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65377;近年來,江西省豐城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增添發展后勁和潛力出發,順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大力實施“村村都有大學生”工程,制定了《豐城市引進高等院校本科畢業生到村任職辦法》,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通過資格審查#65380;筆試#65380;面試#65380;體檢#65380;考察#65380;公示,簽訂聘用合同等程序,引進127名年齡在30歲以下#65380;本科學歷以上,有經營管理#65380;農業科技#65380;市場營銷等專業特長的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為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取得了初步成效#65377;
一#65380;“三定結合”理順大學生“村官”聘用機制
選聘大學生“村官”,最核心的是要解決權力與責任的問題,既要賦予大學生“村官”一定的待遇,又要明確一定的職責,使權利與責任對等的情況下相互促進#65377;豐城市通過推行“三定”,較好地找到了權利與責任的銜接點,調動了大學生投身農村一線的積極性#65377;
1#65380;因村需要“定崗”#65377;針對大學生所學專業#65380;性格等實際情況,廣泛征求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意見,經村黨組織申報,鄉鎮(街道)黨委審核,市委農組辦備案批準,確定選聘高校畢業生到哪一個村,任什么職,負責什么工作#65377;新農村建設示范村#65380;“一村一品”產業村#65380;經濟薄弱村優先安排聘用#65377;黨員高校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非黨員高校畢業生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任期為兩年#65377;具體工作或負責新農村建設,或負責農業技術推廣,或負責農產品銷售,或負責新型農民培訓等等#65377;
2#65380;掛靠單位“定編”#65377;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明確事業編制,掛靠事業單位,在任職使用#65380;工資福利上,享受同等單位同等學歷人員的待遇,并辦理社保#65380;醫保和住房公積金#65377;重點一本院校和雙學位畢業生高套一檔工資,全國直屬36所大學畢業生高套二檔工資#65377;市財政保證每名高校畢業生工資#65380;補貼及辦公費用每年不少于3萬元#65377;
3#65380;績效管理“定責”#65377;制定《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核辦法》,明確了主要職責是協助村“兩委”班子重點抓好新農村建設,并細化培植項目產業#65380;社會公益事業建設#65380;聯系幫助群眾等方面20多項具體工作指標#65377;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與村“兩委”簽訂責任書,年底由市委組織部#65380;農組辦進行考核,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用關系#65377;
二#65380;“三個平臺”促進大學生“村官”鍛煉成長
“玉不雕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65377;大學生“村官”雖然文化程度高,但缺少工作經驗,缺乏實踐鍛煉#65377;為此,我們從政治思想#65380;實踐鍛煉#65380;關愛幫助等方面搭建平臺,促進大學生“村官”更快更好地成長成才#65377;
1#65380;實施“大教育#65380;大培訓”工程#65377;市財政每年列支100萬元教育培訓資金,組織大學生“村官”參加省委黨校#65380;中國人民大學#65380;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班課程學習,聘請教授學者傳授政治法律#65380;市場經濟等方面知識,不斷增強政治素養,拓寬知識層面#65377;目前,所有聘請的大學生“村官”都參加了各類研究生班的培訓教育學習#65377;
2#65380;開展“五農五學”實踐活動#65377;市委組織大學生村干部開展每年兩次#65380;每次半個月的“五農五學”活動,結合市委市政府當前的中心工作,組織他們深入群眾,吃農家飯#65380;住農家屋#65380;干農家活#65380;想農家事#65380;幫農家富,學會尊重群眾#65380;親近群眾#65380;融入群眾#65380;宣傳群眾#65380;服務群眾,著力增強農村基層工作能力,增強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65377;
3#65380;創造溫馨工作生活環境#65377;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期間,在評定職稱#65380;培養入黨等方面優先考慮;對報考本市機關單位公務員的,同等條件優先錄用;表現特別優秀的,破格提拔重用;對參加研究生脫產學習深造或到外地尋求發展空間的,一律“綠燈”放行#65377;建立市鄉領導與大學生“村官”“一幫一”聯系制度,加強工作指導和跟蹤學習,開展節日慰問活動,為外省市大學生“村官”舉行聚餐,送去生日蛋糕和賀卡,讓他們感受豐城大家庭溫暖,堅定“扎根農村#65380;奉獻豐城”的信心#65377;
三#65380;“三重效應”彰顯選聘大學生“村官”重大意義
選聘大學生“村官”不僅是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的有益探索,同時也是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新一輪發展的迫切需要#65377;
1#65380;成為新農村建設生力軍,推進了新農村建設#65377;大學生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以文帶農#65380;以技支農#65380;以智促農#65380;被村民稱為政策宣傳員#65380;決策咨詢員#65380;科技普及員#65380;信息調研員#65380;文化小教員,成為了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65377;幫助村委會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129個,舉辦新農村建設專題培訓10000余人次,培植“一村一品”專業村121個,引進農村致富項目168項,指導1583戶農民發展種植養殖業,建設“三清三改四配套”村230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1528件,聯系幫助貧困農戶606戶#65377;尚莊街道洪塘村書記助理#65380;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康寬福主動與豐城移動公司聯系,把寬帶光纜鋪設進村,成立了農村網絡文化站,并依托網絡為村民收集和發布市場信息#65377;四川籍重慶大學畢業生代榮譽,身為女性,主動下到農村基層,自擔任橋東鎮桐溪村主任助理以來,吃住在村,全身心投入舊村改造工作中,動員群眾拆除違章建房29幢,聯系江西圣迪樂生態食品有限公司發展商品蛋雞養殖,培植養雞專業戶12戶,人均增收2000余元#65377;
2#65380;成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新生力量,增添了村級組織活力#65377;兩年來我們盡管只引進了127名本科大學生,但報名人數卻達到了2000多人,這不僅有效地緩解了農業經營管理類#65380;農業技術類等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從中更能體現大學生“村官”如一股新生力量在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中茁壯成長,輸送了新鮮血液,增添了組織活力#65377;全市村干部平均年齡由40.8歲下降到38.6歲,下降了2.2歲;村干部專業技術呈現多樣化,改變了村干部隊伍年齡偏大#65380;學歷偏低#65380;專業技術人員偏少的不良現象#65377;
3#65380;成為農民致富帶頭人,提升了工作能力#65377;百名擔任村官的大學生們放下架子#65380;撲下身子,在與農民群眾“五學五農”中,提升了解決農村熱點#65380;難點#65380;棘手問題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尤其是帶領農民致富創業的能力,成為農村各條戰線上的骨干力量#65377;浙江籍大學生鄒振華利用所學市場營銷專業特長,與家鄉的羽絨制品廠聯系,為拖船鎮蛟湄村32戶羽絨加工戶銷售滯銷的羽絨120噸,為村民挽回經濟損失2000萬元,成為億元村的大恩人,群眾稱他為“農民致富帶頭人”#65377;為此,他先后獲得市五四青年獎章#65380;市優秀“大學生村官”等榮譽稱號#65377;
[作者簡介]管德華,男,江西省豐城市委辦公室#65377;
[責任編輯:堯水根]