員的思想觀念,使之轉為以讀者的視角來評價資源配置,并且以顧全大局的思想態度,積極配合資源重新配置。三是提高館員的理論知識水平與基本實踐技能,通過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來適應讀者復雜多變的信息服務,這樣也能達到資源整合利用。
3.整合要貫穿于信息資源建設的始終。經過整合后的數字資源隨著系統的升級或數據變遷的需要再次進行整合,不斷涌現出的新資源需要及時調整應對策略和開發外部接口程序,整合后的傳統文獻資源也會隨著時間的積累、新資源的增加及學科的更替或新學科的出現等,都必需要再次整合。從信息資源建設的整個歷史來看,資源整合幾乎貫穿于始終,只不過不同時期資源整合的重點與手段不同。最簡單的資源整合,從文獻資源某一方式重新歸類,以滿足某類讀者的特殊需要,到書目資源整合,再到現在資源整合的數據庫跨庫檢索及檢索與閱讀的一站式服務,資源整合始終是圍繞讀者的需要而進行,并力求提供不同時期讀者的意念服務。
4.整合要符合讀者的需求。不同讀者對信息需求、獲取渠道各有不同,有的對特定專家學者群的作品喜愛,有的偏重某些學術機構的出版物,有的卻一直關注社會文獻,而更多的則希望在主題下全部集聚,這就要求資源能夠以多種方式整合。傳統文獻書架整合中,同時滿足多個功能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按學科排架整合,同一主題的有些文獻可能就分散了,按文獻類型整合,則同一內容的文獻就散布在圖書、期刊、會議文獻等不同的地方,在方便了一些讀者信息需求的同時,也造成了另一些讀者的不便。資源的整合解決了這些,理論上可以同時滿足不同讀者的各種需求。目前一些高校圖書館的學科信息資源建設,都是以讀者的信息需求習慣提供整合服務,讀者可以方便地按自己熟悉的方式來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最理想的是按照讀者個性化需求,進行資源整合、提供信息服務。
總之,信息資源整合是一個需要諸多因素推動的實施結果,信息資源整合涉及到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問題,任何時候都存在思想觀念與體制問題等,都會以各種方式長期存在。但只要各方都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致力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與充分利用,真正面向讀者、不斷研究讀者信息需求的行為方式,就能在持續的改進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趙伯興.合并高校文獻資料管理模式優化工作探討[J].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5).
[2]劉葵波.實質合并后的高校圖書館工作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00,(4).
[3]姚向陽.網絡環境下文獻資料共建共享初探[J].圖書館論壇,2001,(6).
[4]胡昌平,汪會玲.信息資源整合的多視角分析[J].情報科學,2006 ,(9).
[5]蘇蘭芳.數字資源整合模式的比較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6,(3).
[責任編輯:李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